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春林专利>正文

传染病床隔离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74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传染病床隔离罩,设置在传染病床上,其特征在于:是一透明材料罩,床体的周边与隔离罩周边紧密活动连接,该隔离罩上设有排风口、进风口和医生操作开口,该排风口设有换气风扇,并密闭连接有软管,该进风口设有过滤装置,该医生操作口设有医用橡胶手套,该橡胶手套边缘与操作口密封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染病床隔离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染病患者隔离装置,特别是一种适合呼吸系统传染病患者的传染病床隔离罩。
技术介绍
呼吸系统传染病一般的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传播等空气传播和近距离接触传播。在传染病医院治疗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是完全的、完全的暴露在病房中的。这些完全暴露的患者的呼吸飞沫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和病毒,这些传染病的细菌或病毒飞散到病房的空间内,污染整个病房。这样的病房环境不仅会使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同时也会感染治疗护理的医护人员。现在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就是其中的一例,该病已经使许多的医护人员感染患病。也使许多的非本病患者受到交叉感染。特别在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的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所谓的疑似病例因尚未诊断为临床病例,所以不宜作为诊断病例与诊断病例患者同病房隔离处理,也不能将不同的疑似病例患者在同病房隔离观察。因此,必须将不同的疑似病例患者分别隔离在不同的病房,以避免交叉感染。这就需要大量的隔离病房和医护人员。对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来说,医护人员在具备相应的防护条-->件下也会受到感染,其他人员在病房内感染的机会则更大,这说明在病房中的病毒密度是相当大的,患者周围的空气中也存在相当高密度的病毒。如果设计一种能将患者在小空间内分别隔离的隔离病床,将患者呼出的空气限制隔离在一相当小的空间内并集中统一处理,这将会大大减小病房中的病毒密度,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机会,也大大减少疑似病例之间的交叉感染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染病床隔离罩,可以将传染病患者隔离在一较小的病床空间内,减少病毒的排放量,减少感染他人和交叉感染的机会。本技术的传染病床隔离罩,设置在传染病床上,其是一透明材料罩,床体的周边与隔离罩周边紧密活动连接,该隔离罩上设有排风口、进风口和医生操作开口,该排风口设有换气风扇,并密闭连接有软管,该进风口设有过滤装置,该医生操作口设有医用橡胶手套,该橡胶手套边缘与操作口密封连接。上述的进风口过滤装置边缘与隔离罩密封连接。上述的该排风口与软管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上述的隔离罩上还包括监测设备转接板,该转接板设有多数个电子插座,其中的部分插座位于隔离罩内,部分插座位于隔离罩外,该内外插座之间通过导线相互连接。上述的该隔离罩上还可以设有备用开口,平时用密封材料密封。-->上述的该隔离罩与床体的一侧之间铰链连接,另一侧设有锁扣装置和内外开启把手;隔离罩与床体的接触部位设置密封垫。本技术的传染病床隔离罩由于是透明材料罩,可以将患者隔离在较小的病床空间内,并通过换气风扇实现换气,在隔离罩内形成负压空间,通过进风口过滤进入新鲜空气,从而保持隔离罩内的空气流通,排风口连接软管将污染空气进行集中处理后排放;医生操作开口的医用橡胶手套可以使医生在隔离罩外实现对隔离罩内的患者的部分治疗操作;监测设备转接板可以实现各种监测设备的隔离罩内外转接;备用开口可以为其它治疗设备提供备用通道。这种传染病隔离床可以避免病毒的大范围扩散,减少医护人员感染的机会,也减少不同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传染病床隔离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医生操作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进风口过滤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传染病床隔离罩3设置在床体1上,其中的床体1的结构与传统病床结构相同。隔离罩3是一透明材料制成的罩体,以使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方便观察和交流,该罩体由一主体和前后挡板构成。该床体1与隔离罩3的接触边缘设有密封垫,而隔离罩3和床体1的接触边缘也设有密封垫,从而形成床体1和隔离罩3之间的密闭空间。隔离罩3和床体1的一侧设有连接铰链-->(在图1中在另一侧,并未绘出),而另一侧设有扣合装置12,还在隔离罩3的设有扣合装置12的一侧的内外各设有开关把手,以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开合该隔离罩3。为保持该隔离罩3内有丰富的氧气和新鲜空气,隔离罩3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其中在隔离罩3的上侧设置排风口,该排风口紧密连接一导气软管6,并在该导气软管6内安装换气风扇5。换气风扇5将隔离罩3内的污染空气抽出,通过导气软管6将该排除的污染空气导出进行集中处理。隔离罩3的前后挡板处各设有进风口2,并在该进风口2上设置过滤网8。在排风口将空气排除的同时,隔离罩3内形成负压空间,新鲜空气便可以通过进风口2的过滤网8进入隔离罩3内,补充罩内的氧气和空气,保证患者呼吸的需要。其中该过滤网8的结构如图3所示,是在密封框体15内设置的多层金属网16,金属网之间设置多层过滤纱布。如图1所示,该隔离罩3的左右两侧设有医生操作开口11和7,该开口11和7各是相邻的两个开口,可以供医生的双手手臂伸入隔离罩3内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图2所示,为确实保证隔离效果,在该医生操作开口11处设有医用橡胶手套14,该手套14的后缘13与隔离罩3的开口边缘密闭连接。这些医生操作开口11还可以在隔离罩3上的其它相应部位开设,平时用密封盖密封,在使用时连接医用手套。如图1所示,在隔离罩3上设置监测设备转接板9,供监测设备的导线转接,该监测设备转接板9上的隔离罩内外两侧各设有电子线-->路插座10,而内外两侧的插座通过导线连接,以实现监测设备的电路转接,保持设备能适用于患者并正常使用。考虑到呼吸系统疾病危重病人的特殊需要,有可能使用呼吸机等设备,还在该隔离罩3上设置了备用开口4,平时密封,使用时可以配合相应的密封装置将呼吸机的管路引进隔离罩3内。本技术的传染病床隔离罩在使用时,可以将患者隔离在隔离罩3内,由于隔离罩3内呈负压状态,因此不仅新鲜空气可以进入,同时限制了隔离罩内污染空气的溢出。透明的隔离罩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特点,可以实现隔离罩内的患者与隔离罩外的人员的交流和探视。使用这种隔离病床的病房,可以集中时间安排患者进食和排便,然后安排患者进入隔离床,充分消毒病房,就可以大大减少病房内空气的致病菌和病毒。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机会,也减少了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本技术还特别适用于对于目前的“流行性非典型肺炎”的疑似患者的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染病床隔离罩,设置在传染病床上,其特征在于:是一透明材料罩,床体的周边与隔离罩周边紧密活动连接,该隔离罩上设有排风口、进风口和医生操作开口,该排风口设有换气风扇,并密闭连接有软管,该进风口设有过滤装置,该医生操作口设有医用橡胶手套,该橡胶手套边缘与操作口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的传染病床隔离罩,其特征在于:所进风口过滤装置边缘与隔离罩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的传染病床隔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排风口与软管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高春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