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消防人员防烟逃生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47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森林消防人员防烟逃生面罩,它涉及一种面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套于人体头部并由耐高温阻燃材料制成的透明罩体(1)和固定在罩体(1)正面下半部的滤烟层(3),罩体(1)的开口处还设有至少一个自锁式收带口(2),收带口(2)内部穿有抽带(2-1),滤烟层(3)由外向内依次由阻燃布(3-1)、超细纤维过滤布(3-2)和脱脂棉纱布(3-3)三层重叠而成,构成罩体(1)内外空气进出的唯一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护森林扑火人员在烟雾中呼吸到净化后的空气,保护头部免于烧伤,并能看清方向迅速逃生,它具有成本低、过滤效率高、呼吸阻力低、致密性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森林消防人员防烟逃生面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罩,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烟逃生功能的面罩。
技术介绍
:我国是森林火灾危害严重的国家,每年发生一万多起林火,数十万人次参加扑火战斗。目前,绝大部分森林火灾仍然依靠人力和近距离灭火工具进行扑救,通常扑火人员需要在距火源1~2米处开展灭火工作,而且火头扑灭后必须立即进入火场清理余火,这期间经常发生林火和烟雾围困住扑火人员而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通过对森林火灾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窒息死亡和烧死烧伤两种情况。在森林火灾中绝大多数重伤人员是吸入性造成呼吸道和肺部灼伤者。据分析,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有毒(害)气体、高温气流和缺氧是造成扑火人员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森林火灾产生的烟雾阻碍人的正常呼吸、刺激眼睛,严重的导致昏迷甚至窒息死亡。CN 2245468Y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防烟面罩”,该面罩呼吸阻力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森林消防人员防烟逃生面罩,它能够保护森林扑火人员在烟雾中呼吸到净化后的空气,保护头部免于烧伤,并能看清方向迅速逃生。本技术包括套于人体头部并由耐高温阻燃材料制成的透明罩体1和固定在罩体1正面下半部的滤烟层3,罩体1开口处还设有至少一个自锁式收带口2,收带口2内部穿有抽带2-1,滤烟层3由外向内依次由阻燃布3-1、超细纤维过滤布3-2和脱脂棉纱布3-3三层重叠而成,构成罩体1内外空气进出的唯一通道。本技术采用过滤防烟雾原理,即用材料自气溶胶(在空气中悬浮有极其微小的固体或液体粒子的分散体系)中阻留粒子的过程,其间发生四种过滤阻留粒子的过程:(1)惯性效应:粒子因惯性作用离开气流流线,撞击到纤维表面而被阻留的现象;(2)扩散效应:粒子由于扩散作用脱离气流流线,扩散到纤维表面上被阻留的-->现象;(3)截留效应:由于粒子流线与纤维间的距离小于粒子半径,粒子撞击纤维表面而被阻留的现象;(4)静电效应:由于静电力作用,粒子被吸引至纤维表面而被阻留的现象。为了防止防烟面罩过滤层被烟雾微粒阻塞而增大呼吸阻力,需要将过滤层的面积设计的尽量大一些,以增大平衡吸附量和容尘量,延长佩带时间。本技术的罩体1采用目前高分子材料中综合性能最好的、耐热等级最高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性能指标见表1),该复合薄膜具有高温自粘、质轻、耐高温、透明、阻燃以及高温加压热合的特性,能在-269~250℃的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在450℃高温可维持30秒;阻燃布3-1具有阻燃耐高温的特性,起到阻挡大颗粒灰尘的作用;超细纤维过滤布3-2是一种高效、廉价、低阻力防烟雾材料,以高效熔融指数等聚合物为原料,采用熔融、挤压、喷射成网,同时在高压静电下驻极而成的非织造布,可吸附、阻挡烟雾极细小粒子通过,起到滤烟作用,其材料特性为:纤维直径<4μm、分布均匀、多孔微孔、网状结构、致密性好、厚度=0.28mm、平整、手感柔软、阻力小、静电效应可长期保持、过滤效率稳定;脱脂棉纱布3-3具有吸汗能力。本技术按照GB/T 2891~1995《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中的3.1面罩佩戴漏气系数的试验方法(油雾法)及3.7面罩吸气式阻力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其技术性能指标如下:(1)在林火烟雾中使用时间大于15分钟,兼有眼睛防烟功能;(2)防烟效率≥98%;(3)呼吸阻力≤9Pa;(4)面罩耐热性>200℃;(5)氧指数≥35%;(6)透光率(510mm)>45%;(7)剥离强度>1.91N/cm;(8)重量<35g。本技术能够保护森林扑火人员在烟雾中呼吸到净化后的空气,保护头部免于烧伤,并能看清方向迅速逃生,日常生活中如果有火灾发生,也可以佩带本技术的森林消防人员防烟逃生面罩,以减少人员伤亡。本技术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携带使用方便、过滤效率高、呼吸阻力低、致密性好、佩带安全可靠的优点。表1外观剥离强度透明度耐热性氧指数金黄色、平整、光滑、透明≥1.96N/cm(510mm下)>45%≥200℃≥35%-->表2  序号           油雾透过系数(%)        阻力  防烟效率  (%)油雾浓度(mg/m3)气流比速(L/min)  透过系数  (%)空气流量(L/min)   阻力值   (Pa)    1    2500    30    1.0    30    8.8    99.0    2    2500    30    0.8    30    8.4    99.2    3    2500    30    1.4    30    7.5    98.6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包括套于人体头部并由耐高温阻燃材料制成的透明罩体1和固定在罩体1正面下半部的滤烟层3,罩体1开口处设有两个自锁式收带口2,收带口2内部穿有抽带2-1,滤烟层3由外向内依次由阻燃布3-1、超细纤维过滤布3-2和脱脂棉纱布3-3三层重叠而成,构成罩体1内外空气进出的唯一通道。所述滤烟层3为长方形;滤烟层3的面积为180mm×140mm。使用时,将森林消防人员防烟逃生面罩套在头上,嘴、鼻对着过滤层3;将衣领竖起,最好在脖颈上系一条毛巾,收带口2系在外侧;两手由脖后向两侧抽拉抽带2-1、扎紧,撤离现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森林消防人员防烟逃生面罩,它包括套于人体头部并由耐高温阻燃材料制成的透明罩体(1)和固定在罩体(1)正面下半部的滤烟层(3),其特征在于罩体(1)的开口处还设有至少一个自锁式收带口(2),收带口(2)内部穿有抽带(2-1),滤烟层(3)由外向内依次由阻燃布(3-1)、超细纤维过滤布(3-2)和脱脂棉纱布(3-3)三层重叠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森林消防人员防烟逃生面罩,它包括套于人体头部并由耐高温阻燃材料制成的透明罩体(1)和固定在罩体(1)正面下半部的滤烟层(3),其特征在于罩体(1)的开口处还设有至少一个自锁式收带口(2),收带口(2)内部穿有抽带(2-1),滤烟层(3)由外向内依次由阻燃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文姚庆学王志成杜嘉林顾香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