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69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其包含一杆头本体及一配重体。杆头本体具有至少一组装孔,以供结合配重体。配重体具有一头部、一杆部及一制震部。头部或杆部之一设有制震部,且制震部部份形成于配重体的至少一结合表面上,且结合表面对应于杆头本体的组装孔,以便相对提升整体的制震能力及视觉效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特别是关于在一配重体的至少一个结合表面上形成一制震部,其结合表面对应杆头本体的一组装孔,以便吸收击球震动的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
技术介绍
传统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如中国台湾地区第I250039号《高尔夫杆头的吸震构造》专利技术专利所述,其包含一杆头本体、至少一阻尼元件及一吸震块。杆头本体设有至少一组装孔。阻尼元件设有一头部及一杆部,杆部内具有一凹槽。吸震块容置于阻尼元件杆部的凹槽内。阻尼元件由杆部及头部组装结合于杆头本体的组装孔内,共同组成高尔夫杆头。其中,吸震块用以吸收高尔夫杆头的击球震动。虽然上述高尔夫杆头制震构造的吸震块确实可吸收高尔夫杆头在击球时所产生的震动。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吸震块仅形成于阻尼元件杆部的凹槽内。因此,在击球时,高尔夫杆头的击球震动先由杆头本体的组装孔内表面传递至阻尼元件的杆部及头部的外表面(即阻尼元件与高尔夫杆头的各结合表面),再传递至阻尼元件内部的吸震块完成吸收。因此,在击球震动被吸震块吸收之前,杆头本体及阻尼元件之间已先形成击球异音,因而相对降低了击球声音品质。此外,由于吸震块容置于阻尼元件的凹槽内部,因而未能提供外观视觉效果上的变化。因此,其确实有必要进一步改进上述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新型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其在一配重体的至少一个结合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制震部,且结合表面对应一杆头本体的一组装孔,达到提升制震能力及减少击球异音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其在一配重体的头部开设数个容置孔,供容置数个制震部,达到提升制震能力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其在一配重体的头部开设数个容置孔,供容置数个制震部,且制震部裸露于配重体头部的表面,达到提升整体视觉效果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其包含一杆头本体及一配重体。该杆头本体具有至少一组装孔,该配重体结合于该杆头本体的组装孔,该配重体具有一头部、一杆部及一制震部,该头部或杆部之一设有该制震部,且该制震部部份形成于该配重体的至少一结合表面上,且该结合表面对应于该杆头本体的组装孔。本技术的主要有益效果是相较于传统高尔夫杆头制震构造的击球震动是直接由组装孔的内表面传递至阻尼元件的杆部及头部的外表面,因而造成产生击球异音及击球震动的缺点,本技术通过在配重体设置数个容置孔,以容置柱状制震部,且配重体的头部底部及杆部外周缘分别形成凸缘制震部及环制震部,其确实可在配重体的结合表面上提供至少一制震部,以避免产生击球异音,且相对增加制震效果及相对提升组装的便利性、配重裕度及装饰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应用于木杆型杆头的分解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应用于铁杆型杆头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配重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配重体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2所示,其揭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其包含一杆头本体1及至少一配重体2。杆头本体1的材质较佳选用碳钢、不锈钢、合金钢或铁锰铝合金等金属材质或碳纤维等非金属材质。杆头本体1可选择以铸造、锻造或机械加工等适当方式制成。杆头本体1可选用木杆型杆头(如图1所示)、铁杆型杆头(如图2所示)或推杆型杆头等传统杆头构造。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具有一般高尔夫杆头的基本构造,故在此不再予以详细描述。该杆头本体1在适当位置,例如在底部(sole)、侧部、背部、趾部(toe)及跟部(heel)等部位的至少一个部位设有至少一组装孔11,以供组装配重体2。请参阅图1所示,当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选用木杆型杆头时,组装孔11较佳形成于杆头本体1的底部后侧。请参阅图2所示,当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选用铁杆型杆头时,组装孔11较佳形成于杆头本体1的背侧。此外,组装孔11的内周缘较佳选择形成一内螺纹(图中未示),以对应结合配重体2。请参阅图3-4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配重体2可选择适当的外形,以对应结合杆头本体1的组装孔11。配重体2较佳选用一螺丝本体,也即,配重体2的外形呈螺丝形状。配重体2由相同或不同于杆头本体1的金属、合金材质或非金属材质制成,例如选用铝、钛、钢、钨、铁、镍等或其合金,其中铁合金可选用碳钢、不锈钢、合金钢或铁锰铝合金等。配重体2的平均比重也可依产品需求选择为大于、等于或小于该杆头本体1的平均比重。再者,配重体2具有一头部21及一杆部22,头部21具有至少一解栓部211、至少一容置孔212、至少一柱状制震部213及一凸缘制震部214。解栓部211可供适当组装工具操作,以便将配重体2组装于杆头本体1的组装孔11。本技术中解栓部211较佳选用各种解栓孔,例如一字形、十字形、方形、多边形、不规则形或多圆孔形等不同外形的解栓孔,以便将配重体2螺设拆装于杆头本体1的组装孔11。再请参阅图3-4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容置孔212可选择贯穿头部21的顶部及底部,且容置孔212的截面较佳形成圆形。此外,本技术的容置孔212也可选择在头部21顶部仅凹设特定深度(也即不贯穿头部21)。再者,本技术的容置孔212的截面也可选用方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等各种外形。柱状制震部213形成于容置孔212内,凸缘制震部214形成于头部21的底部,且柱状制震部213选择连接或不连接凸缘制震部214。再请参阅图3-4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杆部22具有一环制震部221,环制震部221环设包覆于杆部22的外周缘。环制震部221的外周缘较佳形成外螺纹(图中未示),以供对应结合杆头本体1的组装孔11。环制震部221选择连接或不连接凸缘制震部214。如此,柱状制震部213、凸缘制震部214及环制震部221共同形成一制震部(图中未示),制震部的材质可选用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多元酯树酯(polyesterresin,P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耐隆树酯(nylon resin)、氟碳树酯(fluorocarbon)、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Resin)树酯、聚缩醛(polyacetals)、环氧树酯(epoxy resin)、不饱和多元酯树酯(unsatuated polyester resin)、聚氨酯(polyurethane,PU)、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TPU)或其它高分子弹性材料,特别是选用热塑性聚氨酯(TPU)。此外,柱状制震部213、凸缘制震部214及环制震部221分别通过射出成型方式形成于容置孔212内、头部21的底部及杆部22的外周缘等部位。再者,凸缘制震部214及环制震部221形成于配重体2的至少一结合表面,该结合表面对应于杆头本体1的组装孔11。请参阅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杆头的制震构造,其特征是:它包含一个杆头本体、至少一个配重体及至少一个制震部;该杆头本体具有至少一个组装孔;该配重体结合于该杆头本体的组装孔,该配重体具有一个头部及一个杆部,该配重体具有至少一个结合表面,该结合表面对应于该杆头本体的组装孔;该制震部部分形成于该配重体的结合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复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