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涂金盛专利>正文

健身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64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健身弓,其特征是于一中空的弓体内设置一弹性体,并设置有一与弹性体两端连接的弹性弦体,藉此构成一种同时具备多种运动锻炼功能,并且可随身携带使用的健身弓。该健身弓藉由弹性体与弹性弦体之间的相互配合来达到运动锻炼的效果,可增加健身弓使用的安全性,可提高健身弓使用弹性和实用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健身弓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运动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健身弓,尤指可随时随地使用,并且同时具备多种不同运动训练效果的健身弓。一般人除运动外,另会以辅助的运动器械来协助锻炼肌耐力,来进一步加强体力,尤其是对运动员而言,其本身除需具有良好的技术外,往往必需再通过运动器械的协助,来提高其肌肉的耐力及体力,以提高其运动的成绩;又一般用来协助锻炼肌耐力所用的器械不外乎如哑铃等小型物品,或重量训练机等大型机械等,然而现有的运动训练器械虽可达到一定的功效,但是在使用上仍有下列各项缺点及不足之处:1、现有的辅助运动训练器材大都是属于刚性的训练效果,如此操作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肌肉必需全程施力,以一般现有的重量训练机来说,当操作者以把手拉动配重块时,在将配重块重新放回原位的过程中,使用者并不能立即放松施力,否则会因配重块的自然下落,而导致肌肉的受伤,所以常用的训练器械在使用时实存在有一定的危险性。2、一般现有的辅助训练器械大都仅是运用在锻炼肌肉耐力而已,对于人体上的小肌肉群并无法达到有效的运动锻炼效果,亦无法藉此增进操作者的速度与爆发力,同时常用的运动辅助器材大都仅能配合操作者作直线的运动,无法配合作曲线或交叉等不同方向的运动,所以习用的运动器材在使用上确有其不足之处。3、现有的辅助运动器材大都仅具单一的功能,而对于欲同时锻炼多处肌肉的使用者而言,便需同时购买多部不同功能的器材,方能符合其真正的需求,如此便会增加使用者经济上的负担与支出。4、一般的大型运动器材虽具有较佳或较多的运动功能,但是其具有相当大的体积与重量,并无法随身携带,在使用上有时间与场地的限制。因此,本创作人有鉴于常用辅助运动训练器材结构及使用上的缺点,-->特经过不断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展了一种能改进常用缺点的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健身弓,其主要是于一中空的弓体内设置一弹性体,于弹性体两端则分别勾设一具可挠性的弹性弦体,及多种不同变化的弦体,并于弓体两端开口上分别枢设有一滑轮,如此可让使用者藉由相对拉动弓体与弹性弦体,来达到多功能的运动、锻炼的效果,以藉此达到提高使用者肌耐力及体力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健身弓,其主要是因使用者是藉由弹性体与弹性弦体的相互配合来达到运动锻炼的效果,所以不仅可有效地具有训练使用者的小肌肉群,来提高操作者的肌肉、体力、速度及爆发力外,亦可避免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因不慎而导致受伤,来增加健身弓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健身弓,其主要是可利用同一健身弓来作不同方式的实施与操作,以锻炼操作者不同位置肌肉,另外亦可让操作者随身携带健身弓,甚至在跑步、登山时亦能同时使用,以藉此达到提高健身弓使用弹性与实用性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健身弓,其特征在于:主要是设置有一中空管状而呈略弧形弯曲的弓体,于弓体内设置有一弹性体,另设置有一同时连接至弹性体两端,并且具有一定弹性与可挠性的弹性弦体。在弓体两端开口处各枢设有一滑轮。在弓体两端开口处各形成有一扁平状的扩大部,于扩大部上穿设有一可同时贯穿滑轮的插销。在弹性体与弹性弦体间设置有亦具一定弹性和可挠性的连接绳体。在连接绳体两端形成有分别与弹性体和弹性弦体相扣接的扣环。在弓体近中段位置处设置有一可卡抵于弹性体上的固定栓。该弹性弦体是为具弹性的绳体。在弹性弦体上穿设有数个按摩珠。该弹性弦体为弹性皮带。-->该弹性弦体为具按摩珠的弹性按摩弦体。在弹性弦体两端各设置有一扣勾。