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书喜专利>正文

乒乓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23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提高击球能力的乒乓球拍,它是在传统直握打法的基础上,寻求直握打法与横握打法的平衡点,直握正手与反手的平衡点,使手指与球拍的关系更加和谐;该拍以蘑菇柄代替直把柄,以无柄瓣替代有柄瓣,以短柄代替长柄,以怪异代替对称;其整体形状是残缺的椭圆形。手握此拍能实现两面进攻的目的,该拍兼容直拍与横拍的优点,能够弥补直拍打法的缺陷与不足,使直拍足以与横拍相抗衡。(*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乒乓球拍,尤其涉及球拍的形状。目前公知的乒乓球拍构造是由拍身、拍柄、胶皮组合成。看看国际上的比赛似乎都是拿着一个样子的拍子,但仔细观察,发现横握打法与直握打法所用的拍子貌似一样,实有区别,还有打削球的拍子也是特具样子的,近几年还发现南朝鲜选手所用的拍子与众不同。一种打法需要一种拍子,一种拍子决定了一种打法,现在世界上处于主导潮流的欧洲打法用的是横握球拍,它的先进性表现在全方位进攻,可以称它为横拍全能打法(含凶狠派),这种打法崛起于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此前在50年代的时候,日本直拍弧圈球有过辉煌的历史,到60年代我国的直拍快攻称雄乒坛。欧洲的瑞典吸收了中国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技术,发展成为横拍全能打法,在第40、41、42届世乒赛上打败了以江加良为代表的我国直拍,接连三届夺得团体冠军,中国队与之相比黯然失色,从此我国直拍一蹶不振,被冷落为过时的、落后的打法。作为世界乒坛两大流派之一的直拍,难道就此消沉吗?我国对直拍怀有特殊的感情,若干年来,在苦苦思索着,寻觅传统直握打法的突破性技术,但是收效不够明显。当前世界乒坛排名榜中前三名全是横握球拍的,前10名当中有8名是横握球拍的,可见横拍占据压倒优势。直拍打法能不能东山再起取决于如何借鉴横拍的长处来改造成新的打法的,实践证明,直拍要取得进步,单单在打法上转圈子是行不通的,而更需要在球拍上创新,球拍创新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行不行的问题,则规则允许不允许创新,这个问题经过多方请教,答复是肯定的,乒乓球拍的创新与国际乒联的竞赛规则是没有抵触的,不成问题的,不仅没有抵触,而且法规是鼓励创新的,有效的而且最贴近的规定是在于1992年,国家体委在1992年公布的竞赛规则是与国际乒联接轨的,其对球拍的规定是1·4球拍,1·4·1球拍的大小、形状、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而坚硬。引证文件乒乓球竞赛规则·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另一个问题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乒乓球拍,它不仅能填补球拍的一项空白,而且能诞生崭新的打法,从而丰富乒坛的对抗性,又决定着乒坛的新格局与新走向。使直拍足以与世界主导潮流的横拍技术相抗衡并战胜它,使奥运金牌和世锦赛金牌能长挂中国人身上。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传统直握球拍上消除直把柄,使拍身与拍柄浑然一体,再成为残缺的椭园形整体。它是在整拍的1/3部位做出“蘑菇”柄,此柄又粗又短,没有柄瓣。把柄两侧沿是不对称的,虎口嵌入处这边是斜柄沿,而对侧则是弯曲的。在拍身近区的“两肩”反向消长,就正朝向而言,右肩上耸,左肩下垂。该拍具有很大的隐性特点,若上耸肩一经与蘑菇柄边沿连接,把柄便藏入“胸中”,简直无法辨认把柄之所在。而拍体内产生一个不规则的圆,这就是原来的食指勾护处。本技术为了保证球拍有足够的张扬面,不允许食指过剩握拍,而要求合理使用食指,这与原握拍法大大不同,所以球拍有不同握口宽限,本系列10类型就是用以适应不同长度的手指使用的。本方案是在直握球拍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在确保正手不受损的前提下,加大握口宽限,让反手举拍有足够的张扬幅度,而随之而来的负面,即发力时,往往要甩出球拍,所以把蘑菇柄沿制成一斜一曲,并且在与整拍的长中线相垂直的同一水平线上,食指勾护处的内尽点要比虎口嵌入处的最深点低位0.7-1公分,以使持拍时,球拍能适度“横”起来,并制约甩拍的矛盾。根据本拍形的特点其握拍法是虎口对正斜柄沿贴尽凹陷处,拇、中指用力夹着球拍,食指最未关节抵住对侧凹陷处,无名及小指屈曲成团呈凌空状态,运拍时食指稳住球拍,拇、中指发力时,食指自然收紧勾护住球拍,不使球拍被甩出。