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行型放火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357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供的可穿行型防火帘,具有以下特征:从天花板或梁垂下地设置并遮蔽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不燃或防火帘1是主体。在防火帘1上,沿纵方向形成直达下端的1个缝隙部3,帘1被该缝隙部3分断。在防火帘1的下端,除了缝隙部3左右预定长度部分外,水平地固定着主配重杆4a、4b。在帘1下端的缝隙3左右预定长度部分上,水平地固定着左右独立的副配重杆5a、5b。(*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行型防火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建筑物内部发生火灾时,用于防止火势蔓延和烟雾扩散的防火、防烟隔离构造。特别涉及采用由玻璃纤维布、硅布(silica cloth)等构成的不燃布或防火帘的、人能容易通过的可穿行型(WALK-THROUGH)防火帘装置。现有技术为了在火灾时防止建筑物内的火势蔓延和烟雾扩散,并且为了容易避难,必须根据一定的地面积或房间用途,设定防火区和防烟区,并且设定避难路径。从该观点考虑,有计划地配置防火隔壁、防烟垂壁或防火卷帘、防火门等。如所周知,防火卷帘是具有防火性能的钢制卷帘,通常是结合着多个板条的电动卷绕式,在卷绕并收容在上部的状态与拉下后遮蔽建筑物内开口部的状态之间动作。防火卷帘因其构造的原因,在卷帘上不能安装作为避难通路的防火门,所以,降下卷帘堵住了开口部后,人完全不能通过。为了确保避难通路,必须在防火卷帘的附近设置防火门。防火门在火灾时自动关闭,并在避难方向能推开。如果在需要的部位设置多个防火、防烟用的间隔,则能提高防火、防烟的性能。但是,不能无视建筑物本来的功能及使用便利性而任意地设置多个间隔,而且还要从壁面与设计的整体性、平时的收容空间、非常时避难的容易性、实施成本等多方面着想,是需要周密考虑的。为此,本专利技术者研究开发出一种可穿行型防火帘装置。该装置采用耐热性柔软布制的帘子,能容易且低价地实施,设置空间小,有效地遮蔽建筑物内部的开口部,能发挥相当高的防火、防烟功能,而且在落下隔离状态人能容易地通过帘面,非常时避难容易。本专利技术者开发的“可穿行型防火帘装置”的基本设想是,用耐火帘把建筑物内部空间从天花板到地面隔开,同时,在该帘子的适当位-->置处,从天花板面或天花板面与地面之间的中间高度部分到下方部分,形成沿纵向延伸的1条或几条缝隙,作为避难通路。如果采用柔软的硅布等作为帘子,则用人手就可以容易地推开上述缝隙,从该被推开的缝隙中人可以容易地通过。基于该设想作了进一步开发研究,反复进行了各种试验和实验评价。其结果发现,提高形成有缝隙的避难通路部的防火、防烟性能(提高热和烟的隔断性能)和使人能容易通过该部分,同时满足这两种要求是困难的。即,人通过缝隙式避难通路部时,是用手或身体推开缝隙,形成大间隙,但是,人通过后,在该缝隙部分仍遗留着大间隙,这样,显著降低了此后的防火、防烟功能。为了在人通过后,缝隙部分的膜形态立即恢复,不留下无用的间隙,实施了各种措施,但是,这些措施中,人通过该部分时,容易出现障碍。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观点进一步作了研究开发,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行型防火帘装置,该装置采用耐热性柔软布制的帘子,能容易而低价地实施,设置空间小,有效地遮蔽建筑物内部的开口部,发挥相当高的防火、防烟功能,而且,在隔离状态人能容易地通过,非常时容易避难。
技术实现思路
概要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备有以下(1)~(5)各要素(权利要求1)。(1)从天花板或梁垂下地设置并遮蔽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不燃或防火帘是主体;(2)在上述不燃或防火帘上,沿纵方向形成直达下端的1个或几个缝隙部,通过该缝隙部的分断,在不燃或防火帘上形成预定宽度的帘门部;(3)在上述不燃或防火帘的下端,除了帘门部外,水平地固定着主配重杆;(4)在帘门部的下端,水平地固定着独立的副配重杆;(5)上述帘门部与本体部在该缝隙部重叠适当的宽度。该专利技术中,上述帘门部最好由彼此分离的表幕和里幕2片重叠构成,表幕和里幕分别被从下端沿纵向延伸的多条缝隙分割成多个长方-->形片,表幕的缝隙位置与里幕的缝隙位置不重叠地错开(权利要求2)。该专利技术中,上述主配重杆可以具有杆中间部,该杆中间部位于不燃或防火帘下端的帘门部的紧下面,并与该部分不结合,是同一根杆材(权利要求3)。另外,该专利技术备有下述(1)~(5)要素:(权利要求9)(1)建筑物内部的宽度大的空间被从天花板垂至地面的耐热性及柔软性帘隔开;(2)上述帘是由若干个小宽度帘在水平方向连设而成,相邻小宽度帘的侧端部分彼此重叠;(3)在上述各小宽度帘的下端,分别水平地安装着各个配重杆;(4)至少在一个小宽度帘上,以适当的间隔形成从其中间高度部分到下方部沿纵向延伸的若干条缝隙,作为避难通路;(5)在上述天花板部分,设置着使各小宽度帘分别升降的卷绕装置。该专利技术中,最好在相邻小宽度帘的重叠部分,一方配重杆的表面侧和另一方配重杆的里面侧分别被切除,借助该切除部分将两配重杆组合成连续的杆,两小宽度帘的侧端部分彼此密接地重叠(权利要求10)。附图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帘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正面图。图3(a)、(b)是图2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图5(a)、(b)是图4的要部放大断面图。