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垒球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87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棒垒球手套,包含一可自由地张合的手套本体,及一设于该手套本体上的肋条单元,该手套本体具有一用以接球的接球面,该接球面可界定一掌心部,及一由该掌心部向上延伸的手指部,该肋条单元设置于该接球面的掌心部上且具有一面向该手指部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该肋条单元的设置,使得该手套本体容易沿着该肋条单元与手套本体交接处弯折而易于张合,如此接球时的夹合动作也显得较为灵活,并且配合该肋条单元凸出于该接球面上,所以该接球面形成一可挡护棒垒球掉落的结构,进而有效避免接球后再漏球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棒垒球手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套,特别是涉及一种棒球或垒球用的手套。
技术介绍
棒球与垒球都是很受欢迎的运动,还有许多人将其视为一般闲暇时的休闲活动,因此,棒球、垒球的相关球具有着很大的需求量,尤其是损耗率较高的手套。参阅图1,一般棒垒球手套1的功能是为把球确实地接住,因此,一般手套1包含一由皮革制成且可供手部穿套的手套本体11,及一充填于该手套本体11内的填充物(图未示),该手套本体11具有一相对于手掌掌心处的掌心接球面12,及一由该掌心接球面12向上延伸且供手指穿套的手指部13。以往为了保护手部,手套使用较为生硬的填充物,而且皮革材质的手套本体11于一开始使用时也显得较为坚硬,因此接球手在佩戴该手套1时,其手套本体11的夹合动作必须要克服该填充物与手套本体11的硬度,才能顺利张合,夹合动作显得较为生硬不灵活,再加上该掌心接球面12呈平滑的弧面状态,接球手高速移动进行接球时也容易产生接球后再滑落的情况,导致接球时因无法确实夹紧而漏接,尤其在比赛过程中,一旦发生漏接,对球赛的胜败影响更为巨大。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手套1不易张合、动作较为生硬、容易漏接等缺点,便成为设计人所欲解决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垒球手套,包含一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具有一接球面,所述接球面可界定一掌心部,及一由所述掌心部向上延伸的手指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垒球手套还包含一设置于所述接球面的掌心部上的肋条单元,且所述肋条单元具有一面向所述手指部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垒球手套,包含一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具有一接球面,所述接球面可界定一掌心部,及一由所述掌心部向上延伸的手指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垒球手套还包含一设置于所述接球面的掌心部上的肋条单元,且所述肋条单元具有一面向所述手指部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单元还具有一条设置于所述接球面的掌心部上的弧形肋条,所述开口被所述肋条所界定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单元还具有两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接球面的掌心部上且彼此互呈反向的弧形肋条,所述开口被所述两肋条互相配合所界定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单元还具有三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宽明钟泰明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樱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