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明子专利>正文

多功能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147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6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炕板,包括炕板本体,所述炕板本体由多个板块相气密性连接形成,且所述炕板本体将室内空间分隔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下空间位于所述炕板本体下方,以形成气流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炕板,实现了优于现有技术获得有益技术效果,利用多功能炕板将室内空间分隔成彼此间气密隔离的上空间和下空间,上空间和下空间可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良好的送、回风气流通道;采用下送风的工作模式,使得空气调节模式以“热上冷下”的气流原理为取暖操作节约能源;以循环室内空气来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还利用多功能炕板的冷热辐射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实现了一个热源双重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炕板
技术介绍
对建筑物来说,空气调节模式是制冷/制热效果最好、最快、最节能的方法。但是,靠空气调节模式对建筑物进行供热时,因现有的空气调节系统是把系统中的热交换终端设备生成的热气直接向室内空间释放,并回收室内冷气的循环方式来实现供热目的,而人们生活居住和工作生产的空间都在室内空间的下半部,现有空气调节模式对建筑物进行供热时对人们生活居住和工作生产的空间来说其送回风模式相反于“热上冷下”的气体流动原理的,故对有冬季采暖要求的地区,不仅无法实现理想的采暖效果,还严重浪费能源,导致具有最佳节能潜力的空气调节模式难以在供热领域中推广使用。虽然在地板空气调节系统中靠改变气流通道位置和热交换终端设备出风口的方式,解决了在供热时气流通道和热交换终端设备安装位置的不合理性,但因气流在热交换终端设备内的流通方向是“从上往下”,制热时这种气流模式是违背“热上冷下”的自然规律,如不解决气流在热交换终端设备内的流通方向问题,也会影响热源设备的热能利用率,而且无法实现地板空气调节系统的最佳节能效果。换句话说,在现有技术中,热交换终端设备存在着其进、出风模式有时与“热上冷下”的气流原理相反,在热交换过程中,无法实现理想的热交换效果,且影响热源设备的热能利用率等缺陷。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对于改进的空气调节系统的需要,其能够具有符合“热上冷下”的气流原理的工作模式;使得取暖操作节约能源;且避免吊挂安全的问题,并且能够具备蓄能功能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炕板,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炕板,包括炕板本体,所述炕板本体由多个板块相气密性连接形成,且所述炕板本体将室内空间分隔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下空间位于所述炕板本体下方,以形成气流通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板块上设有咬接口,多个所述板块通过所述咬接口相咬接形成所述炕板本体。板块上咬接口的设置,使多个板块能够通过咬接口互相咬接连接形成炕板本体,一方面,使炕板本体的结构简单,方便炕板本体的装配安装,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多个板块通过咬接口相互咬接,使各个板块之间的连接密封效果更好,避免了下空间形成的气流通道漏气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多个所述板块相咬接处设置有连接条。连接条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多个板块通过咬接口相咬接的稳定性,同时,还提高了咬接处的密封性,使板块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密封效果更好,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炕板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地面上。支撑部使炕板本体支撑在室内空间的地面上,增加了炕板本体与地面之间的空间,同时,还使炕板本体与地面之间的安装更加便捷。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室内空间地面之间设置有垫块。垫块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使支撑部支撑在地面上时,对支撑部与地面之间进行找平作用,进而使多功能炕板安装在地面上时,更加稳定可靠。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下方设置有隔音减震垫片,所述隔音减震垫片位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垫块之间。隔音减震垫片的设置,主要是安装多功能炕板后,对房屋楼面起到隔音功能,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炕板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底承板。炕板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底承板,底承板的设置增加了炕板本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承板与所述炕板本体之间设置有蓄能层。蓄能层的设置,在气流通道内热气或冷气流过时,可吸收其中部分能量进行储备,使产品具有蓄能功能,用户可尽情享受国家峰谷电政策的福利,同时可实现节能减排活动的全民化;而且因其蓄能体和蓄能空间都在地面,将大幅提高蓄能利用率和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炕板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保护结构层;和/或,所述炕板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电加热层。保护结构层可以对炕板本体形成保护作用,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电加热层可以额外的对炕板本体提供加热功能,增加室内的温度,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炕板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装饰层。炕板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装饰层,既可以保护炕板本体,还可以在炕板本体上进行装饰,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炕板,实现了优于现有技术获得有益技术效果,利用多功能炕板将室内空间分隔成彼此间气密隔离的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上空间和下空间可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良好的送、回风气流通道;采用下送风的工作模式,使得空气调节模式以“热上冷下”的气流原理为取暖操作节约能源;采用下送风的工作模式,以循环室内空气来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还利用多功能炕板的冷热辐射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实现了一个热源双重效果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炕板的结构及安装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炕板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炕板的咬接口和连接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地面; 150-气流通道; 200-多功能炕板;201-连接缝; 202-密封胶; 210-支撑部;211-咬接口; 212-连接条; 220-垫块;240-装饰层; 260-保护结构层; 270-蓄能层;280-底承板; 290-隔音减震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炕板的结构及安装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炕板的主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炕板200,包括炕板本体,所述炕板本体由多个所述板块相气密性连接形成,且所述炕板本体将室内空间分隔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下空间位于所述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炕板本体,所述炕板本体由多个板块相气密性连接形成,且所述炕板本体将室内空间分隔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下空间位于所述炕板本体下方,以形成气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炕板本体,所述炕板本体由多个板块相气密性连接形成,且所述炕板本体将室内空间分隔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下空间位于所述炕板本体下方,以形成气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上设有咬接口,多个所述板块通过所述咬接口相咬接形成所述炕板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炕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板块相咬接处设置有连接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炕板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地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室内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学
申请(专利权)人:崔明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