本拍的击球方法是改反手正面击球为反手反面击球,其击球方法概括为正反手击球基本对称;击出的球是上旋球;全方位进攻(包括高中低空、左中右路、近中远台)。本乒乓球拍各种型号技术要素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与积极效果新颖性,本拍形一反常态。古拙、怪陋。乒乓球是外来之物,外国人吃饭用刀、叉,所以拿球拍就象握刀叉一样——横握球拍,中国人吃饭用筷子,所以拿球拍就象握筷子一样——直握球拍。横握球拍有着长长的把柄,中国人根据自己的适用性把球拍改得小型、短柄,但还是没有脱离洋烙印,即虽然打法是中国式的,但用拍仍是沿用外国的。本技术是划时代的,即直握打法是中国式的,用拍也是中华民族特色的,是纯中国货。用该拍打球不仅打法崭新,而且该打法与外国较量,是纯东方乒乓与西方乒乓的较量,所以该打法是彻底新颖的。创造性,简言之是直把柄变为斜把柄,长把柄变为短把柄,有把柄变为“无把柄”,使手与拍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充分发挥人体的能动性。实用性,经过以上创造,该拍与该打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A、该拍便于实行两面攻,变活了左区,又可减少大量奔跑。B、该拍便于全方位进攻,包括近中远台,右中左区,高中低空。C、该拍握拍虎口大,举拍高,反手出手快,利于盖弧圈,还有居高临下之势。D、该拍制作简单,容易实行。E、该拍握拍法是从原直拍变更来的,万变不离其宗,因此该拍易于中国人掌握。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乒乓球拍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构造图,缩小到5分之2(以下皆缩小到5分之2)。图6、图7是类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构造图。图2是乒乓球拍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构造图。图3、图4、图5、图8、图9、图10是类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构造图。图11、图12是图1的实施持拍图。图13、图14是图1的实施贴胶图。图中1、拍身 2、拍身左肩 3、拍身右肩 4、手虎口嵌入处5、食指勾护处 6、曲柄沿 7、斜柄沿 8、蘑菇柄下边沿9、蘑菇柄 10、握口宽限 11、右肩与柄下边沿相接处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整拍形状呈残缺的椭园形,由拍身(1)与蘑菇柄(9)连体构成,两个残缺部分是手虎口嵌入处(4)和食指勾护处(5),虎口嵌入处(4)上方是变短了的斜把柄沿(7),下方是拍身左肩(2),食指勾护处(5)上方是弯曲的柄沿(6),弯曲柄沿(6)上方是蘑菇柄下边沿(8),食指勾护处(5)下方是拍身右肩(3)。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整拍形状也是呈残缺椭园形,但是拍身(1)与拍柄(9)已浑然一体,不能明显区辨。两个残缺部分一个在拍体内,另一个在拍体外,在拍体外的是虎口嵌入处(4),在拍体内的是食指勾护处(5),虎口嵌入处(4)上方是变短了的斜把柄沿(7),下方是拍身左肩(2),食指勾护处(5)下方是拍身右肩(3),食指勾护处(5)的开口被封着了,这个部位是右肩(3)与拍柄下边沿(8)的相接处(11),至此食指勾护处(5)成为一个不规则的洞孔。在图11、图12所示的持拍图中,图11是正面拍的拇指握拍处(12),图12是反面拍其他手指握拍处(13)与手指的间接遮挡处(14)。在图13、图14所示的贴胶图中,图13是正面拍的贴胶区(15),图14是反面拍的贴胶区(16)。制作球拍的底板由纹络互为纵横的薄板交错胶合成(即胶合板),通常是6-8层,总厚度在0.6-0.7公分间。具体参照附图中的横样并根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中各种型号的技术要素,制作模样群,用机器裁出底板后,周边修整、磨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乒乓球拍,拍身、拍柄、胶皮相联接,其特征是:消除直把柄,以蘑菇柄代替直把柄;整拍形状呈残缺椭园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恒曙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郑书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