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龙海专利>正文

高尔夫球凹洞内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7534 阅读:4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尔夫球凹洞内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以一定形态排列具有一定形状的凹洞的高尔夫球中,在凹洞的内侧一体形成有至少一个突起,此外,在具有凹洞的高尔夫球中,在凹洞中一体形成有至少一个划分其内部的分隔壁,在高尔夫球的外周部形成多个凹状凹洞,在凹洞的所有或者一部分的底面突出形成规定形状的突起。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效果:通过增加接触高尔夫球杆头的高尔夫球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撞击动作时因该冲击力的高尔夫球形态的变形;并且通过增加高尔夫球的弹性系数,能够增加高尔夫球的飞行距离;通过使其在一个凹洞内存在多个小型凹洞,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高尔夫球的飞行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尔夫球凹洞内部构造,更详细地说,涉及在高尔 夫球的凹洞内侧一体形成有突起的高尔夫球凹洞内部构造,以及涉及 在高尔夫球的凹洞内侧一体形成有以一定大小划分上述凹洞内部的 分隔壁的高尔夫球凹洞内部构造。
技术介绍
一般,高尔夫球通常按照其构造有如下多种由一个构造构成的单层(One Piece)高尔夫球、由核和保护该核的外壳构成的双层 高尔夫球、以及在由内核和缠绕内核的外层构成的双重核上覆盖外壳 的实心型三层高尔夫球等。上述多种高尔夫球都是在外周面上形成了以一定形态排列阴刻 纹路的凹入槽的凹洞(Dimple)。为了减小高尔夫球杆头击打时的空 气阻力而增加高尔夫球飞行距离,从而形成上述凹洞。S卩,所有的高 尔夫球在球体表面具有如上所述的多个凹洞。根据这种髙尔夫球凹洞 的排列、大小、形状或者深度,决定了多种飞行特性,因此现正在对 这种凹洞进行很多研究。其中为了通过使形状或者数量不同或者使其 排列不同从而进一步减小空气阻力,投入了很多努力。但是,具备如上所述由阴刻纹路的凹入槽形成的凹洞的现有高 尔夫球,在高尔夫球杆头击打时在击打面上产生变形。这样当高尔夫 球变形时,与空气的阻力变大,从而存在高尔夫球向与打球者意图的 击球方向不同的方向偏离的问题。另外,由于撞击时的反作用力以及 弹发力,产生到高尔夫球起飞为止的时间延迟。因而存在高尔夫球的 飞行距离相对縮短的问题。用于防止上述问题的公知技术,有具备图1以及图2所示的加强部件的高尔夫球。即图1是表示现有的在内部设置加强部件的高尔夫球的部分切开立体图,图2是表示现有的在内部设置加强部件的高尔夫球的剖面 图。如上图所示,高尔夫球由作为弹性体的内芯(Innercore) (10) 和外芯(Outer core) (20)以及外壳(30)构成。在上述内芯(10) 和外芯(20)之间,放射状插入多个加强部件(40)来构成。上述加 强部件(40)由棒(Bar)形状的金属体构成。在上述外壳(30)的 外周面形成有圆形凹洞。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的在内部设置加强部件的高尔夫球,从其 内周部向外周部以放射状插入多个加强部件(40)。因此,高尔夫球 杆头击打时,从上述高尔夫球杆头传递到高尔夫球外壳(30)外周面 的力通过上述加强部件(40)凝聚在作为高尔夫球中心的内芯(10)。 进而,高尔夫球杆头击打时,上述加强部件(40)使高尔夫球的变形 减小,从而具有高尔夫球的飞行距离增加的效果。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在内部设置加强部件的高尔夫球中,存在由 于额外的加强部件插入而造成制造费用增加的问题。另外,高尔夫球 杆头击打时,随着击打力传递到加强部件,还存在由棒(Bar)形状 的金属体构成的加强部件损伤作为弹性体的内芯和外芯以及外壳的 问题。作为与上述图1以及图2不同的现有技术,有图3所示的具备 冲击传递部件的高尔夫球。艮P,图3是表示现有的在内部设置冲击传递部件的高尔夫球的 剖面图,如图所示,高尔夫球由如下结构形成在高尔夫球中心内部 由内核(10a)和外核(10b)构成的内芯(10)、填充上述内芯(10) 的外侧而形成的外芯(20)、设置在上述外芯(20)内部并被上述内 芯(10)支撑从而将外部冲击直接传递给内芯(10)侧的多个冲击传 递部件(40a)、以及防止上述冲击传递部件(40a)露出在表面并覆 盖上述外芯(20)的外壳(30)。