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洪娜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血热伤胎型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449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3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血热伤胎型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中药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寒莓根、鹅肠草、无名异、丝瓜根、辣蓼草、阴香皮、澄茄子、木麻黄、山沉香、小芸木、羊耳菊、吹风散、小叶榕、睡菜、篱天剑和蒲桃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能够结合常规西药治疗血热伤胎型习惯性流产,使用方便,针对性强,有效提高治愈率,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制备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血热伤胎型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习惯性流产又称反复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者,每次流产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近年国际上常用复发性自然流产取代,早期流产的原因常为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染色体异常、晚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为宫颈口松弛、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习惯性流产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流产相同,也是经历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或完全流产几个阶段。早期仅可表现为阴道少许出血,或有轻微下腹隐疼,出血时间可持续数天或数周,血量较少。一旦阴道出血增多,腹疼加重,检查宫颈口已有扩张,甚至可见胎囊堵塞颈口时,流产已不可避免。如妊娠物全部排出,称为完全流产;仅部分妊娠物排出,尚有部分残留在子宫腔内时,称为不全流产,需立即清宫处理。习惯性流产发生以后,夫妻双方都应去正规医院或计生服务站接受检查,找出导致“流产”的原因,对症治疗。习惯性流产属于中医学“滑胎”的范畴。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提出“屡见小产,堕胎者,多在三个月及五月、七月之间,而下次之堕必如期复然”的滑胎现象。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肝藏血、脾主运化、肝肾为冲任之本,肝肾不足,则冲任不固,就会胎失所系,导致胎漏,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化源不足,胎失所养,脾肾相资为用,故补肾兼补脾,气血不足也会胎失所养。肝失调达,抑郁化热也会损失胎无,而致胎动不安及胎漏。本病的形成与房劳多产、过食辛辣、跌扑损伤、禀赋虚弱、饮食不节等因素致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以及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胎失所养;跌扑损伤,直伤冲任、胎元等因素关系密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疗效确切且无毒性作用的治疗血热伤胎型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血热伤胎型习惯性流产的中药,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寒莓根、鹅肠草、无名异、丝瓜根、辣蓼草、阴香皮、澄茄子、木麻黄、山沉香、小芸木、羊耳菊、吹风散、小叶榕、睡菜、篱天剑和蒲桃壳。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寒莓根25~35份、鹅肠草10~20份、无名异15~25份、丝瓜根20~30份、辣蓼草5~15份、阴香皮10~20份、澄茄子25~35份、木麻黄8~18份、山沉香25~35份、小芸木15~25份、羊耳菊18~28份、吹风散10~20份、小叶榕5~15份、睡菜20~30份、篱天剑12~22份和蒲桃壳10~20份。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寒莓根25~30份、鹅肠草15~20份、无名异17~22份、丝瓜根23~28份、辣蓼草8~13份、阴香皮13~18份、澄茄子27~32份、木麻黄10~15份、山沉香28~33份、小芸木18~23份、羊耳菊20~25份、吹风散12~17份、小叶榕8~14份、睡菜22~27份、篱天剑15~20份和蒲桃壳13~18份。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寒莓根28份、鹅肠草16份、无名异21份、丝瓜根24份、辣蓼草12份、阴香皮14份、澄茄子31份、木麻黄10份、山沉香32份、小芸木18份、羊耳菊24份、吹风散13份、小叶榕14份、睡菜22份、篱天剑18份和蒲桃壳14份。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寒莓根26份、鹅肠草18份、无名异19份、丝瓜根26份、辣蓼草9份、阴香皮17份、澄茄子28份、木麻黄15份、山沉香29份、小芸木22份、羊耳菊20份、吹风散16份、小叶榕10份、睡菜26份、篱天剑16份和蒲桃壳18份。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三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水,干燥,粉碎成粉末,粒度为80~120目;第五步,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淀粉,所述淀粉在所述散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将混匀后的物质用小袋或包装盒分装,每5~10克为一袋或一盒分装。