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及笔记本电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04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及笔记本电脑,该风扇包括:壳体以及并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两叶轮,两所述叶轮与所述壳体限定形成有风道,且两所述叶轮的轮缘相对的一段限定一个狭小的区域以形成所述风扇的空气压缩区,经所述空气压缩区压缩的空气流经所述风道并排出所述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扇的优点是:两叶轮设置在同一个壳体内,与现有技术中的风扇具有相同散热效果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扇所占用的内部空间更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扇的空气压缩区不是由叶轮与舌端限定形成,而是直接由两叶轮之间的区域限定形成。因此,空气在两叶轮之间被挤压,与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空气在舌端处被挤压相比,产生的噪音和振动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散热的风扇及具有该风扇的笔记本电脑。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通常包括系统端和显示端,系统端内设置有系统硬件和散热系统,散热系统的作用在于降低系统硬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风扇是散热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的风扇通常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叶轮300;壳体通常由两盖板100和侧板200围成,侧板200的两端部与两盖板100围成风扇的出风口C,盖板100上开设有风扇的进风口(未示出)。侧板200至少具有一段围绕叶轮300的弧形部,弧形部与叶轮300限定形成风扇的风道B,风道B的一端形成舌端301,该舌端301与叶轮300共同限定形成风扇的空气压缩区A,风道B的另一端与出风口C连通。当叶轮300转动时,空气从盖板100的进风口经空气压缩区A压缩,然后流经风道B,从出风口C排出,从而起到空气流动散热的作用。上述为现有技术的风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虽然能够起到散热效果,但却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空气压缩区由具有突起结构的舌端形成,空气在此挤压时,摩擦比较大,噪音大。2、当笔记本电脑具有较大散热需求时,需在系统端内部设置多个上述风扇,如此势必占用系统端较大的内部空间。3、多个风扇组装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占用内部空间小、产生噪音低、散热能力强的风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扇,包括:壳体以及并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两叶轮,两所述叶轮与所述壳体限定形成有风道,且两所述叶轮的轮缘相对的一段限定一个狭小的区域以形成所述风扇的空气压缩区,经所述空气压缩区压缩的空气流经所述风道并排出所述壳体。优选地,两所述叶轮的叶片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7mm。优选地,所述壳体由相对设置的两盖板以及位于两所述盖板之间的侧板围成,两所述叶轮分别与所述侧板限定形成两所述风道。优选地,所述侧板至少具有分别围绕两所述叶轮的两个弧形部,每个所述风道由所述叶轮与所述叶轮相对的所述弧形部限定形成。优选地,两所述弧形部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两所述叶轮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重合。优选地,两所述弧形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所述叶轮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优选地,两所述弧形部通过一弧形的过渡部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系统端和显示端,所述系统端内部设置有上述的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风扇及笔记本电脑的有益效果是:1、两叶轮设置在同一个壳体内,与现有技术中的风扇具有相同散热效果的前提下,本技术的风扇所占用的内部空间更小。2、本技术的风扇的空气压缩区不是由叶轮与舌端限定形成,而是直接由两叶轮之间的区域限定形成。因此,空气在两叶轮之间被挤压,与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空气在舌端处被挤压相比,产生的噪音和振动更小。3、笔记本电脑在系统端内部只需安装一个本技术的风扇就相当于安装两个现有技术中的风扇所产生的散热效果,大大降低了安装风扇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盖板;20-侧板;30-叶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扇,该风扇包括一个壳体和两个叶轮30,两个叶轮30与壳体形成风道E,且两个叶轮30并排设置在壳体内,两叶轮30的轮缘相对的一段限定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当两叶轮30在电机驱动下反向转动时,进入壳体内的空气进入该相对狭小的区域后在两叶轮30的挤压下被压缩。