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藤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967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8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藤固定器,解决了结有果实的植物爬藤容易从支柱上脱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握杆,主握杆的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定型柔性杆,两根第一定型柔性杆均向前侧弯曲以形成第一抱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爬藤固定器,通过两根第一定型柔性杆弯曲所形成的第一抱环,能够将攀附在支柱上的植物爬藤夹持在支柱上,从而达到固定爬藤的目的,避免在爬藤上结出的果实过重导致爬藤从支柱上滑落或者断裂;并且通过调节第一定型柔性杆的形状可以调节第一抱环的大小,以使爬藤固定器能够抱住不同外径的支柱,从而增加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夹紧装置,特别涉及爬藤固定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农业生产中有许多农作物是爬藤类的植物,这种植物会攀附着爬藤架的支柱向上生长,并在攀附物上结出果实。但是有些爬藤类植物结出的果实较大,会对植物的爬藤产生一定的负荷,容易使攀附能力较弱的爬藤从支柱上滑落甚至断裂,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还会使爬藤上的果实因没有合适的生存环境而无法达到最佳生长状态,大大减小了农作物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爬藤固定在支柱上的爬藤固定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爬藤固定器,包括主握杆,所述主握杆的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定型柔性杆,两根所述第一定型柔性杆均向前侧弯曲以形成第一抱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两根第一定型柔性杆弯曲所形成的第一抱环,能够将攀附在支柱上的植物爬藤夹持在支柱上,从而达到固定爬藤的目的,避免在爬藤上结出的果实过重导致爬藤从支柱上滑落或者断裂;并且通过调节第一定型柔性杆的形状可以调节第一抱环的大小,以使爬藤固定器能够抱住不同外径的支柱,从而增加适用范围;主握杆能够使爬藤固定器在进行固定时方便握持。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型柔性杆的端部固定有着力板,所述着力板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定型柔性杆的外径。采用上述方案,着力板能够增加第一定型柔性杆的端部与支柱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第一定型柔性杆在抱住支柱时更加容易受力,不易从支柱上滑落;同时着力板便于两根第一定型柔性杆的端部进行捏合。作为优选,所述着力板的两个端面均为向外突起的圆弧面。采用上述方案,突起的圆弧面为着力板提供更加明显的着力点,使着力板更加容易接触支柱的外表面,进一步提升爬藤固定器与支柱之间连接的紧固性。作为优选,所述主握杆的底端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定型柔性杆,两根所述第二定型柔性杆均向前侧弯曲以形成第二抱环。采用上述方案,由两根第二定型柔性杆所形成的第二抱环能够进一步对支柱上的植物爬藤进行固定,以提高爬藤固定器的夹持能力,还能防止其从支柱上掉落;通过调节第二定型柔性杆的形状能够调节第二抱环的大小,以适配不同外径的支柱。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定型柔性杆的端部固定有握持板。采用上述方案,握持板使第二定型柔性杆在进行弯折时便于端部着力,从而增加操作的便利性。作为优选,所述握持板向上延伸出捏合板。采用上述方案,向上延伸的捏合板使第二定型柔性杆在进行弯折以抱住支柱的过程中方便两者的端部进行捏合,进一步提高操作的舒适性。作为优选,所述主握杆的外径从上往下依次递增。采用上述方案,主握杆的重心偏向其底端,当第一抱环与第二抱环夹持在支柱上时,爬藤固定器能够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其固定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主握杆的顶端向上延伸有第三定型柔性杆,所述第三定型柔性杆的端部固定有按压板。采用上述方案,当爬藤固定器夹持在支柱上时,按压板能够将位于第一定型柔性杆上方的爬藤进一步固定;连接在按压板与主握杆之间的第三定型柔性杆能够任意调节按压板的角度,使按压板可以固定不同外径的植物爬藤,避免挤压过度导致爬藤受损。作为优选,所述按压板的端面呈圆形。采用上述方案,圆形端面能够增加按压板的受力面积,使其可以更加容易地按压住植物爬藤。作为优选,所述按压板的两个端面均为向外突起的圆弧面。