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氯化钠注射液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10℃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3g,加入氯化钠90~110g,加10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0ml;用0.22~0.24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灌封,每瓶250ml,灭菌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中药能够结合常规西药治疗血热伤胎型习惯性流产,使用方便,针对性强,有效提高治愈率,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制备工艺简单。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血热伤胎型习惯性流产的中药,中药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寒莓根、鹅肠草、无名异、丝瓜根、辣蓼草、阴香皮、澄茄子、木麻黄、山沉香、小芸木、羊耳菊、吹风散、小叶榕、睡菜、篱天剑和蒲桃壳。各种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寒莓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性味】苦;酸;寒。【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湿热黄疸;产后发热;小儿高热;月经不调;白带过多;胃痛叶酸;痔疮肿痛;肛门漏管。【摘录】《中华本草》鹅肠草:【别名】抽筋草、伸筋藤、伸筋草、壮筋丹、鸡卵菜、鹅儿肠、白头娘草、鸡娘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牛繁缕的全草。【性味】甘;酸;性平。【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喘咳;痢疾;痈疽;痔疮;牙痛;月经不调;小儿疳积。【摘录】《中华本草》无名异:【别名】土子、干子、秃子、铁砂。【来源】药材基源:为氧化物类矿物软锰矿的矿石。【性味】甘;平;咸;寒;无毒。【归经】肾;肝经。【功能主治】去瘀止血;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肿疮疡;水火烫伤。【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丝瓜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和植物丝瓜或奥丝瓜的根。【性味】味甘;微苦;性寒。【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清热解毒。主偏头痛;腰痛;痹证;乳腺炎;鼻炎;鼻窦炎;喉风肿痛;肠风下血;痔漏。【摘录】《中华本草》辣蓼草:【别名】辣蓼、酸模叶蓼、旱苗蓼、苦蓼大马蓼、白辣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血热伤胎型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寒莓根、鹅肠草、无名异、丝瓜根、辣蓼草、阴香皮、澄茄子、木麻黄、山沉香、小芸木、羊耳菊、吹风散、小叶榕、睡菜、篱天剑和蒲桃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血热伤胎型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寒莓根、鹅肠草、无名异、丝瓜根、辣蓼草、阴香皮、澄茄子、木麻黄、山沉香、小芸木、羊耳菊、吹风散、小叶榕、睡菜、篱天剑和蒲桃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寒莓根25~35份、鹅肠草10~20份、无名异15~25份、丝瓜根20~30份、辣蓼草5~15份、阴香皮10~20份、澄茄子25~35份、木麻黄8~18份、山沉香25~35份、小芸木15~25份、羊耳菊18~28份、吹风散10~20份、小叶榕5~15份、睡菜20~30份、篱天剑12~22份和蒲桃壳10~20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寒莓根25~30份、鹅肠草15~20份、无名异17~22份、丝瓜根23~28份、辣蓼草8~13份、阴香皮13~18份、澄茄子27~32份、木麻黄10~15份、山沉香28~33份、小芸木18~23份、羊耳菊20~25份、吹风散12~17份、小叶榕8~14份、睡菜22~27份、篱天剑15~20份和蒲桃壳13~18份。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寒莓根28份、鹅肠草16份、无名异21份、丝瓜根24份、辣蓼草12份、阴香皮14份、澄茄子31份、木麻黄10份、山沉香32份、小芸木18份、羊耳菊24份、吹风散13份、小叶榕14份、睡菜22份、篱天剑18份和蒲桃壳14份。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寒莓根26份、鹅肠草18份、无名异19份、丝瓜根26份、辣蓼草9份、阴香皮17份、澄茄子28份、木麻黄15份、山沉香29份、小芸木22份、羊耳菊20份、吹风散16份、小叶榕10份、睡菜26份、篱天剑16份和蒲桃壳18份。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三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水,干燥,粉碎成粉末,粒度为80~120目;第五步,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淀粉,所述淀粉在所述散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将混匀后的物质用小袋或包装盒分装,每5~10克为一袋或一盒分装。7.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氯化钠注射液,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娜黄炳江管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洪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