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士毅专利>正文

呼、吸分流式防护器(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835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呼吸分流式防护口罩的特征在于:佩戴这种器具进行呼气时,其呼气通道和吸气通道是分流的,是各行其道。(*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分流式防护器(口罩)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分流式防护器(口罩)”。目前社会上一般市民及医疗机构人员所使用的传统的各种类型的口罩,包括压模式活性炭口罩,其呼气、吸气没有分流通道,均由口罩的口鼻附近完成。这样,口罩佩戴者呼出的热气、湿气、废气、细菌甚至鼻涎等很快造成口罩自身的污染,若是棉纱口罩,其透气性骤减,致使佩戴者倍感呼吸不畅,憋气闷热,极不舒服,不利于佩戴者工作、不利于病体康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压模式活性炭口罩,其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也会大大地减弱,使其功能受损。本技术“呼、吸分流式防护器(口罩)”,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让呼气、吸气过程在口罩(器具)中分流,不会造成佩戴者呼气时对口罩(器具)的自身污染,佩戴者呼出的菌体,也不会排到该器具以外,能有效地隔离污染源,有效地增加口罩(器具)的功能和安全性,且佩戴过程中通畅、舒适、清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分流式口罩,以提高这种器具的功能和安全性,提高其使用时的舒适、通畅性。现结合图例说明该技术的实施。图1是呼吸分流式防护器(以下称器具)口罩和面部的接触图。图1(1)是器具和人体面部接触部分onm框架,框架是轻质的塑料或轻质金属材料。图1(2)是鼻腔,图1(3)是唇,图1(4)是下颌,图1(5)为器具系带或挂钩。o位于鼻梁中端,经左右鼻翼、口纹、嘴角外2~3厘米处至额下n、m点。佩戴时nm边可以套在下巴前,也可以套在下巴下。框架也可以做成-->依onm三点形成的外接圆形,见图2(13)。图2是器具的构造原理图。图2(1)是隔离腔,图2(2)是进气腔,图2(3)是排气腔,进气腔(2)和排气腔(3)合称为呼吸腔。隔离腔(1)是由onm框架所围成的颜面区和呼吸腔的后壁所组成。在隔离腔(1)和进气腔(2)之间有进气阀(4),在隔离腔(1)和排气腔(3)之间有排气阀(5),(6)是进气过滤仓,仓中置放过滤物质。(11)为进气腔仓口,(7)是排气过滤仓中可置放适量过滤物质,(12)为排气腔仓口,(13)变形框架示意图,(14)进气室,(15)排气室,(16)进气阀保护隔。呼吸分流原理: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隔离腔(1)和胸腔连通,两腔压强相同。进气腔(2)、排气腔(3)和大气压相通。人体呼气时,胸腔体积变小,胸腔压强增大,隔离腔(1)压强亦增大,这个压强远远大于进气腔(2)、排气腔(3)的大气压强。即呼气时,隔离腔(1)压强大,呼气腔压强小,此时,进气阀门(4)受力方向向右,被闭合;排气阀门(5)受力方向也向右,被打开,由胸腔呼出的气体,经隔离腔只能从阀门(5)排出,经隔离仓(7)内过滤物质过滤后由排气腔仓口(12)排出器具外。当人体吸气时胸腔体积变大,压强减小,隔离腔(1)和胸腔连通,压强相同(亦减小,呈负压),小于呼吸腔内的大气压,此时进气阀(4)被打开,排气阀(5)被关闭,经进气过滤仓过滤后的新鲜无尘无菌的空气经进气阀(4),由隔离腔(1)进入胸腔,完成吸气过程,从而完成呼吸分流功能。    图2中隔离腔(1)的厚度从嘴唇处计,到呼吸腔后壁为0.8~1.0厘米,呼吸腔厚度为0.6~1.2厘米。呼吸腔隔板(8)为0.6~1.2毫米。