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华德专利>正文

棒球击球练习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008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球击球练习架,它主要由框架、棒球牵引件和练习棒球组成。所述的框架由两个结构、形状相同的、一端敞开的第一矩形框架和第二构成,第一矩形框架的敞开端的两个支脚与第二矩形框架的敞开端的两个支脚相互铰接,且第一、第二矩形框架相互铰接的两个支脚展开呈三角状平稳放置在平面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框架完全是由多根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管材构成,并且在铰接处采用各种不同的铰接件进行铰接,使得框架收折时可相互叠加,展开时只要用力拉开边框就可将框架展开,展开快捷、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练习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棒球击球练习架
技术介绍
棒球运动员的个人基本技术包括有击球、投球、接球、传球、跑垒及偷垒等等,但作为一项团体的运动,运动员单独进行投球或接球练习较为困难,故人们专利技术各种类型的练习架来辅助运动员的练习。习用的球击球练习架主要由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上练习网组成;为了运输方便,所用的框架采用多根管件插接而成,这种结构的框架在展开装配时较为困难,甚至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完成,且要用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装配,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装配方便的棒球击球练习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棒球击球练习架,它主要由框架、棒球牵引件和练习棒球组成;所述的框架由两个结构、形状相同的、一端敞开的第一矩形框架和第二矩形框架构成,第一矩形框架的敞开端的两个支脚与第二矩形框架的敞开端的两个支脚相互铰接,且第一、第二矩形框架相互铰接的两个支脚展开呈三角状平稳放置在平面上;所述的棒球牵引件两端分别连接框架和练习棒球。所述的第一、第二矩形框架由上支脚、下支脚、立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组成,所述的上支脚通过上铰链铰接在立杆的上端,所述的下支脚通过下铰链铰接在立杆的下端;所述的上支撑杆一端铰接在上支脚或立杆上,另一端可挂接在立杆或上支脚上,形成三角定位;所述的下支撑杆一端铰接在下支脚或立杆上,另一端可挂接在立杆或下支脚上,形成三角定位。所述的上铰链有一对,其中一个上铰链的一端插接在上支脚左端的管孔内,另一个上铰链插接在立杆上端的管孔内。所述的下铰链有一对,其中一个下铰链的一端插接在下支脚左端-->的管孔内,另一个下铰链插接在立杆下端的管孔内。所述的第一、第二矩形框架的两个支脚是分别通过插接在支脚管孔内的一对中间铰链相互铰接在一起的。在第一矩形框架和第二矩形框架的立杆上端部活动绞接有横杆,所述的棒球牵引件由牵引绳、拉伸弹簧和导轮构成,所述的导轮固接在第一、第二矩形框架上支脚的铰接处,所述的牵引绳有两根,其内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第二矩形框架下部内侧,其外端合股后连接在练习棒球上;所述的拉伸弹簧一端通过导轮后连接在横杆上,另一端连接在练习棒球上。本技术还包括一练习网,该练习网的侧边挂接在第一矩形框架和第二矩形框架立杆上。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的框架完全是由多根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管材构成,并且在铰接处采用各种不同的铰接件进行铰接,使得框架收折时可相互叠加,展开时只要用力拉开边框就可将框架展开,展开快捷、使用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展开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的收合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棒球击球练习架,它主要由框架1、棒球牵引件2、练习棒球3、练习网4组成。所述的框架1由两个结构、形状相同的、一端敞开的第一矩形框架11和第二矩形框架12构成。所述的第一矩形框架11由上支脚111、下支脚112、立杆113、上支撑杆114、下支撑杆115、上铰链116、下铰链117、中间铰链118、119组成。