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收竿的跳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04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收竿的跳高架,包括两根竖杆、一根横竿,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对伸缩装置和一对活动锁架,伸缩装置设有基架、拉绳、拉绳导向支撑体和横竿复位力产生体,拉绳的一端接横竿,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拉绳导向支撑体接于横竿复位力产生体,拉绳导向支撑体设于基架内,基架由活动锁架置于竖杆上。(*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动收竿的跳高架本技术涉及一种跳跃用体育器械。长期以来,跳高架上的横竿均采用人工复位,既不方便,又占用时间,尤其是运动员集训或学生上体育课等集体训练时,矛盾更为突出。CN2215326Y号专利提供一种跳高教学与训练软杆,它包括拉绳及包围在拉绳外的海绵层,拉绳的至少一端穿过海绵层与重锤相连。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把丢落的横竿自动复位的跳高架。自动收竿的跳高架包括可固定在地面上的两根竖杆、一根横竿、一对伸缩装置和一对活动锁架。伸缩装置设有基架、拉绳、拉绳导向支撑体和横竿复位力产生体,拉绳的一端接横竿,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拉绳导向支撑体接于横竿复位力产生体,拉绳导向支撑体设于基架内,基架由活动锁架置于竖杆上。所说的拉绳导向支撑体采用滑轮组。所说的横竿复位力产生体可采用弹簧或重锤,若采用弹簧,则滑轮组设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拉绳的一端接横竿,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后固定于定滑轮上,定滑轮固定于基架内底部,弹簧的上端固定于基架内的顶部,弹簧的下端固定于动滑轮上;若采用重锤,则滑轮组设两个定滑轮,拉绳的一端接横竿,拉绳的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后固定于重锤上,两个定滑轮分别固定在基架内的顶部和底部。使用时,将伸缩装置由活动锁架固定在竖杆的选定位置上。当人体碰到横竿时,拉绳随即被拉出一段距离;一旦外力消失,横竿复位力产生体(例如拉力弹簧或重锤)即通过拉绳将横竿拉回原来的位置。显然采用此跳高架将可节省大量时间,提高训练的效率。如果设计好横竿、重锤等的重量,弹簧的拉力、系统的摩擦力等,以及配合显示装置,则可适当修改比赛规则,将其应用于比赛场合。图1为弹力式自动收竿的跳高架示意图。图2为弹力式伸缩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重力式自动收竿的跳高架示意图。图4为重力式伸缩装置的剖面图。实施例1:如图1,2,弹力式自动收竿的的跳高架由一对竖杆(1)、一根横竿(2)、一对伸缩装置(3)和一对活动锁架(4)组成。伸缩装置(3)由基架(31)、拉绳(32)、-->定滑轮(33)、动滑轮(34)、弹簧(35)组成,基架(31)的下端设通孔(311),拉绳(32)的一端穿过通孔(311)固定在横竿(2)上,拉绳(32)的另一端绕过固定于基架(31)内底部的定滑轮(33)以及动滑轮(34)后固定于定滑轮(33)上,动滑轮(34)接弹簧(35)的下端,弹簧(35)的上端固定在基架内的顶部。伸缩装置(3)由活动锁架(4)紧固在竖杆(1)被选定的高度上。实施侧2:如图3,4,重力式自动收竿的跳高架的组成与实施例1类似,其不同在于伸缩装置(5)由基架(51)、拉绳(52)、定滑轮(53,54)、重锤(55)组成,基架(51)的下端设通孔(511),拉绳(52)的一端穿过通孔(511)固定在横竿(2)上,拉绳(52)的另一端绕过分别固定于基架(51)内的底部和顶部的定滑轮(53,54)后穿过基架通孔(512)并固定在重锤(55)上。实施例3:在伸缩装置上设拉绳拉力显示装置,通过横竿被碰以后所产生的拉力可启动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采用声,光显示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自动收竿的跳高架,包括两根竖杆、一根横竿,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对伸缩装置和一对活动锁架,伸缩装置设有基架、拉绳、拉绳导向支撑体和横竿复位力产生体,拉绳的一端接横竿,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拉绳导向支撑体接于横竿复位力产生体,拉绳导向支撑体设于基架内,基架由活动锁架置于竖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竿的跳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拉绳导向支撑体采用滑轮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竿的跳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横竿复位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孙高黄建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朝红小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