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琳专利>正文

绳索穿棒组装式秋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06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体育用具领域中的绳索穿棒组装式秋千,主要是由绳索[3]、坐板[6]、吊环[2]所构成,其特征在于:秋千是经过由两条绳索[3]分别穿过吊环[2]、横棒[4]、竖棒[5]和坐板[6]所构成的似六面体状的框架结构,通过两个吊环[2]分别吊挂在固定于横架、房梁、屋顶或墙面上的吊钩[1]上。主要优点是①占地空间小,②方便灵活,③游乐时安全可靠,④美观大方,⑤特别适用儿童在家庭房间内游戏。(*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绳索穿棒组装式秋千本技术涉及到一种运动和游戏器具,属于体育用具领域。秋千,是历史悠远的古老体育娱乐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在木架或铁架上系两根长绳,下面栓上一块板子,人在板上利用脚蹬板的力量在空中前后摆动或人坐在板上利用他人的推力在空中前后摆动。在历史发展到今天,有的已把板子改换成小椅子样的结构,人坐在其上并前面系有安全带,这是目前市场出售的最近样式。不管老式的还是新式的,都离不开一个支架的陪伴。这样的秋千不灵巧,占用的空间也大,为使秋千能进入家庭生活,生产出令人惬意的秋千,就成了人们可望解决的事儿了。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已有技术必须有支架、占地空间大、不美观、不方便的不足并设计出一种可以不用支架,轻巧美观,实用于室内休闲的秋千,特提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的基本构思是:用绳索把横棒、竖棒及坐板穿在一起,构成似六面体型框架结构的可组装、可拆卸、可吊挂、又可取拿,即可用于室内也可用于室外用的绳索穿棒组装式秋千。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绳索穿棒组装式秋千,主要是由绳索[3]、坐板[6]、吊环[2]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两条各自穿过一个吊环[2]的绳索[3],其两个端头,分别穿过两根横棒[4]端部的端头孔[8]和一根竖棒[5]的中心孔[9],然后,依次再一次或多次穿过另外两根横棒[4]端部的端头孔[8]和另外一根竖棒[5]的中心孔[9],再分别穿过处在坐板[6]上四个角部的坐板孔[10]的相临两个坐板孔[10]后,于其坐板[6]下面搭结或系成结扣[7],将经过由两条绳索[3]分别穿过吊环[2]、横棒[4]、竖棒[5]和坐板[6]所构成似六面体状的框架结构,再通过两个吊环[2],分别吊挂在固定于横架、房梁、屋顶或墙面上的两个相距与横棒[4]等长距离的吊钩[1]上。-->操作时,人便坐在由六面体状的框架所构成的空间里,这对游戏者,尤其是儿童乘坐本技术时,特别安全,不用安全带。本技术,由横棒[4]、竖棒[5]和坐板[6]用绳索[3]通过穿入端头孔[8]、中心孔[9]和坐板孔[10]而形成的似六面体状框架,在使用中,某一个侧面上的横棒[4]可以除掉,用两个带孔的球体替换,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像带有扶手而无腿的“椅子”状的结构,人们可以坐在“椅子”上打秋千游戏。本技术的优点是:①由于不需要架子,因此,占地空间小,②由于这种秋千可以拆卸,所以方便灵活,③坐在坐板上的人们,由于四周均有横梁(棒)和竖柱(棒),故游乐时安全可靠,④由于横棒和竖棒,可以制作或刻制各种不同形状,表面又可涂上不同色泽,加上绳索、横棒、竖棒及坐板所组成特别的结构,因此,十分美观。⑤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室内游戏,因为,它采用的是吊钩结构只要将吊钩安全地固定于房梁上、屋顶上或墙壁上,即可进行操作游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细节。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在固定于屋顶上的两个吊钩[1],分别挂有两个吊环[2],两条绳索[3]各自穿过一个吊环,绳索的两个端头分别先穿过两根横棒[4]端部的端头孔[8],再分别穿过一根竖棒[5]的中心孔,然后,又分别穿过另外两根横棒[4]端部的端头孔[8],再分别穿过另外一根竖棒[5]的中心孔,而后再分别穿过位于坐板[6]四个角部的相临两个坐板孔,最后,在坐板的下面系成结扣[7]。