本技术的健身弓主要是一中空的弓体内设置一弹性体,并设置有一与弹性体两端连接的弹性弦体,藉此可藉由该健身弓达到多样化的运动及锻炼效果,并让操作者实施的同时,达到伸展、强化的功能,以一并提高使用者的体力、速度、爆发力等,可提高健身弓的实用性,并且藉由具弹性与可挠性的弹性弦体来缓和操作者忽然放松施力所造成的反弹力量,避免操作者在操作的过程中受伤,可增进健身弓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健身弓结构轻巧简单,故能让使用者随身携带,而随时随地使用,甚至让操作者在跑步、漫步或登山、旅游的过程中,同时使用健身弓,以藉此来达到提高健身弓使用弹性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第四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第五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第六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第七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第八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图11是本技术第九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图1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本技术又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4是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5是本技术第十种操作方式的立体图。-->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健身弓,如图1、2所示,由图中可看到,其健身弓主要是设置有一略呈弧形弯曲的中空管状弓体10,于弓体10内设置有一弹性体12,其中该弹性体12可为弹簧、皮带、胶块等具一定弹性及可挠性的物品,另设置有一可由弓体10两端开口穿入,并与弹性体12两端连接的弹性弦体16,而该弹性弦体16则可为具一定伸缩弹性的绳体,而藉由弓体10内弹性体12与弹性弦体16的组合,可构成一种弓状结构的健身弓。又于弓体10两端开口处各设置有一滑轮14,其中可于弓体10两端形成一扁平状的扩大部102,并于扩大部102上穿设一同时贯穿滑轮14的插销11,以藉此将滑轮14组设在弓体10的开口处,而透过滑轮14的组设,可变更弹性体12与弹性弦体16连结的方向,并减少弹性弦体16被相对弓体10拉动时所产生的磨擦力,另于弹性体12与弹性弦体16间可设置有亦具相当弹性及可挠性的连接绳体18,使弹性体12完全容置于弓体10内部,并使弹性体16完全外露在弓体10外侧,又于连接绳体18两端分别形成有环状的扣环182、184,以便与弹性体12及弹性弦体16相互扣接,同时于弹性弦体16的两端亦设置有可供与连接绳体18的扣环182、184相扣接的扣勾17、172,其次于弓体10近中段的位置处可螺设一穿入弓体10,而卡抵于弹性体12上的固定栓13,以避免弹性体12在健身弓的操作过程中,发生相对弓体10滑移的现象。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可分别用两手握持弓体10与弹性弦体16,如图3所示,由斜向反向施力,或者如图4所示由正面纵向反向施力,使弹性弦体16因使用者的施力而伸长变形,此时因弹性弦体16是与弹性体12相连接,如图1、2所示,故可在使用者拉动弹性弦体16的同时,藉由弹性体12来提供使用者拉动的反制力量,而藉此一反制力量便可达到运动、训练的效果,而如图3、4所示便可训练使用者手臂的肌肉。另外亦可让使用者以脚弯取夹制弹性弦体16后,如图5所示,以其双手同时举起弓体10,来拉动弹性弦体16伸长变形,以藉此达到另一种的运动与训练效果,同时也可如图6所示,让使用者以一侧肩部担住弓体10-->后,以一手扶持弓体10,另一手向下拉伸弹性弦体16,来实施另一种手部的运动与训练,又如图7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弓,其特征在于:主要是设置有一中空管状而呈略弧形弯曲的弓体,于弓体内设置有一弹性体,另设置有一同时连接至弹性体两端,并且具有一定弹性与可挠性的弹性弦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弓,其特征在于:主要是设置有一中空管状而呈略弧形弯曲的弓体,于弓体内设置有一弹性体,另设置有一同时连接至弹性体两端,并且具有一定弹性与可挠性的弹性弦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在弓体两端开口处各枢设有一滑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在弓体两端开口处各形成有一扁平状的扩大部,于扩大部上穿设有一可同时贯穿滑轮的插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在弹性体与弹性弦体间设置有亦具一定弹性和可挠性的连接绳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弓,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绳体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金盛
申请(专利权)人:涂金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