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蝗虫用产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010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7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蝗虫用产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下方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内连接有抽箱,箱体的顶部铰接有玻璃箱盖,并且箱体前后左右四面的上侧均设有换气孔,箱体左侧面的前侧上方设有第一电机,箱体左右两侧面的后侧中部均设有第二电机,并且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设有滑杆,滑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网罩,网罩的末端连接有坠条,网罩的两侧均连接有滑块,并且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有U型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避免了蝗虫和芫菁科昆虫的幼虫同时在箱中的情况,不会造成芫菁科昆虫的幼虫的死亡,或者避免了蝗虫不易取出和蝗虫飞走而危害农作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蝗虫饲养
,具体为一种蝗虫用产卵箱
技术介绍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但蝗虫的卵是中药昆虫——芫菁科昆虫幼虫的食物,芫菁科昆虫的幼虫如果没有及时找到蝗卵寄生将会导致死亡,因此在养殖芫菁科昆虫时需要同时饲养蝗虫,才能及时为芫菁科昆虫提供蝗虫的卵,而蝗虫养殖时需要用到一种为蝗虫产卵提供空间的产卵装置,如专利CN202799913U公开了一种蝗虫产卵的装置,该装置仅仅提供了一个便于蝗虫产卵的箱子,产卵后的蝗虫不便于取出,如果蝗虫还在箱内,将芫菁科昆虫的幼虫放置在箱中自主取食,会造成芫菁科昆虫的幼虫死亡的情况,如果先将蝗虫取出,但这种只是设置了活动挡板的箱子,不利于取出蝗虫,会使得蝗虫飞走而危害农作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蝗虫用产卵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蝗虫用产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下方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内连接有抽箱,箱体的顶部铰接有玻璃箱盖,并且箱体前后左右四面的上侧均设有换气孔,箱体左侧面的前侧上方设有第一电机,箱体左右两侧面的后侧中部均设有第二电机,并且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设有滑杆,滑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网罩,网罩的末端连接有坠条,网罩的两侧均
连接有滑块,并且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有U型滑槽,两个滑块分别连接在两个U型滑槽内,U型滑槽的一端接通置物槽,置物槽内设有线夹,线夹的一侧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线夹上连接有钢索,钢索的另一端与滑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网罩包括第一网罩和第二网罩,第二网罩连接在第一网罩的末端,并且第一网罩的宽度与箱体的宽度和第二网罩的长度与宽度与抽箱的高度和宽度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抽箱的正面中部设有把手,玻璃箱盖的一侧设有凸块。优选的,所述U型槽内设有定位套,钢索贯穿定位套,并且滑块的表面设有与定位套直径相匹配的孔洞。优选的,所述换气孔的数量为二十四个,每六个换气孔为一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设置了一种蝗虫用产卵箱,通过设置抽箱,用于收集和取出蝗虫产下的卵,再喂食给芫菁科昆虫的幼虫,再通过网罩将蝗虫网住并与蝗虫卵分开,避免了蝗虫和芫菁科昆虫的幼虫同时在箱中的情况,不会造成芫菁科昆虫的幼虫的死亡,或者避免了蝗虫不易取出的问题,避免蝗虫飞走而危害农作物的问题,通过钢索,达到牵引滑块滑动的效果,通过第一电机和滑杆,达到收放网罩的效果,通过第二电机和线夹,达到收放钢索的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收集蝗虫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矩形开口、3抽箱、4玻璃箱盖、5换气孔、6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滑杆、9网罩、10坠条、11滑块、12U型滑槽、13线夹、14
置物槽、15钢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蝗虫用产卵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正面下方设有矩形开口2,矩形开口2内连接有抽箱3,用于收集和取出蝗虫产下的卵,再喂食给芫菁科昆虫的幼虫,箱体1的顶部铰接有玻璃箱盖4,抽箱3的正面中部设有把手,便于抽箱3抽拉,玻璃箱盖4的一侧设有凸块,便于打开玻璃箱盖4,并且箱体1前后左右四面的上侧均设有换气孔5,换气孔5的数量为二十四个,每六个换气孔5为一组,使得箱体1内能够流通空气,避免蝗虫窒息死亡,箱体1左侧面的前侧上方设有第一电机6,箱体1左右两侧面的后侧中部均设有第二电机7,并且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设有滑杆8,滑杆8的一端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滑杆8的表面套接有网罩9,网罩9将蝗虫网住并与蝗虫卵分开,避免了蝗虫和芫菁科昆虫的幼虫同时在箱体1内的情况,不会造成芫菁科昆虫的幼虫的死亡,或者避免了蝗虫不易取出的问题,避免蝗虫飞走而危害农作物的问题,网罩9的末端连接有坠条10,网罩9包括第一网罩和第二网罩,第二网罩连接在第一网罩的末端,并且第一网罩的宽度与箱体1的宽度和第二网罩的长度与宽度与抽箱3的高度和宽度相匹配,使得网罩9和坠条10可以伸进抽箱3内,并且便于驱赶抽箱3内的蝗虫,网罩9的两侧均连接有滑块11,并且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有U型滑槽12,两个滑块11分别连接在两个U型滑槽12内,U型滑槽12的一端接通置物槽14,置物槽14内设有线夹13,线夹13
的一侧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线夹13上连接有钢索15,钢索15的另一端与滑块11连接,U型槽内设有定位套,钢索15贯穿定位套,并且滑块11的表面设有与定位套直径相匹配的孔洞,使得钢索15在U型滑槽12内能够顺利滑动。工作原理:本技术工作时,首先第一电机6工作,带动滑杆8下方网罩9,再通过第二电机7工作,带动线夹13收取钢索15,通过钢索15带动滑块11在U型槽12内滑动,并通过滑块11带动网罩9运动,从而捕捉蝗虫,再通过把手将抽箱3拉出,收集蝗虫卵。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蝗虫用产卵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下方设有矩形开口(2),矩形开口(2)内连接有抽箱(3),箱体(1)的顶部铰接有玻璃箱盖(4),并且箱体(1)前后左右四面的上侧均设有换气孔(5),箱体(1)左侧面的前侧上方设有第一电机(6),箱体(1)左右两侧面的后侧中部均设有第二电机(7),并且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设有滑杆(8),滑杆(8)的一端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滑杆(8)的表面套接有网罩(9),网罩(9)的末端连接有坠条(10),网罩(9)的两侧均连接有滑块(11),并且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有U型滑槽(12),两个滑块(11)分别连接在两个U型滑槽(12)内,U型滑槽(12)的一端接通置物槽(14),置物槽(14)内设有线夹(13),线夹(13)的一侧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线夹(13)上连接有钢索(15),钢索(15)的另一端与滑块(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蝗虫用产卵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下方设有矩形开口(2),矩形开口(2)内连接有抽箱(3),箱体(1)的顶部铰接有玻璃箱盖(4),并且箱体(1)前后左右四面的上侧均设有换气孔(5),箱体(1)左侧面的前侧上方设有第一电机(6),箱体(1)左右两侧面的后侧中部均设有第二电机(7),并且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设有滑杆(8),滑杆(8)的一端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滑杆(8)的表面套接有网罩(9),网罩(9)的末端连接有坠条(10),网罩(9)的两侧均连接有滑块(11),并且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有U型滑槽(12),两个滑块(11)分别连接在两个U型滑槽(12)内,U型滑槽(12)的一端接通置物槽(14),置物槽(14)内设有线夹(13),线夹(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英新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