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的在内部设置冲击传递部件的高尔夫球, 从其内周部向外周部以放射状插入多个冲击传递部件(40a)。因此, 高尔夫球杆头击打时,从上述高尔夫球杆头向高尔夫球外壳(30)外周面传递的力,通过上述冲击传递部件(40a)向作为高尔夫球中心 的内芯(10)的内核(10a)侧传递。进而,高尔夫球杆头击打时, 上述冲击传递部件(40a)使高尔夫球的变形减小,从而具有高尔夫 球的飞行距离增加的效果。即,当高尔夫球杆头的击打能量传递到高尔夫球时,从外壳通 过内部的冲击传递部件向内芯的内核侧传递,这将作为高尔夫球的飞 行力发挥作用。此时,产生反作用于上述内芯侧传递的冲击力的反作 用力。该反作用力通过冲击传递部件向外壳侧传递,因此具有击打部 位的变形减小的效果。但是,与上述现有的在内部设置加强部件的高尔夫球相同,也 存在由于额外的冲击传递部件的使用而造成制造费用增加的问题,存 在生产率降低的问题。另外,高尔夫球杆头击打时,随着击打力传递 到冲击传递部件,还存在上述冲击传递部件损伤作为弹性体的内芯和 外芯以及外壳的问题。另外,当击打高尔夫球时,通过从高尔夫球杆头施加的力将在 高尔夫球上引起强力的反作用力弹性,与此同时,产生根据高尔夫球 杆头倾角的反转。如此由高尔夫球杆头撞击的高尔夫球,在高尔夫球杆是发球杆 的情况下,以约190Km 300Km (每小时)的髙速弹飞,与此同时, 产生每分钟约2200 4500转的初始状态的反转。此时,在高速流动的空气中旋转飞行的髙尔夫球中,促进边界 层的暖流迁移,在前面部分中边界层内外侧的流体粒子相互混合从而 变得混乱,在边界层外提供能量从而难以引起剥离。作为结果,上述 髙尔夫球凹洞的作用是,将剥离点向后移动,因此縮短剥离区域的宽 度,从而縮小阻力系数。在这样反转的高尔夫球下侧空气压力变高, 上侧压力变低,从而根据伯努利(Bernoulli)原理将产生重力的约4 5倍的浮力。因而,具有增加高尔夫球飞行距离的作用。另外,降 低临界雷诺数,从而使阻力系数降低,直到低速区域。但是,上述高尔夫球的击打初期的速度或旋转力,不是一直维 持着,从飞行曲线顶点到落地点为止的后半部中迅速减小。另外,临界雷诺数也急剧上升从而阻力系数也急剧变大,因此在一般的只具有 圆形凹洞排列的高尔夫球中,难以增加飞行距离。大体上在圆形凹洞中,如果加大凹洞直径,则有如下倾向在 低速区域中阻力系数变小,但是在高速区域中阻力系数相反地变大。 如果减小凹洞直径,则有如下倾向在高速区域中阻力系数变小,但 是在低速区域中阻力系数相反地变大。因此,最近将直径大的凹洞和 直径小的凹洞适当混合来排列凹洞,从而制作了高尔夫球的表面,但 是飞行距离增加仍然有限度。因此,为了增加高尔夫球的飞行距离,需要在高速区域或者低 速区域中使空气阻力最小化的良好的凹洞排列,但是事实上目前没有 满足所有要求的解决方法。如上所述,根据凹洞的排列、大小、形状或者深度等,决定高 尔夫球的多种飞行特性,因此目前有很多高尔夫球厂商对这种凹洞进 行研究。其中为了通过使凹洞形状或者数量不同或者使其排列不同从 而进一步减小空气阻力,投入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具备由上述阴刻纹路的凹入槽形成的凹洞的现有高 尔夫球,在高尔夫球杆头击打时在击打面上产生变形。这样当高尔夫 球变形时,与空气的阻力变大,从而存在高尔夫球向与打球者意图的 击球方向不同的方向偏离的问题。另外,由于撞击时反作用力以及弹 发力,产生到高尔夫球起飞为止的时间延迟,因而存在高尔夫球的飞 行距离相对縮短的问题。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多种问题,有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申请的现有 高尔夫球凹洞内部构造。对此参照下面的附图简要说明。图15是表示现有高尔夫球凹洞内部构造的整体剖面图。如图所示, 一般在高尔夫球(110)中,作为凹洞(101)的外形即上述高尔夫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球凹洞内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以一定形态排列具有一定形状的凹洞的高尔夫球中,在所述凹洞的内侧一体形成有至少一个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海
申请(专利权)人:李龙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