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极距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779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极距电解槽,包括槽体和槽盖,槽体内设置有一用于将槽体分隔为阴极室和阳极室的离子膜,阴极室和所述阳极室内布置有阴极和阳极,阴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集电板层、弹性网层、阴极网层、阴极活性涂层,且阴极活性涂层贴合于所述离子膜设置;盖体上设置有左出气口和右出气口,槽体的底部设置有左进液口和右进液口,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左出液口和右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阴极设置为依次层叠集电板层、弹性网层、阴极网层、阴极活性涂层,使得阴极与阳极的距离为离子膜的厚度,同时提高了电流效率,减缓了电解槽内组件腐蚀的速度,延长了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解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零极距电解槽
技术介绍
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槽作为当今最先进的电解制碱生产装置,其优异的性能已经得到了氯碱行业的充分认可。但是面对能源日益紧缺、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强环保管理和提高节能要求的形势,氯碱行业不得不对电解槽的节能性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而电解槽节能降耗的途径主要集中在电解槽结构、电极涂层性能的改进方面。其中缩小电极距离、提高电极性能成了当前能够大幅度降低槽电压,从而降低电解能耗的唯一途径。目前,已经出现了零极距电解槽,其虽然一定程度降低了能耗,但是其电解过程中易导致电解槽内各组件的腐蚀加速,例如阳极腐蚀严重,从而导致经常性的更换电解槽组件,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极距电解槽,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解槽易内组件腐蚀快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零极距电解槽,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内设置有一用于将所述槽体分隔为阴极室和阳极室的离子膜,所述阴极室和所述阳极室内分别布置有均贴合所述离子膜设置的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集电板层、弹性网层、阴极网层、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极距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内设置有一用于将所述槽体分隔为阴极室和阳极室的离子膜,所述阴极室和所述阳极室内分别布置有均贴合所述离子膜设置的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集电板层、弹性网层、阴极网层、阴极活性涂层,且所述阴极活性涂层贴合于所述离子膜设置;所述槽盖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阴极室和所述阳极室连通的左出气口和右出气口,所述槽体的底部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阴极室和所述阳极室连通的左进液口和右进液口,所述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阴极室和所述阳极室连通的左出液口和右出液口;其中,所述集电板层为镍网,所述弹性网层为横截面呈波浪形的镍丝编织网,所述阴极网层由直径为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极距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内设置有一用于将所述槽体分隔为阴极室和阳极室的离子膜,所述阴极室和所述阳极室内分别布置有均贴合所述离子膜设置的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集电板层、弹性网层、阴极网层、阴极活性涂层,且所述阴极活性涂层贴合于所述离子膜设置;所述槽盖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阴极室和所述阳极室连通的左出气口和右出气口,所述槽体的底部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阴极室和所述阳极室连通的左进液口和右进液口,所述槽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兵赵驰峰路松角梁寅祥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