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球钉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791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球钉的构造,尤指可供重复使用并做不同形式组装变化的球钉构造,该球钉为具有分离式的球座与钉杆,并于钉杆与球座之间缠绕有连接绳予以连结,以供球座受击球力触及而脱离钉杆时,便可藉由连接绳牵引球座,以使球座不易遗失,且供使用者亦可通过球座弹出落地的方位来判断击球的好坏;再者,球钉的钉杆可搭配不同高度的球座,以供使用者在不同球杆击球时选择合适的球座托球,或者在击球时不慎使球座脱离而导致遗失,即可另购新球座搭配钉杆使用,而可达到球钉的球座与钉杆多种形式搭配使用的用途,增加球钉的实用性及重复使用性,且配合使用者将球钉的球座做不同形式的变化搭配设计,以提高使用者的击球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球钉的构造,尤指分离式的球座与钉杆可回收重复使用的球钉构造,亦可利用钉杆搭配变换不同高度的球座来使用,并由球座脱离落地的方向便于使用者判断击球的好坏。
技术介绍
一般高尔夫球在发球时,常把高尔夫球置放于发球座(GOLF TEE)上以利击球,但因高尔夫球这种运动涉及的因素很多,如身材、心理、杆具或挥杆习惯等;一般习用的发球座系为一体成型所制成,通常以硬质的木头或塑料材料所加工而成,其缺点是球托部长时间受打击后容易被击断,且打击者挥杆击球后,发球座会同时被击飞而四处弹跳,造成打击者必须到处寻找发球座,既扫兴又浪费时间。因此,有业者制造出自动回复结构的高尔夫球座,请参阅图8所示,系为习用高尔夫球座的立体分解图,其球座A系由球托部A1、第一弹性件A2、第二弹性件A3、双簧定位件A4、簧桩定位件A5及钉桩部A6所组成,当使用者击球瞬间,球托部受力后脱离钉桩部A6,藉由第一弹性件A2与第二弹性件A3的形变缓冲所受的应力,并且弹性回复原状,然而其配件繁复,倘若其中单一零件损坏,即无法更换而整组报废,再者,弹簧于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弹性疲乏,而造成使用上汰换率极高。另外,使用者在练习时往往必须有参考自己姿势与球自身动态的必要,在传统上,有经验的老手会以自己的球座在击球出去时被牵动的位置来评估高尔夫球自身转动的方向,并且进一步判别击球的好坏,故上述的球座让使用者无法藉由球座的分离来判别击球的优劣,且依场地不同则必须准备多种不同型式、不同高度的球座,耗用经费较多,因而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因此,业者便推出一种分离型的高尔夫球座,该球座系由托球座及钉杆所组成,而运用托球座可分离的特性,且当球杆误击托球座时易造成托球座的遗失,当球击出时,击球瞬间为击中高尔夫球球心的下方,使用者的球杆或高尔夫球本身的旋转会驱使托球座往前弹出掉落于地,而球落地时会依旋转力而向后滚;若击中球心的上方,高尔夫球本身的旋转成逆时钟,因而驱使托球座向后弹出掉落于地,藉托球座弹出方向,即可让使用者判别高尔夫球的旋转方向,并且进一步判别击球的好坏,然而一但遇到球杆误击托球座时,势必造成托球座的遗失,故使用者于使用时相当不方便。是以,上述习用高尔夫球座的结构于整体设计上仍存在有诸多缺失而无法兼顾,并有待进一步改良的必要,故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极欲研究而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技术实现思路
故,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高尔夫球球钉的构造专利技术专利。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球钉的分离式球座与钉杆,为可分别缠绕连接绳,以供球座与钉杆相连结,藉此而于球座因击球受力而脱离钉杆时,可利用连接绳牵引球座,以使球座不易遗失。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乃在于球钉的球座与钉杆系可分开制造、贩售、使用,如利用球座搭配预设的钉杆、或以钉杆搭配预设的球座,而供使用者依球杆不同选择更换不同高度的球座搭配钉杆,以使钉杆具有搭配多种形式球座的变化形式。