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火管的烟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237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火管的烟囱装置,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折弯板I(5)、折弯板Ⅱ(6)、底板Ⅰ(7)、底板Ⅱ(8)、上火管(9)、下火管(10)、上燃烧器(11)、下燃烧器(12);同一烟囱内设置有两个独立的烟道,下燃烧器(12)排出的烟气经过下火管(10)、折弯板I(5)、底板Ⅰ(7)和底板Ⅱ(8)组成的烟道Ⅰ排入大气;上燃烧器(11)排出的烟气经过上火管(9)、折弯板Ⅱ(6)和底板Ⅰ(7)组成的烟道Ⅱ排入大气。该烟囱装置可解决烟道共用造成的烟气相互影响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双火管的新型烟囱装置,属于沥青加热

技术介绍
目前车载式沥青罐体,涉及到双火管加热的烟囱,多采用一个烟道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往往造成上、下火管产生的烟气相互影响,造成燃烧器排烟不畅,甚至憋压而冒黑烟。技术CN201808845U公开了一种沥青罐双加热系统,其采用的烟囱分别从罐体的两侧伸出,较好的解决了烟气相互影响造成排烟不畅的问题。但这种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其它结构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双火管的烟囱装置,上、下火管产生的烟气经各自的烟道排入大气,可有效解决现有共用烟道造成排烟不畅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双火管的新型烟囱装置,包括防雨盖板、防护罩、法兰、支撑板、折弯板I、折弯板Ⅱ、底板Ⅰ、底板Ⅱ、上火管、下火管、上燃烧器、下燃烧器以及其他附件。下燃烧器排出的烟气经过下火管、折弯板I 、底板Ⅰ和底板Ⅱ组成的烟道Ⅰ排入大气;上燃烧器排出的烟气经过上火管、折弯板Ⅱ和底板Ⅰ组成的烟道Ⅱ排入大气。进一步,所述的同一烟囱内设置有两个独立的烟道。进一步,所述的底板Ⅰ和底板Ⅱ设置成与竖直面成60°。进一步,所述的底板Ⅰ和底板Ⅱ最下端开有放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个烟囱装置内设置有两个独立的烟道,相互不影响,有效的保证了燃烧器的加热效果和使用寿命;另外此种结构形式在火管刚进入烟道时采用底板与竖直面成60°的角度,更有利于烟气的顺利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本技术烟囱装置的A-A剖视图;图中:1、防雨盖板 2、防护罩 3、法兰 4、支撑板 5、折弯板I 6、折弯板Ⅱ 7、底板Ⅰ 8、底板Ⅱ 9、上火管 10、下火管 11、上燃烧器 12、下燃烧器 13、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折弯板I5与折弯板Ⅱ6、底板Ⅰ7、底板Ⅱ8、法兰13焊接,通过法兰13连接下火管10,下火管10和下燃烧器12连接,组成下燃烧器12的烟道Ⅰ;折弯板I5与折弯板Ⅱ6、底板Ⅰ7、法兰3焊接,通过法兰3连接上火管9,上火管9和上燃烧器11连接,组成上燃烧器11的烟道Ⅱ。同一烟囱内设置有两个独立的烟道,即烟道Ⅰ和烟道Ⅱ,烟道外面通过支撑板4连接防护罩2,防护罩2和覆盖于两个烟道排出口处的防雨盖板1焊接。下燃烧器12排出的烟气经过下火管10、折弯板I5 、底板Ⅰ7和底板Ⅱ8组成的烟道Ⅰ排入大气;上燃烧器11排出的烟气经过上火管9、折弯板Ⅱ6和底板Ⅰ7组成的烟道Ⅱ排入大气。底板Ⅰ7和底板Ⅱ8设置成与竖直面成60°,防止回烟,更有利于烟气的顺利排出。底板Ⅰ7和底板Ⅱ8最下端开有放水孔。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双火管的烟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弯板I(5)、折弯板Ⅱ(6)、底板Ⅰ(7)、底板Ⅱ(8)、上火管(9)、下火管(10)、上燃烧器(11)、下燃烧器(12);同一烟囱内设置有两个独立的烟道,下燃烧器(12)排出的烟气经过下火管(10)、折弯板I(5) 、底板Ⅰ(7)和底板Ⅱ(8)组成的烟道Ⅰ排入大气;上燃烧器(11)排出的烟气经过上火管(9)、折弯板Ⅱ(6)和底板Ⅰ(7)组成的烟道Ⅱ排入大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火管的烟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弯板I(5)、折弯板Ⅱ(6)、底板Ⅰ(7)、底板Ⅱ(8)、上火管(9)、下火管(10)、上燃烧器(11)、下燃烧器(12);同一烟囱内设置有两个独立的烟道,下燃烧器(12)排出的烟气经过下火管(10)、折弯板I(5) 、底板Ⅰ(7)和底板Ⅱ(8)组成的烟道Ⅰ排入大气;上燃烧器(11)排出的烟气经过上火管(9)、折弯板Ⅱ(6)和底板Ⅰ(7)组成的烟道Ⅱ排入大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火管的烟囱装置,其特征在于:折弯板I(5)与折弯板Ⅱ(6)、底板Ⅰ(7)、底板Ⅱ(8)、第二法兰(13)焊接,通过第二法兰(13)连接下火管(10),下火管(10)和下燃烧器(1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理俊杰陈献芳范红坤郭磊王磊解德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