所以该器具的厚度在1.8~2.5厘米之间,较为美观实用,有特殊需要可根据用途设计加大加厚。-->几点说明:图1中onm框架,为软质塑料,受力后具有一定变形性能,使框架形状介于△和○之间如图2(13),以增加和颜面的吻合程度,框架塑料条大号的长为15~18厘米,宽0.6~0.8厘米(和面部平行吻合),高为0.2~0.3厘米。框架下压合有密封条图3(2),密封条可用弹性好的海绵、棉绒材料,厚为0.8~1厘米,在鼻翼处和o、n、m三点处密封条可适当加宽加厚图2(10),以便器具和面部紧密吻合,在框架on、om边上可连接器具的系带图1(5)。图3是图1(1)隔离腔正后方内部正视示意图,图3(1)为onm框架,图3(2)为密封条(不规则形),(3)为呼吸腔内隔离板位置,(4)是进气阀门,(5)排气阀门。图4是该器具的正面示意图,(1)进气腔仓口,(2)排气腔仓口,(3)为呼吸腔外形,(4)是该器具呼吸腔的圆形或方形平台,以减小器具的厚度。该器具中,图2(6)进气过滤仓和图2(7)排气过滤仓的过滤物质,可以是脱脂药棉、棉纱、无纺布、活性炭(粒或其纤维布),介壳质,甚至分子筛等材料,而过滤物质的形状可以制作成长方形、正方形、椭圆柱、圆柱体的成形体和过滤仓吻合,可以紧密地嵌入或旋入过滤仓中,如无特殊需要,排气过滤仓(7)中的过滤物质可以相对少些。该器具一改一般口罩常用纱布、药棉、无纺布为主体,而改用塑料、纸塑、纸质、无纺布为主要原料,,药棉、纱布只用少量作为过滤材料,不到原棉纱口罩的1/10,所以可以节约大量药棉纱布。该器具可以压模组装,机械化程度高,阀门可用轻质材料制作,阀门大小可以是1~2平方厘米,形状是或圆形或椭圆或长方形。该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性:-->1.该器具应用呼吸分流装置,减少了器具自身的污染,增加了器具的功能和安全性,有效地延长了器具的使用时间,佩戴时舒适、通畅、清爽。2.该器具中的排气仓中亦有过滤物质,带菌者使用,可以把病人本人呼出的有害细菌收集在过滤仓中,而不会污染同室其他人员,能有效地隔离传染源,真正体现口罩应有的利人利己功能。3.该专利技术是棉纱口罩的一次改革,其中主要材料是塑料、纸塑、若用棉纱,仅用少量药棉、纱布作过滤物质,大量节约了棉纱。4.该器具的成型用模压制组装,机械化程度高,能极大地满足有疫情、灾情区域的大量需求。5.该器具的正面的广告、图案、色彩可以任意设计印刷。6.若器具的表面材料用防火材料或防火涂层,加大进出过滤仓中过滤材料,该种口罩也可以用于森林防火,消防防火口罩。若进气仓图2(6)中设计上氧气嘴的插孔,该器具可以和氧气机或氧气发生器直接接通,传染病人戴上这种口罩在吸氧的同时也不会向器具外排放菌体。图面对照说明:图1口罩和面部接触图(1)onm框架(2)鼻腔(3)唇(4)下颌(5)器具系带-->图2构造原理图(1)隔离腔(2)进气腔(3)排气腔(4)进气阀(5)排气阀(6)进气过滤仓(7)排气过滤仓(8)呼吸腔隔离板(9)onm框架(10)框架下密封条(11)进气仓口(12)排气腔仓口(13)变形框架示意图(14)进气室(15)排气室(16)进气阀保护隔-->图3隔离腔正后方内部正示图(1)onm框架(2)框架下密封条(3)呼吸腔隔版位置(4)呼吸腔隔版位置(6)排气阀图4器具正面示意图(1)进气腔仓口(2)排气腔仓口(3)呼吸腔外形(4)呼吸腔圆或方形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分流式防护口罩的特征在于:佩戴这种器具进行呼气时,其呼气通道和吸气通道是分流的,是各行其道。2.根据权利要求1的呼吸分流式防护口罩的特征在于:这种防护器具是由呼吸隔离腔图2(1)、进气腔图2(2)和排气腔图2(3)构成的,在呼吸腔设置有进气过滤仓图2(6)和排气过滤仓图2(7)。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呼吸分流式防护口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麟祥
申请(专利权)人:王士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