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绍元专利>正文

手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799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泳用具手蹼,它采用注塑成型,在蹼板的根部加工有手瓢,手瓢两侧有掌带孔,手瓢无名指一侧有掌带调整孔(3个),手瓢底部两侧各有一个顶部向内倾斜的腕带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初学游泳,水面长时间作业,水上救援等都是很有用处的,并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游泳用具手蹼。现有技术中人们在游泳时只有脚上带有脚蹼,手上带的游泳工具还没有,所以对于新学游泳的学习速度、水面作业需要长时间游泳和水上救援要求快速时就困难了。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游泳时手上配带的工具手蹼,从而解决新学游泳学习速度,水上作业需要长时间游泳和水上救援需要速度及能力的问题。本技术采用注塑成形完成,按照图纸的要求制作模具,注塑成形后使其带有腕带槽、手瓢、蹼板、球体,球体处于蹼板的外围,蹼板顶部为半圆形。注塑成形后加工掌带孔(左右侧各一个)和掌带调整孔及腕带固定孔,然后将掌带穿入掌带孔通过手瓢后部形成一个环。将腕带(两条)分别固定在腕带槽中,腕带采用尼龙拉扣制作。将一条绳穿入掌带调整孔中,并穿入掌带的环中,用绳的松紧来调整掌带的松紧。本-->技术也可以采用注塑一次成形加工。由于人手有左和右区别,本技术是分左右的,两只手不能互换,其区别是掌带调整孔在无名指一侧,手瓢内剖物面的深浅不一样。在使用时,将手掌穿入掌带和手瓢内壁之间,用掌带调整孔内的绳将掌带的松紧调整合适,将腕带的尼龙拉扣扣上即可。由于手瓢是按人的手握拳后的形状设计的,故手在手瓢内活动自如,手的伸展、握曲、操作、抓取等功能不受限制,在游泳时靠腕部的活动使本技术形成划水状态,使之能提高游泳速度。本技术是在游泳实践中受启发而设计的,对于初学游泳者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水面上长时间作业和水上救援也有很大的用途,同时,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结构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主视图;图2为侧视剖示图;其中:1、腕带槽,2、掌带孔,3、手瓢,4、蹼板,5、球体,6、掌带调整孔,7、腕带固定孔。R为顶部半径,β为蹼板倾角,∮为腕带槽倾角。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除了腕带和掌带及调整掌带松紧用的绳之外为一整体,蹼板(4)外边缘向内一侧有球体(5)、蹼板(4)顶部为半圆形,半径R为90mm,球体为∮6mm,蹼板(4)与掌带调整孔(6)右侧的垂直面形成∮角,角度为40度(见图2),在蹼板(4)的根部注塑成形手瓢(3),手瓢(3)内侧为剖物面形状,在手瓢(3)左右两侧加工有宽3mm,长20mm的掌带孔(2),在手瓢(3)无名指一侧的加工有掌带调整孔(6)(3个,中间一个孔为∮5,其余两个为∮3),在手瓢(3)的底部有两个腕带固定槽(1),其顶部向内倾斜,倾斜角度β为60度,腕带槽(1)内腕带固定孔(7)(5个、见图1),将整体加工完后,将掌带穿入掌带孔(2)通过手瓢(3)的后面使其形成一个环状,用尼龙拉扣做腕带固定在腕带槽(1)内,本技术有左手右手之区别,区别在于掌带调整孔(6)的位置,掌带调整孔(6)处于使用状态无名指一侧,另一区别是手瓢(3)的深度是按人手握拳设计的,按使用状态时左手的手瓢右侧深,左侧浅,右手的手瓢左侧深右侧浅。本技术可按人手的大小不一生产不同尺寸的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泳用具手蹼,它由蹼板(4)、手瓢(3)、掌带孔(2)、掌带调整孔(6)、腕带槽(1)、顶部半径R、蹼板倾角β、腕带槽倾角∮组成,其特征在于:a、蹼板(4)与掌带调整孔(6)右侧的垂面行成∮角,角度为40度;b、在蹼板(4)的根 部有内侧为剖物面形状的手瓢(3);c、在手瓢(3)左右两侧有宽3mm,长20mm的掌带孔(2);d、在手瓢(3)无名指一侧加工有掌带调整孔(6)(3个);e、手瓢(3)底部有两个顶部向内倾斜的腕带固定槽(1),倾斜角β为60度; f、蹼板(4)顶部为半圆形,半径R为90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游泳用具手蹼,它由蹼板(4)、手瓢(3)、掌带孔(2)、掌带调整孔(6)、腕带槽(1)、顶部半径R、蹼板倾角β、腕带槽倾角∮组成,其特征在于:a、蹼板(4)与掌带调整孔(6)右侧的垂面行成∮角,角度为40度;b、在蹼板(4)的根部有内侧为剖物面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绍元
申请(专利权)人:毕绍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