所述的上铰链116有一对,其中一个上铰链116的一端插接在上支脚111左端的管孔内,另一个上铰链116插接在立杆113上端的管孔内,这一对上铰链116再相互铰接,使得所述的上支脚111通过上铰链116铰接在立杆113的上端。所述的下铰链117有一对,其中一个下铰链117的一端插接在下支脚112左端的管孔内,另一个下铰链117插接在立杆113下端的管孔内,使得所述的下支脚112通过下铰链117铰接在立杆113的下端。所述的上支撑杆114一端铰接在立杆113上,另一端挂接在上支脚111上,-->形成三角定位;也可以将上支撑杆114一端铰接在上支脚111上,另一端挂接在立杆113上。所述的下支撑杆115一端铰接在下支脚112上,另一端挂接在立杆113上,形成三角定位;也可以将下支撑杆115一端铰接在立杆113上,另一端挂接在下支脚112上。所述的第一矩形框架11的敞开端的上支脚111与第二矩形框架12的敞开端的上支脚121分别通过插接在第一矩形框架11上支脚111和第二矩形框架12上支脚121外端管孔内的一对中间铰链118相互铰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矩形框架11的敞开端的下支脚112与第二矩形框架12的敞开端的下支脚122分别通过插接在第一矩形框架11下支脚112和第二矩形框架12下支脚122外端管孔内的一对中间铰链119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第一矩形框架11下支脚112与第二矩形框架12下支脚121相互铰接展开呈三角状平稳放置在平面上。所述的第二矩形框架12主要由上支脚121、下支脚122、立杆123、上支撑杆124和下支撑杆125组成;其结构与第一矩形框架11完全相同。在第一矩形框架11和第二矩形框架12立杆113、123上端部活动绞接有横杆126,棒球击球练习架打开使用时起支撑作用,棒球击球练习架收折时其一端可从其中一立杆上脱离收折到另一立杆。所述的棒球牵引件2由牵引绳21、拉伸弹簧22和导轮23构成。所述的导轮23固接在第一矩形框架11上支脚111、第二矩形框架12上支脚121的铰接处;所述的牵引绳21有两根,其内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矩形框架11下支脚112、第二矩形框架12下支脚122内侧,其外端合股后连接在练习棒球3上;所述的拉伸弹簧22一端通过导轮23后连接在横杆126中部,另一端连接在于的练习棒球3上。所述的练习网4的侧边分别挂接在第一矩形框架11立杆113和第二矩形框架12立杆123上。使用时:用力将框架1展开呈如图1状态,再将练习网4挂接在第一矩形框架11立杆113和第二矩形框架12立杆123上;然后将棒球牵引件2挂接再框架和练习棒球3上。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就在于:各管件采用铰接方式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球击球练习架,它主要由框架、棒球牵引件和练习棒球组成;所述的框架由两个结构、形状相同的、一端敞开的第一矩形框架和第二矩形框架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矩形框架的敞开端的两个支脚与第二矩形框架的敞开端的两个支脚相互铰接,且第一、第二矩形框架相互铰接的两个支脚展开呈三角状平稳放置在平面上;所述的棒球牵引件两端分别连接框架和练习棒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球击球练习架,它主要由框架、棒球牵引件和练习棒球组成;所述的框架由两个结构、形状相同的、一端敞开的第一矩形框架和第二矩形框架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矩形框架的敞开端的两个支脚与第二矩形框架的敞开端的两个支脚相互铰接,且第一、第二矩形框架相互铰接的两个支脚展开呈三角状平稳放置在平面上;所述的棒球牵引件两端分别连接框架和练习棒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球击球练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矩形框架由上支脚、下支脚、立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组成,所述的上支脚通过上铰链铰接在立杆的上端,所述的下支脚通过下铰链铰接在立杆的下端;所述的上支撑杆一端铰接在上支脚或立杆上,另一端可挂接在立杆或上支脚上,形成三角定位;所述的下支撑杆一端铰接在下支脚或立杆上,另一端可挂接在立杆或下支脚上,形成三角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球击球练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铰链有一对,其中一个上铰链的一端插接在上支脚左端的管孔内,另一个上铰链插接在立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德
申请(专利权)人:黄华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