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汉民专利>正文

高尔夫球头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9330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头及制作该种高尔夫球头的工艺方法,属于体育娱乐用品领域。该高尔夫球头主要由头体及打击面构成,打击面与头体一侧焊合形成球头,打击面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打击面构成,在相邻的打击面之间带有间隙,其中最外层打击面的弹性大于内层打击面的弹性,而内层打击面的强度大于外层打击面的强度。由相应的制作工艺制作出该球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可增大高尔夫球头的打击距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头及制作该种高尔夫球头的工艺方法,属于体育娱乐用品领域。目前,在高尔夫球运动项目中,为了达到使高尔夫球击打后射程较远的目的,除了技巧性训练之外,厂家不断在材料的选择、制作工艺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改进,但这些改进虽然可使高尔夫球打击距离加大,但由于球头的打击面为单层,因此射程提高有限,不可能有较大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高尔夫球头及制作该种高尔夫球头的工艺,该种高尔夫球头通过其结构的变化使球的打击距离有较大的提高。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主要由头体及打击面构成,打击面与头体一侧焊合形成球头,所说的打击面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打击面构成,在相邻的打击面之间带有间隙,其中最外层打击面的弹性大于内层打击面的弹性,而内层打击面的强度大于外层打击面的强度。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相邻打击面之间的间隙在1.0~10.0毫米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最外层的打击面可以是弧面形状。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内层打击面为平面、弧面或对称的异形面。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由内、外两层打击面构成。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内层的打击面与外层的打击面的大小相近似或仅为位于外层打击面内侧中间位置的一局部小片层。上述的内层打击面当为一局部小片层时,其形状可以是一矩形、椭圆形、三角形、圆形或多边形。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打击面的外层材料的性能应满足比塑度大于比强度,而内层材料的性能满足比强度不小于比塑度。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制作工艺为(1).头体及打击面各层成型,打击面的外层的边缘大于内层的边缘,内层的边缘与外层紧密配合;(2).内、外层打击面组合,采用4~8点点焊,使打击面的内、外层组合在一起;(3).焊接打击面内、外层的边缘,在靠近欲与球杆连接的尾部留有小孔;(4).补焊;将小孔焊合或在内、外层所形成的间隙之间加气压后将小孔焊合;(5).对打击面进行真空热处理,以使外层材料能够保证其比塑度大于比强度,内层材料能够保证比强度大于比塑度;(6).修片打毛,提高打击面的平整度;(7).将打击面与头体焊合;(8).将头体的上盖与打击面及头体焊合,形成一整体;(9).修边。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另一种制作工艺为(1).头体与打击面各层成型,打击面的外层边缘大于内层边缘,内层的边缘与外层紧密配合;(2).内、外层打击面组合,在组合时采用点焊,使打击面的内、外层组合在一起;(3).定位组焊,将打击面与头体焊接,使头体底部与打击面的内、外层连接在一起;(4).将头体的上盖与打击面及头体焊合,形成一整体;(5).热处理,修边。在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另一种制作工艺中,在组合打击面时,内层与外层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毫米。在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另一种制作工艺中,在焊接时,焊点或焊道的宽度在小于4毫米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外形与现有的高尔夫球头相同,但由于其打击面内部结构的不同而形成一二次加速结构,即当击球时,球头外层弹性变形,使球吸收打击面的弹性变形功,当球被击出后在一定的速度下释放其吸收的弹性变形功,从而实现二次加速,形成双弹道行程轨迹,使击球距离增大。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优点是1.