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美安裕司专利>正文

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901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用握把,握把设有一剖面概呈圆形的插入孔,可供一球杆插入,插入孔之内面设有一细长棒状之凸条,凸条之高度与宽度皆介于0.3到2.0mm之间,凸条在球杆插入所述插入孔时将被挤压而在握把外表形成一沿轴向延伸的肋条,肋条高度约1.0mm以下,同时凸条两侧会产生些许空间,可使握住肋条附近的手部触感较为柔和,且可供使用者对准球杆方位并避免球杆在击球时旋转滑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具,特别是关于一种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其可避免球杆在击球时旋转滑动且握持手感极为舒适。
技术介绍
按,习知高尔夫球杆用握把是由皮革、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所制成,握把概呈圆筒状,其轴心设有一插入孔可供一球杆插入,插入孔一般是设计成内径逐渐变大的锥形孔,为了对准球杆方位,握把外表面沿轴向延伸设有一线状突起,称为背脊线(backline)或肋条(rib),当球员以双手握住握把时,线状突起恰位于握把之下侧部位,亦即靠近球员的内侧部位,线状突起可从握把本身的外面直接形成,亦可先在插入孔的一部份内面形成平面状,使部分的厚度较其余部分为大,当剖面概呈圆形的球杆插入后,即可挤压部分使其向外膨胀形成线状突起,线状突起亦可依球员喜好调整大小及位置(日本特开第2000-176061号公报)。然,此结构却至少具有以下缺失第一、设置线状突起将会增加握把的重量;第二、使用高尔夫球杆击球时所产生的震动或旋转,将透过线状突起造成使用者手部的不适;另外,如日本特开第2000-24155号公报所载的握把结构,虽可避免上述问题,却不具有使球杆对准方位且避免球杆滑转的功能。近来高尔夫球杆是将握把的外围面厚度加大形成凸肋,或将把手的局部加大,让外围面形成凸肋,然此种凸肋密度高,握把时手感较坚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缺失,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其可避免球杆在打球时旋转滑动,且握持手感极为舒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它包括一握把,所述握把设有一剖面概呈圆形的插入孔,可供一球杆插入,插入孔的内面设有一细长棒状之凸条,凸条的高度与宽度足以供球杆插入,所述凸条在球杆插入所述插入孔时将被挤压而在所述握把外表形成一沿轴向延伸的肋条,同时所述凸条两侧会产生些许空间,可使握把肋条附近的手部触感较为柔和。若肋条的凸出高度过小,肋条的功能无法显现,反之若过大,易产生不适感,或是有比赛用球杆的限制标准等问题,因此,从没有肋条的外围面算起,肋条最佳的凸出高度为0.1到1.0mm之间。本专利技术可挤压握把内面的凸条,让肋条显现于外面,因此手感柔和,手和把手之间融为一体,感觉舒畅无比。下面通过三个较佳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设置于一球杆上的外观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视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插入球杆时的横向剖视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尔夫球杆用握把1外形和传统握把大致相同,具有一剖面概呈圆形的插入孔1a,用以供一球杆S插入,插入孔1a的内面沿轴向延伸设有一细长棒状之凸条2,其剖面略概呈矩形(在图式范例中,凸条2的顶面为弧形曲面,但凸条2的形状也可以是梯形或其它形状),凸条2的宽度与高度最好是在0.3到2.0mm的范围内,超过此一范围,凸条2将会太大,造成球杆S很难插入,而且重量将随之增加;反之,若宽度和高度太小,就无法形成所要的肋条5大小。凸条2可横跨整个握把1的内面,亦可在距离入口侧端部适当长度的范围内(例如6.35cm)不设置凸条2,以方便球柄插入;凸条2的高度可设计成相同高度的直线状,一般而言,握把1的前端部位,亦即插入孔的开口部位厚度会较其余部分来得薄,因此,凸条2的高度最好稍微降低,例如将凸条2的前端2a剪成斜面锥状(如图2所示),使球杆S很容易插入插入孔中。握把1的材质和传统握把一样,都是采用橡胶材质,例如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合聚体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合成橡胶等加硫成形体,也可以使用软木或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凸条2也可以采用和其它部位一样的材质,但为了让肋条5确实显现,凸条2部位的橡胶硬度最好稍微高于其它部位。