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4415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提升装置和轿厢,所述轿厢通过提升装置滑动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轿厢的内部下端设有分压板,且分压板和轿厢的内部下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分压板的上端设有软体层,且软体层和分压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内部设有充气装置,且充气装置通过电导体与位于轿厢的内部侧壁的重力感应元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重力感应元件判断轿厢内的人是否存在危险,当存在危险时弹出气囊,将人们包裹起来减少伤害,同时第一弹性件及软体层有效的减小撞击力,防止人受到二次伤害,尤其软体层的正六边形通孔具有较强的减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升降机(英语为:Construction elevator),亦称施工电梯、施工升降机。在香港、东南亚俗称(lift的译音),一般是指在建筑工地上垂直运送行人或建材货物的运输工具。目前,全球的建筑升降机总数超过800万部,是当代建筑工业使用最多的垂直型人货运输工具。但是,目前的建筑升降机大多只是在提拉装置上加固并安装了相应的安全措施,这样的结构并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可以在其轿厢内部加装相关的安全设施,即使发生事故也可以将其危险降到最低,为此,提出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提升装置和轿厢,所述轿厢通过提升装置滑动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轿厢的内部下端设有分压板,且分压板和轿厢的内部下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分压板的上端设有软体层,且软体层和分压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内部设有充气装置,且充气装置通过电导体与位于轿厢的内部侧壁的重力感应元件连接;所述软体层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通孔之间形成橡胶孔壁,所述橡胶孔壁的表面设有PE耐磨层。优选的,所述分压板和轿厢的内部下端之间均匀分布有不少于九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刚性螺旋弹簧。优选的,所述通孔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或柱形橡胶颗粒。优选的,所述气囊为U型,且气囊的中部设有连接气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重力感应元件判断轿厢内的人是否存在危险,当存在危险时弹出气囊,将人们包裹起来减少伤害,同时
第一弹性件及软体层有效的减小撞击力,防止人受到二次伤害,尤其软体层的正六边形通孔具有较强的减震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气囊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提升装置、3轿厢、4重力感应元件、5第一弹性件、6软体层、61PE耐磨层、62通孔、63橡胶孔壁、64第二弹性件、7气囊、71连接气柱、72充气装置和8分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1、提升装置2和轿厢3,所述轿厢3通过提升装置2滑动安装在支撑架1上,所述轿厢3的内部下端设有分压板8,且分压板8和轿厢3的内部下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5,所述分压板8的上端设有软体层6,且软体层6和分压板8的上表面之间设有气囊7,所述气囊7的内部设有充气装置72,且充气装置72通过电导体与位于轿厢3的内部侧壁的重力感应元件4连接,当发生危险时弹出气囊7,有效的将人员保护起来;所述软体层6包括通孔62,所述通孔62的内部设有第二弹性件64,所述通孔62之间形成橡胶孔壁63,所述橡胶孔壁63的表面设有PE耐磨层61,这样不仅符合使用环境,还调高了防撞击的能力。为了均匀分担压力,所述分压板8和轿厢3的内部下端之间均匀分布有不少于九个第一弹性件5,所述第一弹性件5为刚性螺旋弹簧。为了提高减震性,所述通孔62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弹性件64为螺旋弹簧或柱
形橡胶颗粒。为了提高保护性,所述气囊7为U型,且气囊7的中部设有连接气柱71。使用时当出现事故时,重力感应元件4感应到轿厢失重现象,弹出气囊7,并将人半包围起来,防止人收到伤害,同时第一弹性件5及软体层6有效的减小撞击力,防止人受到二次伤害。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1)、提升装置(2)和轿厢(3),所述轿厢(3)通过提升装置(2)滑动安装在支撑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3)的内部下端设有分压板(8),且分压板(8)和轿厢(3)的内部下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5),所述分压板(8)的上端设有软体层(6),且软体层(6)和分压板(8)的上表面之间设有气囊(7),所述气囊(7)的内部设有充气装置(72),且充气装置(72)通过电导体与位于轿厢(3)的内部侧壁的重力感应元件(4)连接;所述软体层(6)包括通孔(62),所述通孔(62)的内部设有第二弹性件(64),所述通孔(62)之间形成橡胶孔壁(63),所述橡胶孔壁(63)的表面设有PE耐磨层(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1)、提升装置(2)和轿厢(3),所述轿厢(3)通过提升装置(2)滑动安装在支撑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3)的内部下端设有分压板(8),且分压板(8)和轿厢(3)的内部下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5),所述分压板(8)的上端设有软体层(6),且软体层(6)和分压板(8)的上表面之间设有气囊(7),所述气囊(7)的内部设有充气装置(72),且充气装置(72)通过电导体与位于轿厢(3)的内部侧壁的重力感应元件(4)连接;所述软体层(6)包括通孔(62),所述通孔(62)的内部设有第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超万莉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