结构合理,可以实现高尔夫球在测试区外加速的目的,实现二次加速,增加了等力作用下的击球距离,增加击球距离可达20米左右。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主要用于与高尔夫球杆配合,制作高尔夫打击工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打击面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打击面的另一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1中打击面的又一类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多层打击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制作工艺中打击面制作时的点焊及焊合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制作工艺中焊合工艺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尔夫球头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高尔夫球头,主要由球体1及打击面2构成,打击面2与球体1焊合形成球头整体。打击面2由外层a1、及内层a2构成,其间隙在3毫米范围内,外层a1的弹性大于内层a2的弹性,内层a2的强度大于外层a1的强度。且外层a1的比塑度大于比强度(即ψ1/E大于σ1/E,其中ψ1为塑度,σ1为强度,E为弹性模度),内层a2的比强度不小于比塑度(即σ2/E大于或等于ψ2/E,其中σ2为强度,ψ2为塑度,E为弹性模度)。根据金属材料的弹性储能释放,完全弹性恢复的理论以及金属材料小能量多冲受损原理,使球在受击时吸收打击面的弹性变形功,使球在一定的速度下释放其吸收的弹性变形功从而实现二次加速,改变原有的单弹道轨迹,变为双弹道轨迹,从而增加其击球距离。这种结构的高尔夫球头用于击球时,可实现二次加速,增加打击距离约20米左右。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的打击面的形状可以为图2中所示的形状,其中A图为内、外层均为弧面,而B、C、D图则是外层a1为弧面,而其内层a2为异形面,内层a2的边缘与外层a1焊合形成整体打击面,且满足实施例1中的内、外层打击面材料性能的要求。实施例3在实施例1中的打击面形状还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形状,E图为内、外层相同的等弧面,而F、G、H、I图则为外层a1为弧面,而内层a2为折面,其材料的性能同样满足实施例1中的要求。实施例4在实施例1中的打击面的形状还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形状,其中外层a1仍为弧状表面,而内层a2则为小于外层a1的层面,其与外层a1中间部位结合,其中J图内层a2为椭圆形,K图内层a2为矩形,L图内层a2为三角形,M图内层a2为圆形,N图内层a2为多边形,其材料的性能同样满足实施例1中的要求,且在外层a1及内层a2之间带有间隙。实施例5如实施例1所示的高尔夫球头,其制作工艺为(1).将高尔夫球头的头体1及打击面2各层成型,头体1分别成型为底部及上盖,而打击面2的外层a1及内层a2分别成型;且外层a1的边缘至少大于内层a2的边缘2毫米,且内层a2的边缘与外层a1紧密配合;(2).将内层a2与外层a1复合,通过点焊的方式,4~8点定位,如图6中的A’图所示,且焊接宽度小于4毫米,以保证焊接时不变形;(3).将内、外层打击面周边焊合,焊道控制在小于4毫米的范围内,以减小热影响区,并在图6中B’图所示的a’点留一小孔,以利于下一步工序进行;(4).在焊接后的打击面2的内外层之间带有间隙,中间为空心状,而当内、外层的厚度较薄时,需增加在内、外层间隙间的压力,即通过从小孔a’处增添二氧化碳气体增加3~5个大气压后,将a’小孔补焊;若内、外层的厚度相对较厚,即直接补焊a’小孔即可;(5).对焊合后的打击面2进行热处理,以保证内、外层材料的性能不变;(6).对打击面2修片打毛,提高打击面2的平整度;(7).将打击面2与头体1的底部焊合,然后再将头体1的上盖与底部及打击面2焊合,形成整体的高尔夫球头;(8).修边成形。通过上述工艺即加工出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球头。实施例6如实施例4所述的制作工艺可以制作出满足要求的高尔夫球头,而同样可以制作出相同品质的高尔夫球头;其前两步(1)、(2)与实施例4相同,而第(3)步是将打击面的外层a1及内层a2与头体1的底部同时一次焊接,使头体1的底部与打击面2固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球头,主要由头体及打击面构成,打击面与头体一侧焊合形成球头,其特征是:所说的打击面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打击面构成,在相邻的打击面之间带有间隙,其中最外层打击面的弹性大于内层打击面的弹性,而内层打击面的强度大于外层打击面的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汉民李孟峰
申请(专利权)人:鲁汉民李莱恩李孟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