图6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又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图7(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帘装置的正面图。图7(b)是图7(a)的平面图。图8(a)是表示第2实施例变形例的帘装置的正面图。图8(b)是图8(a)的平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帘装置的正面图。-->图10是图9的平面图。图11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变形例帘装置的正面图。图12是图11的平面图。图13是图12的要部放大断面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5是图14的要部放大立体图。图16是图14的另一要部放大立体图。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帘装置的概略构造如图1所示。该装置以玻璃纤维布、硅布等的不燃或耐火帘(以下称为防火帘)1为主体。防火帘1卷绕在水平配设于天花板或梁下的轴2上,从该轴2由自重垂直地垂下,下端直达地面。防火帘1的两侧部与建筑物内部的壁面或柱面相接,由防火帘隔开并遮断建筑物内部的开口部。这时,为了使防火帘1的两侧部与建筑物之间无间隙,在壁面或柱面上垂直地配设导轨(图未示,后述),防火帘1的侧端部收容在该导轨的凹槽内。驱动装置连接在轴2上,可以用电动方式使帘1升降,不需要时将整个帘1卷绕并收容在天花板下。在防火帘1的中央部,形成一个沿纵方向直达下端的缝隙部3,该缝隙部3将防火帘1左右分开,形成帘门部。为了使被缝隙部3分开的防火帘1上不出现间隙,至少在该缝隙部3,左右帘幕布重叠适当的宽度。该重叠余量最好为30~50厘米。在防火帘1的下端,除了形成帘门部的缝隙部3左右预定长度部分外,水平地固定着主配重杆4a和4b。本实施例中,主配重杆是分开的2根杆材,除了防火帘1的中央部下端,左右分离地固定着。未固定该2根主配重杆4a和4b的部分、即防火帘1下端的缝隙部3左右预定长度部分上,水平地固定着左右独立的副配重杆5a和5b。与缝隙部3中的防火帘1的重叠余量对应地,左右独立的副配重杆5a和5b的前端也在水平方向重叠着,该重叠的部分R形成吻合状。在该杆重叠的部分R,两杆5a和5b被永磁铁的磁性相互吸引。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状态,整个防火帘1垂直地垂下,主配重杆-->4a、4b和副配重杆5a、5b如图1所示地呈一直线整齐排列,有重叠余量的缝隙部3几乎不产生间隙。由于防火帘1本身的重量和配重杆4a、4b、5a、5b的付加重量,即使有些风压或压力差的作用,防火帘1也不会容易地飘动,总保持着稳定的姿势。这样,能实现相当高的延烧防止性能和防烟性能。非常时,人也能容易地通过防火帘1的缝隙部3。在缝隙部3帘幕布重叠着,如图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穿行型防火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1)至(5)各要素:(1)从天花板或梁垂下地设置并遮蔽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不燃或防火帘是主体;(2)在上述不燃或防火帘上,沿纵方向形成到达下端的1个或几个缝隙部,通过该缝隙部的分断,在不燃或 防火帘上形成预定宽度的帘门部;(3)在上述不燃或防火帘的下端,除了帘门部外,水平地固定着主配重杆;(4)在帘门部的下端,水平地固定着独立的副配重杆;(5)上述帘门部与另外的本体部在该缝隙部重叠适当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7-2 172689/96;JP 1996-7-2 172690/96;JP 1991.一种可穿行型防火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1)至(5)各要素:(1)从天花板或梁垂下地设置并遮蔽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不燃或防火帘是主体;(2)在上述不燃或防火帘上,沿纵方向形成到达下端的1个或几个缝隙部,通过该缝隙部的分断,在不燃或防火帘上形成预定宽度的帘门部;(3)在上述不燃或防火帘的下端,除了帘门部外,水平地固定着主配重杆;(4)在帘门部的下端,水平地固定着独立的副配重杆;(5)上述帘门部与另外的本体部在该缝隙部重叠适当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行型防火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帘门部由彼此分离的表幕和里幕2片重叠而成,表幕和里幕分别被从下端沿纵向延伸的多个缝隙分割成多个长方形片,表幕的缝隙位置与里幕的缝隙位置不重叠地错开。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穿行型防火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配重杆具有杆中间部,该杆中间部位于不燃或防火帘下端中的帘门部的紧下面,并与该部分不结合,是一根杆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行型防火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表幕侧的各副配重杆和主配重杆由弹性伸缩部件相互连接并排成约直线状,上述里幕侧的各副配重杆和左右的主配重杆由弹性伸缩部件相互连接并排成约直线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川保之村冈宏本间正彦三宅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林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