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68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毽球,由上垫、下垫、垫圈、毛管和毽毛构成,其中:毛管固定于下垫的中央,上垫套在毛管上,上垫和下垫中间套有三片以上环状圆形的垫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每两片环状圆形的垫圈之间至少还夹有一片表面设有径向冲压槽的环状圆形的垫片。(*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尤其是训练、比赛用的毽球。目前,公知的毽球构造是由上垫、下垫、垫圈、毛管和毽毛组成。其中毛管固定于下垫的中央,上垫套在毛管上,上垫和下垫的中间套有三片以上环状圆形的垫圈。因其垫圈为环状圆片,故存在弹性差、缓冲力小、声感弱的不足;且还因其下垫为圆周带有裙边的圆片,故在训练比赛时,下垫较易与上垫合并而改变球速,使运动员对其难以控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好、缓冲力大、声感强的毽球。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下垫不会与上垫合并的毽球。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毽球,由上垫、下垫、垫圈、毛管和毽毛构成,其中毛管固定于下垫的中央,上垫套在毛管上,上垫和下垫中间套有三片以上环状圆形的垫圈,在所述的每两片环状圆形的垫圈之间至少还夹有一片表面设有径向冲压槽的环状圆形的垫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下垫采用圆周无裙边的圆片。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在键球的每两片环状圆形的垫圈之间至少还夹有一片表面设有径向冲压槽的环状圆形的垫片,达到了增加毽球的弹性、缓冲力和声感及下垫不会和上垫合并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垫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炯明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中德毽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