这样,便在吊环[2]的下面由绳索[3]将8个横棒[4]和8个竖棒[5]及一块坐板[6]系在一起而构成一个似六面体状的框架结构,游戏者就乘坐在这个框架中的空间内进行摆动。图2是本技术由绳索[3]将8个横棒[4]、8个竖棒[5]和一块坐板[6]所系成的六面体框架结构的正视示意图。绳索[3]的两端头穿过横棒[4]的端头孔、竖棒[5]的中心孔、坐板孔后,于坐板[6]的下面系成结扣[7]。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同图2。-->图4是横棒[4]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端头孔[8]是处在横棒[4]的两个端部。图5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同图4。图6是竖棒[5]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中心孔[9]是通过竖棒[5]中心线而加工成的。图7是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同图6。图8是坐板[6]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是设在坐板角部的坐板孔[10]。图9是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明显示出处在坐板[6]的四个角部的坐板孔[10]。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实施例:一名6岁的小孩,乘坐本技术在室内游戏,图1可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技术所采用的吊钩[1]是用膨胀螺钉固定在室内的屋顶上,所用的吊环[2]是用Φ8mm的铁棒制作的,吊环直径为Φ50mm。绳索[3]是采用Φ8mm的尼龙绳,其长为4m,共两条。横棒[4]直径为Φ22mm,长330mm,其端头孔[8]的直径为Φ8mm,竖棒[5]长120mm,直径为Φ22mm,其中心孔[9]也是Φ8mm。坐板[6]尺寸为330mm×330mm,坐板孔为Φ8mm。组装方法是,将上述各零件用绳子穿起来,然后再将吊环挂在吊钩上即可完成。其步骤如下:第一步,将两条尼龙绳索[3]各自穿过一个吊环[2],第二步,将其穿过吊环的尼龙绳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根横棒[4]的端头孔[8]和一根竖棒[5]的中心孔[9],再穿过另外两根横棒[4]的端头孔[8]和另外一根竖棒[5]的中心孔[9],最后穿过坐板[6]的坐板孔[10],第三步,将由坐板孔[10]伸出的尼龙绳端,系成结扣[7],第四步,将吊环[2]挂在吊钩[1]上,进行调整,第五步,小孩坐到由横棒、竖棒和坐板所构成的框架内即可作游戏,第六步,游戏完毕,孩子不想再玩,于是将结扣[7]解开,抽出尼龙绳,取下吊环将各零件装入盒内存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绳索穿棒组装式秋千,主要是由绳索[3]、坐板[6]、吊环[2]所构成,其特征在于:a)两条各自穿过一个吊环[2]的绳索[3],其两个端头,分别穿过两根横棒[4]端部的端头孔[8]和一根竖棒[5]的中心孔[9],然后,依次再一次或多次 穿过另外两根横棒[4]端部的端头孔[8]和另外一根竖棒[5]的中心孔[9],再分别穿过处在坐板[6]上四个角部的坐板孔[10]的相临两个坐板孔[6]后,于其坐板[6]下面搭结或系成结扣[7],b)将经过由两条绳索[3]分别穿过吊环[2] 、横棒[4]、竖棒[5]和坐板[6]所构成似六面体状的框架结构,再通过两个吊环[2],分别吊挂在固定于横架、房梁、屋顶或墙面上的两个相距与横棒[4]等长距离的吊钩[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绳索穿棒组装式秋千,主要是由绳索[3]、坐板[6]、吊环[2]所构成,其特征在于:a)两条各自穿过一个吊环[2]的绳索[3],其两个端头,分别穿过两根横棒[4]端部的端头孔[8]和一根竖棒[5]的中心孔[9],然后,依次再一次或多次穿过另外两根横棒[4]端部的端头孔[8]和另外一根竖棒[5]的中心孔[9],再分别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张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