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38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棒,包括支撑轴和柱状按摩本体,在按摩本体中设置有前后贯通的贯通孔,贯通孔与按摩本体同轴心,支撑轴活动穿插设置于按摩本体的贯通孔中且其两端分别伸出贯通孔外,按摩柱本体能相对支撑轴自由转动,在伸出贯通孔外的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把手;在按摩本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具有按摩作用的按摩块,各按摩块间隔分布于按摩本体的侧壁上;该结构的按摩棒在按摩过程中不会压迫颈椎、腰椎、肌肉、软组织等,能全方位更贴切的按摩人体的各个部位,深入的与肌肉群接触,充分释放筋膜和伸展肌肉,使用更加舒适、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保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棒
技术介绍
人们工作之余,肌肉和神经都会产生疲劳,尤其是办公室久坐族,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或使用电脑,头部过于前倾会使颈部肌群无形中所需要承担的压力增大,同时长时间的坐姿也会使背部过弱而无法对脊椎给予足够的支撑,除此之外还会造成全身肌肉僵硬,关节迟钝,肩膀越来越僵硬,出现颈椎、腰椎肌肉酸痛等问题。按摩棒能够针对相关肌群的筋膜进行放松和肌肉拉伸、有效分离肌肉粘连、促进血液流动和软组织循环,有效缓减长时间工作引起的颈椎、腰椎肌肉僵硬酸痛问题,使僵硬的肌肉重新富有弹性。除此之外,按摩棒还能用于运动按摩、塑形美体和康复理疗。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按摩棒,该按摩棒是由若干齿轮活动套设于一具有把手的支撑轴上而组成,使用时通过齿轮对身体部位进行滚压而达到按摩作用,但是齿轮滚压身体部位时容易伤到颈椎、腰椎、肌肉及软组织等,按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全方位按摩人体各个部位且使用安全可靠的按摩棒。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按摩棒,包括支撑轴和柱状按摩本体,在按摩本体中设置有前后贯通的贯通孔,贯通孔与按摩本体同轴心,支撑轴活动穿插设置于按摩本体的贯通孔中且其两端分别伸出贯通孔外,按摩柱本体能相对支撑轴自由转动,在伸出贯通孔外的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把手;在按摩本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具有按摩作用的按摩块,各按摩块间隔分布于按摩本体的侧壁上。进一步地,前述的按摩棒,其中,所述的按摩块由颗粒状的按摩颗粒和条状的按摩凸棱构成。进一步地,前述的按摩棒,其中,各按摩颗粒分布于按摩本体的中部,各按摩凸棱分布于按摩本体的前部及后部。进一步地,前述的按摩棒,其中,各按摩颗粒组成若干第一齿状环面。进一步地,前述的按摩棒,其中,位于按摩本体前部的各按摩凸棱组成第二齿状环面,位于按摩本体后部的各按摩凸棱组成第三齿状环面。进一步地,前述的按摩棒,其中,二个把手的外轮廓形状均为弧形形状。进一步地,前述的按摩棒,其中,在支撑轴上设置有二个轴承,按摩本体通过二个轴承支承设置于支撑轴上。进一步地,前述的按摩棒,其中,在按摩本体的贯通孔中固定设置有钢管,支撑轴活动穿插设置于钢管中,按摩本体和钢管能相对支撑轴自由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的按摩棒在按摩过程中不会压迫颈椎、腰椎、肌肉、软组织等,能全方位更贴切的按摩人体的各个部位,深入的与肌肉群接触,充分释放筋膜和伸展肌肉,使用更加舒适、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按摩棒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按摩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按摩棒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按摩棒,包括支撑轴1和柱状按摩本体2,在按摩本体2中设置有前后贯通的贯通孔,贯通孔与按摩本体2同轴心,支撑轴1活动穿插设置于按摩本体2的贯通孔中且其两端分别伸出贯通孔外,在支撑轴1上设置有二个轴承6,按摩本体2通过二个轴承6支承设置于支撑轴1上。按摩柱本体2通过二个轴承6相对支撑轴1自由转动,在伸出贯通孔外的支撑轴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把手3;本实施例中二个把手3的外轮廓形状均为适宜手握住的弧形形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使使用者更好地握住把手3,在把手3上还可设置防滑纹路。在按摩本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具有按摩作用的按摩块,各按摩块间隔分布于按摩本体2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按摩块由颗粒状的按摩颗粒4和条状的按摩凸棱5构成。各按摩颗粒4分布于按摩本体2的中部,各按摩颗粒4组成若干第一齿状环面。各按摩凸棱5分布于按摩本体2的前部及后部;位于按摩本体2前部的各按摩凸棱5组成第二齿状环面,位于按摩本体2后部的各按摩凸棱5组成第三齿状环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按摩本体2由橡塑发泡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橡塑发泡材料采用EVA。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客户使用要求选择TPE发泡、PVC发泡、橡胶发泡、NBR发泡等材料。实施例二图3给出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按摩棒的外部结构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用钢管7替代二个轴承6,在按摩本体2的贯通孔中固定设置有钢管7,支撑轴1活动穿插设置于钢管7中,按摩本体2和钢管7能相对支撑轴1自由转动。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的按摩棒在按摩过程中不会压迫颈椎、腰椎、肌肉、软组织等,能全方位更贴切的按摩人体的各个部位,深入的与肌肉群接触,充分释放筋膜和伸展肌肉,使用更加舒适、安全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轴和柱状按摩本体,在按摩本体中设置有前后贯通的贯通孔,贯通孔与按摩本体同轴心,支撑轴活动穿插设置于按摩本体的贯通孔中且其两端分别伸出贯通孔外,按摩柱本体能相对支撑轴自由转动,在伸出贯通孔外的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把手;在按摩本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具有按摩作用的按摩块,各按摩块间隔分布于按摩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的按摩块由颗粒状的按摩颗粒和条状的按摩凸棱构成,各按摩颗粒分布于按摩本体的中部,各按摩凸棱分布于按摩本体的前部及后部,各按摩颗粒组成若干第一齿状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轴和柱状按摩本体,在按摩本体中设置有前后贯通的贯通孔,贯通孔与按摩本体同轴心,支撑轴活动穿插设置于按摩本体的贯通孔中且其两端分别伸出贯通孔外,按摩柱本体能相对支撑轴自由转动,在伸出贯通孔外的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把手;在按摩本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具有按摩作用的按摩块,各按摩块间隔分布于按摩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的按摩块由颗粒状的按摩颗粒和条状的按摩凸棱构成,各按摩颗粒分布于按摩本体的中部,各按摩凸棱分布于按摩本体的前部及后部,各按摩颗粒组成若干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水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友恒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