当然,凸条部位的材质亦可和其它部位相同。如图3所示,在球杆S未插入的状态下,凸条2凸伸于插入孔的内面,当球杆S插入握把1时(如图4所示),由于凸条2被球杆S挤压,故凸条2的外侧会膨胀形成肋条5,且由于凸条2概呈细长形,受球杆S挤压后,凸条2的二侧会产生空隙7,使肋条5两侧部位很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当手指碰触到此部位时,触感将较为柔和,使手和握把1之间融为一体,肋条5的凸出高度(如图1中的t所示)最好在0.1到1.0mm的范围内,最佳高度为0.5到1.0mm。若高度过低,肋条的触感不明显,握把时不易瞄准,避免打滑的效果不佳。反之,若高度过高,握把时容易产生不适感。若是做为初学者练习用,肋条的凸出高度最好稍高,但形状与尺寸最好符合正式比赛用的标准。由于至少在使用者握持部位形成肋条5,故握把入口侧的一定范围内或握把后端附近不形成肋条亦可。如图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此实施例的凸条20剖面约略概呈圆形,凸条20的直径(高度和宽度)最好和上述实施例一样,当球杆插入时,插入孔内面所形成的凸条20会被球杆挤压,并于握把1外面形成肋条,同样地,被挤压的凸条20两侧会形成空隙,故靠近肋条的附近触感柔和。如图6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此实施例的凸条20’的剖面形状约略概呈三角形,插入一球杆时会挤压凸条20’,并于握把1外面形成一肋条,被挤压的凸条20’二侧会产生空隙,凸条20’的高度和宽度亦仅有几毫米,相比上述实施例,最好稍大些,使整体体积大小差不多;凸条的形状,除了上述所提及者之外,也可以是其它多角形状。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在球员内侧部位形成顺着轴向延伸的线状肋条,以为瞄准方位时的基准,打球时可防止球杆因旋转而偏离,可正确地击中目标,而且,肋条虽然是以高硬度的橡胶材质制成,然其两侧附近于内侧形成有空隙,双手握住握把时的触感柔和,手和握把之间融为一体,感觉舒畅无比。权利要求1.一种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它包括一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设有一剖面概呈圆形的插入孔,可供一球杆插入,插入孔的内面设有一细长棒状的凸条,凸条在球杆插入所述插入孔时,被挤压而在所述握把外表形成一沿轴向延伸的肋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位于所述握把手受握持时的下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的高度介于0.1~1.0mm之间。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的剖面概呈矩形,其高度与宽度皆介于0.3~2.0mm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的剖面概呈矩形,其高度与宽度皆介于0.3~2.0mm之间。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以硬度大于握把其它部位的橡胶材质制成。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以硬度大于握把其它部位的橡胶材质制成。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以硬度大于握把其它部位的橡胶材质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用握把,握把设有一剖面概呈圆形的插入孔,可供一球杆插入,插入孔之内面设有一细长棒状之凸条,凸条之高度与宽度皆介于0.3到2.0mm之间,凸条在球杆插入所述插入孔时将被挤压而在握把外表形成一沿轴向延伸的肋条,肋条高度约1.0mm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球杆用握把,它包括一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设有一剖面概呈圆形的插入孔,可供一球杆插入,插入孔的内面设有一细长棒状的凸条,凸条在球杆插入所述插入孔时,被挤压而在所述握把外表形成一沿轴向延伸的肋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美安裕司小猿裕之
申请(专利权)人:美安裕司小猿裕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