因此,该狭小的区域即可作为风扇的空气压缩区D。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风扇的空气压缩区D与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的空气压缩区的区别在于:本风扇的空气压缩区D由两叶轮30的轮缘(即叶片的端部所确定的叶轮30的弧形边缘)所限定,而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压缩区由叶轮30的轮缘与壳体设置的舌端共同限定。本技术的风扇的空气压缩区D形成方式的优点在于:空气在该空气压缩区D被压缩时不会或产生很小噪音,而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的空气压缩区由于存在舌端这一凸起结构,空气被压缩和流动时会产生一定噪音。由于本技术的风扇的两个叶轮30设置在同一个壳体中,使用时,一个本技术的风扇的散热效率相当于两个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的散热效率,而一个本技术的风扇所占用的系统内部的空间要远小于两个现有技术中的风扇所占用的空间。为使本技术的风扇所形成的空气压缩区D的效果更优越,两叶轮30的轮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7mm。或者说,两叶轮30的叶片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7mm。本技术的壳体的至少两个作用在于:一是用于收纳和安装两叶轮30,二是与叶轮30共同限定风扇所必须具有的风道E以及形成风扇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具有这两个作用的风扇的结构和外形有多种,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壳体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盖板10以及设置在两个盖板10之间的侧板20围成。风扇的进风口开设在盖板10上(图中未示出),侧板20的两端与两个盖板10共同围成风扇的出风口F,侧板20与两叶轮30分别形成两个风道E,两个风道E的一端均与空气压缩区D连通,另一端均与风扇的出风口F连通。当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风扇后,空气在空气压缩区D(实际 为两个风道E共用的空气压缩区)压缩后,分别进入两风道E,再经两风道E通过出风口F排出风扇的壳体外。风道E的作用在于:对空气的排出具有导向作用。即:在叶轮30的转动作用下,空气借助风道E有序而稳定的排出壳体。因此,理论上,风道E的形状只要满足对压缩空气的导向作用即可。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决定两风道E的外形的侧板20形成有两个弧形部,该两个弧形部分别围绕两叶轮30的轮缘,每个风道E由叶轮30和叶轮30对应的弧形部限定形成,如此,形成风道E的侧壁呈弧形,对空气具有更优越的导向作用。为使两叶轮30和两风道E形成关联的对称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两弧形部的中心(即弧形部所在圆的圆心)与两叶轮30的中心(叶轮30的转动中心)连线的中垂线重合。如此,两叶轮30和两风道E布置成了相关联的对称结构,这种结构既有利于经空气压缩区D压缩后的空气平均分配到两风道E,又有利于加工制造。应该理解,本技术的风扇在工作时,两叶轮30需反向转动,为满足空气流动原理以便使空气更顺畅的从风道E的与空气压缩区D连通的一端流向与出风口F连通的一端,需将两风道E设置成:与空气压缩区D连通的一端的开口小,与出风口F连通的一端的开口大。为此,使两叶轮30的转动中心相对于两弧形部偏心设置,即:两所述弧形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大于两所述叶轮3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1。由于两弧形部的连接位置是两风道E与空气压缩区D交接之处,为防止空气因压缩和流动产生噪音,两弧形部的连接之处不适合产生“尖点”或过于突起的结构,因此,两弧形部之间通过一弧形的过渡部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风扇优点是:1、两叶轮30设置在同一个壳体内,在与现有技术中的风扇具有相同散热效果的前提下,本技术的风扇所占用的内部空间更小。2、本技术的风扇的空气压缩区不是由叶轮与舌端限定形成,而是直接由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并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两叶轮,两所述叶轮与所述壳体限定形成有风道,且两所述叶轮的轮缘相对的一段限定一个狭小的区域以形成所述风扇的空气压缩区,经所述空气压缩区压缩的空气流经所述风道并排出所述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并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两叶轮,两所述叶轮与所述壳体限定形成有风道,且两所述叶轮的轮缘相对的一段限定一个狭小的区域以形成所述风扇的空气压缩区,经所述空气压缩区压缩的空气流经所述风道并排出所述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叶轮的叶片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7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相对设置的两盖板以及位于两所述盖板之间的侧板围成,两所述叶轮分别与所述侧板限定形成两所述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刘鑫祖刘建亨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