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7408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1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埋设在地下的集水罐、设置在集水罐上方的再冷凝排气机构以及抽水装置;所述集水罐为沙漏形,包括连通的下集水腔和上集水腔;所述下集水腔连通外部蒸汽冷凝水集中管道;所述下集水腔内还设置有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连通外部用水管道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上集水腔上端面设置开口;所述再冷凝排气机构包括覆盖在开口上的冷凝罩、设置在冷凝罩内的冷却管组以及设置在冷凝罩上方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连通冷凝罩,另一端设置排气风轮;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管和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下集水腔内;所述水泵设置在抽水管一端,所述抽水管另一端连通锅炉进水管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属于锅炉领域。
技术介绍
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在锅炉应用中,蒸汽对外做功会使其消耗热量,在管道中就会有一部分蒸汽冷凝成水,这部分冷凝水含有可观的热量,堆积在蒸汽管道中不仅不利整个热力系统的效率,而且影响系统中其它设备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大致可分为开式回收系统和闭式回收系统两种,前者蒸汽溢散率高,不利于车间空气环境,而且热量损耗大,难以有效的利用冷凝水中含有的热量;后者成本太高,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该冷凝水回收装置能有效聚集和利用蒸汽冷凝水的热量,蒸汽不容易溢散,热量损耗小,利用率高,且成本低,操作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埋设在地下的集水罐、设置在集水罐上方的再冷凝排气机构以及抽水装置;所述集水罐为沙漏形,包括连通的下集水腔和上集水腔;所述下集水腔连通外部蒸汽冷凝水集中管道;所述下集水腔内还设置有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连通外部用水管道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上集水腔上端面设置开口;所述再冷凝排气机构包括覆盖在开口上的冷凝罩、设置在冷凝罩内的冷却管组以及设置在冷凝罩上方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连通冷凝罩,另一端设置排气风轮;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管和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下集水腔内;所述水泵设置在抽水管一端,所述抽水管另一端连通锅炉进水管路;所述冷凝罩上方还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进水管连通抽水管。其中,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排气风轮以及水泵电连接;所述下集水腔内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上集水腔内设置有气压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触发控制器,控制水泵启停;所述气压感应器触发控制器,控制排气风轮启停。其中,所述下集水腔上部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开闭的人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有沙漏形的集水罐,不仅有效减少蒸汽溢散,保障空气环境,而且能有效减少蒸汽冷凝水的热量挥发,提高热量利用率。2)本技术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有再冷凝排气机构,能够有效防止蒸汽溢散,减少水分挥发,节约水资源,保障空气环境。3)本技术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有换热管组,能过通过换热有效利用蒸汽冷凝水中残余的热量,节约能源。4)本技术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有控制器,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减少工人的工作强度,保障装置安全可靠。5)本技术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有喷淋装置,提高了蒸汽冷凝水挥发蒸汽的再冷凝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集水罐、11-下集水腔、111-液位感应器、112-人孔、12-上集水腔、121-开口、122-气压感应器、13-换热管组、2-再冷凝排气机构、21-冷凝罩、22-冷却管组、23-排气管、24-排气风轮、3-抽水装置、31-抽水管、32-水泵、4-控制器、5-外部蒸汽冷凝水集中管道、6-外部用水管道、7-锅炉进水管路、8-喷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埋设在地下的集水罐1、设置在集水罐1上方的再冷凝排气机构2以及抽水装置3;所述集水罐1为沙漏形,包括连通的下集水腔11和上集水腔12;所述下集水腔11连通外部蒸汽冷凝水集中管道5;所述下集水腔11内还设置有换热管组13;所述换热管组13连通外部用水管道6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上集水腔12上端面设置开口121;所述再冷凝排气机构2包括覆盖在开口121上的冷凝罩21、设置在冷凝罩21内的冷却管组22以及设置在冷凝罩21上方的排气管23;所述排气管23一端连通冷凝罩21,另一端设置排气风轮24;所述抽水装置3包括抽水管31和水泵32;所述水泵32设置在下集水腔11内;所述水泵32设置在抽水管31一端,所述抽水管31另一端连通锅炉进水管路7;所述冷凝罩21上方还设置有喷淋装置8;所述喷淋装置8的进水管连通抽水管31。其中,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分别与排气风轮24以及水泵32电连接;所述下集水腔11内设置有液位感应器111;所述上集水腔12内设置有气压感应器122;所述液位感应器111触发控制器4,控制水泵32启停;所述气压感应器122触发控制器4,控制排气风轮24启停。其中,所述下集水腔11上部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开闭的人孔1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蒸汽循环系统中的冷凝水通过外部蒸汽冷凝水集中管道5流入下集水腔11中,下集水腔11中的高温冷凝水通过换热管组13加热外部用水管道6中的水;下集水腔11中的冷凝水挥发出的蒸汽进入上集水腔12,并在冷却管组22作用下冷凝成水重新流入下集水腔11内,少量残余的蒸汽通过排气管23排出。当下集水腔11和上集水腔12中的气压较高时,气压感应器122将触发控制器4,控制排气风轮24开启抽气;当下集水腔11中的蒸汽冷凝水水位较高时,液位感应器111将触发控制器4,控制水泵32开启抽水;抽出的水大部分进入锅炉进水管路7,少部分进入喷淋装置8,喷淋装置8对冷凝罩21进行喷淋,冷却冷凝罩21,冷凝罩21又使蒸汽冷凝,增加冷凝效果,多余的水从冷凝罩21边缘重新流回集水罐1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地下的集水罐(1)、设置在集水罐(1)上方的再冷凝排气机构(2)以及抽水装置(3);所述集水罐(1)为沙漏形,包括连通的下集水腔(11)和上集水腔(12);所述下集水腔(11)连通外部蒸汽冷凝水集中管道(5);所述下集水腔(11)内还设置有换热管组(13);所述换热管组(13)连通外部用水管道(6)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上集水腔(12)上端面设置开口(121);所述再冷凝排气机构(2)包括覆盖在开口(121)上的冷凝罩(21)、设置在冷凝罩(21)内的冷却管组(22)以及设置在冷凝罩(21)上方的排气管(23);所述排气管(23)一端连通冷凝罩(21),另一端设置排气风轮(24);抽水装置(3)包括抽水管(31)和水泵(32);所述水泵(32)设置在下集水腔(11)内;所述水泵(32)设置在抽水管(31)一端,所述抽水管(31)另一端连通锅炉进水管路(7);所述冷凝罩(21)上方还设置有喷淋装置(8);所述喷淋装置(8)的进水管连通抽水管(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地下的集水罐(1)、设置在集水罐(1)上方的再冷凝排气机构(2)以及抽水装置(3);所述集水罐(1)为沙漏形,包括连通的下集水腔(11)和上集水腔(12);所述下集水腔(11)连通外部蒸汽冷凝水集中管道(5);所述下集水腔(11)内还设置有换热管组(13);所述换热管组(13)连通外部用水管道(6)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上集水腔(12)上端面设置开口(121);所述再冷凝排气机构(2)包括覆盖在开口(121)上的冷凝罩(21)、设置在冷凝罩(21)内的冷却管组(22)以及设置在冷凝罩(21)上方的排气管(23);所述排气管(23)一端连通冷凝罩(21),另一端设置排气风轮(24);抽水装置(3)包括抽水管(31)和水泵(32);所述水泵(32)设置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传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清双棱竹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