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乃在于球座与钉杆相对接合面上,系可分别设有磁性体与可供磁性体吸引的附着体,以可利用磁性体与附着体相互吸引,让球座与钉杆可自动校正呈一定位状态,以提升使用者使用的便利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乃在于球钉为连设有多个球座,并利用其中任一球座做为打击方向的目标线,用以瞄准目标,增加击球的准确性,且使用者可藉由击球后球座的落点,判断自身姿势、击出方向与高尔夫球自身旋转的方向等信息,以便于使用者修正姿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球钉的结构为具有可供承托高尔夫球的球座,所述球座与预设的钉杆结合,并于球座上穿设有连结于钉杆的连接绳。或者其结构为具有可供承托高尔夫球座的钉杆,所述钉杆与预设球座结合,并于钉杆上穿设有连结于球座的连接绳。其中,所述钉杆还设有可供连接绳穿入的穿孔,且连接绳末端设有大于穿孔孔径的抵持部,而连接绳另一端则穿入球座所设的通孔,并于所述连接绳另一末端也设有大于通孔孔径的抵持部,而连接绳以缠绕方式分别绕设于球座及钉杆上。其中,所述球座与预设钉杆的相对接合面间分别设有磁性体与可供磁性体吸引的附着体。其中,所述球钉连设有二个球座,而二个球座系利用连接绳相连结,且连接绳以缠绕方式绕设于钉杆上。本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球钉,其结构亦可为包括有球座及钉杆;所述球座设有可供预设高尔夫球置放的托球部,且底部设有接合部;所述钉杆设有与球座的接合部相对接合的衔接部,并于钉杆与球座间设有连接绳连结。其中,所述钉杆的衔接部还设有可供连接绳穿入的穿孔,且连接绳末端设有大于穿孔孔径的抵持部,而连接绳的另一端则穿入球座的通孔,并于所述连接绳另一末端也设有大于通孔孔径的抵持部,而所述连接绳以缠绕方式分别绕设于球座及钉杆上。其中,所述球座的结合部、钉杆的衔接部分别设有磁性体与可供磁性体吸引的附着体;而所述球座的结合部还设呈凸出状或凹槽状,而与球座相对地,则于钉杆的衔接部还呈凹槽状或凸出状。其中,所述球钉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球座,而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球座通过连接绳缠绕予以相连结,且连接绳以缠绕方式绕设于钉杆上。上述的高尔夫球球钉中,所述球钉还可设有可收容预设钉杆的固定座。本专利技术高尔夫球球钉的构造于使用时,为具有下列各项优点,分述如下(一)本专利技术于使用者击球后,为可通过连接绳拉住球座,使得球座不会因球杆误击而遗失,且可消除球杆击中球座的力量,使得球座不易被击坏,且球座得以重复使用,进而提升高尔夫球座使用的寿命。(二)本专利技术的钉杆为设有衔接部为可供使用者握持,以便于使用者携带与使用。(三)本专利技术为利用连接绳连接球座与钉杆,而一钉杆可搭配二个或二个以上不同高度的球座,供使用者可以选用合适的球座进行击球。(四)本专利技术的球座于结合部、钉杆于衔接部分别设有磁性体及可供磁性体吸引的附着体,以藉磁力相吸引而使球座与钉杆结合定位,不但构造简单,且使用相当方便。(五)本专利技术高尔夫球球钉为设置有多个球座,且可利用球座上缠绕的连接绳的抵持部做为击球的目标线,则以目标线作为瞄准线,供使用者击球时的瞄准击球方向,或利用任一球座做为击球的目标物,供使用者依循目标位置做打击,并藉由击球后球座的落点,判断自身姿势、击出方向与高尔夫球旋转的方向等信息,以便于使用者修正姿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于击球前的侧视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于击球后的侧视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8为习用高尔夫球座的立体分解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球座11、托球部 13、磁性体12、结合部 14、通孔2、钉杆21、衔接部 23、穿孔22、附着体 24、通孔3、连接绳31、抵持部 32、抵持部4、高尔夫球5、固定座A、球座A1、球托部 A4、双簧定位件A2、第一弹性件 A5、簧桩定位件A3、第二弹性件 A6、钉桩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球球钉,尤指可回收重复使用并做不同形式组装变化的球钉构造,所述球钉具有可供承托高尔夫球的球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座与预设的钉杆结合,并于球座上穿设有连结于钉杆的连接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练兴
申请(专利权)人:赫晟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