采用上述方案,突起的圆弧面使按压板的端面更加容易接触支柱上的爬藤,使爬藤更加容易着力,进一步提高按压板的固定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两根第一定型柔性杆弯曲所形成的第一抱环,能够将攀附在支柱上的植物爬藤夹持在支柱上,从而达到固定爬藤的目的,避免在爬藤上结出的果实过重导致爬藤从支柱上滑落或者断裂;并且通过调节第一定型柔性杆的形状可以调节第一抱环的大小,以使爬藤固定器能够抱住不同外径的支柱,从而增加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爬藤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爬藤固定器的使用状态图一;图3为爬藤固定器的使用状态图二;图4为爬藤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主握杆;2、第一定型柔性杆;3、第一抱环;4、着力板;5、第二定型柔性杆;6、第二抱环;7、握持板;8、捏合板;9、第三定型柔性杆;10、按压板;11、植物爬藤;12、支柱;13、按压球;14、握持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爬藤固定器,如图1所示,包括主握杆1,主握杆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定型柔性杆2,两根第一定型柔性杆2均向前侧弯曲以形成第一抱环3。第一定型柔性杆2的端部固定有着力板4,着力板4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定型柔性杆2的外径。着力板4的两个端面均为向外突起的圆弧面。主握杆1的底端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定型柔性杆5,两根第二定型柔性杆5均向前侧弯曲以形成第二抱环6。第二定型柔性杆5的端部固定有握持板7。握持板7向上延伸出捏合板8。主握杆1的外径从上往下依次递增。主握杆1的顶端向上延伸有第三定型柔性杆9,第三定型柔性杆9的端部固定有按压板10。按压板10的端面呈圆形。按压板10的两个端面均为向外突起的圆弧面。其中第一定型柔性杆2、第二定型柔性杆5以及第三定型柔性杆9可以通过弯折获得任意的形状。主握杆1、第一定型柔性杆2、第二定型柔性杆5以及第三定型柔性杆9均优选为铁丝,铁丝具有良好的韧性、弹性以及延展性,并且可以通过缠绕、焊接等方式将不同的铁丝进行固定,加工成本低;铁丝外均包覆有弹性橡胶层,橡胶层能够防止铁丝生锈腐蚀,增加了爬藤固定器的使用寿命,还能增加第一定型柔性杆2、第二定型柔性杆5与支柱12之间的摩擦,使爬藤固定器在支柱12上不易滑落;同时橡胶层具有柔软性,能够减小爬藤固定器对植物爬藤11进行固定所带来的伤害。着力板4、握持板7、捏合板8与按压板10的表面也都包覆有橡胶层,且与上述的橡胶层呈一体设置,从而增加了爬藤固定器的一体性以及与支柱12之间的摩擦;还能进一步减小爬藤固定器对植物爬藤11的伤害。如图2和图3所示,使用爬藤固定器时,先将两根第一定型柔性杆2向前弯曲形成第一抱环3,然后将攀附有植物爬藤11的支柱12卡入到第一抱环3的开口内,通过主握杆1调节第一抱环3在支柱12上的周向位置,使第一抱环3上固定有主握杆1的内侧抵触于植物爬藤11,然后通过捏合两个着力板4将两根第一定型柔性杆2的端部夹紧,使着力板4与第一抱环3的内侧更加紧贴于支柱12的外表面,从而将爬藤固定器夹持在支柱12上,并且对植物爬藤11完成了初步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当爬藤固定器已经通过第一抱环3夹持在支柱12上以后,采用上述相同方式,将两根第二定型柔性杆5各自朝着支柱12所在方向进行弯曲,以使两者形成第二抱环6夹持于支柱12的外侧壁上,然后通过捏合板8将两根第二定型柔性杆5的端部进行捏合,以使第二抱环6更加紧贴于支柱12的外表面;最后利用第三定型柔性杆9来调节按压板10的角度,使按压板10能够按压住位于第一抱环3上方的植物爬藤11;其中按压板10的角度可根据植物爬藤11的粗细来确定。在按压板10的角度确定以后,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爬藤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主握杆(1),所述主握杆(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定型柔性杆(2),两根所述第一定型柔性杆(2)均向前侧弯曲以形成第一抱环(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藤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主握杆(1),所述主握杆(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定型柔性杆(2),两根所述第一定型柔性杆(2)均向前侧弯曲以形成第一抱环(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藤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定型柔性杆(2)的端部固定有着力板(4),所述着力板(4)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定型柔性杆(2)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藤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着力板(4)的两个端面均为向外突起的圆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藤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主握杆(1)的底端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定型柔性杆(5),两根所述第二定型柔性杆(5)均向前侧弯曲以形成第二抱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维国俞瑜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黛牡塑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