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仲儒专利>正文

可换接压缩氧呼吸防护自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74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袖珍型保护人身安全的可换接压缩氧的呼吸防护自救器,属矿井或隧道中或其自身安全救护装置,主要用于工作场所,特别是矿井发生毒性或窒息灾害时,在场人员迅速佩带脱险。它主要由气瓶组、呼吸袋、吸收器组成,优点是:供氧量由呼吸自动调节、结构简单、比化学氧自救器及现有压缩氧自救器具有贮存时间长、易维护、便于携带、易操作、成本低,特别是采用装配式结构,可更换吸收器和压缩氧气瓶,不断地延长自救时间,有较强的适应性。(*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施用新型涉及一种袖珍型,保护人体自身安全的个体呼吸保护器,属矿井或遂道中或其自身的安全救护装置,主要用于工作场所发生毒性或窒息灾害时,在场人员迅速佩戴脱险。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自救器,按原理可分为过滤式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存在着长期存放问题难以解决,过滤式自救器存在使用范围、性能的局限性,目前已被逐渐淘汰。压缩氧自救器如德国有OXY-SR-45,重2.3kg,使用时间45mln;日本TS式M-200型自救器重3.1kg,使用时间20mln;我国现有的AYG-45型自救器与德国产品相似,目前压缩氧自救器基本上就是一台小型的工作呼吸器,一般具有减压器、自动补给装置,手动补给装置,定量伐和自动排气等一系列调节机构,其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成本高,且比较笨重,不适于携带,由于事故不是经常发生,一般将自救器存放在附近某一固定地点,事故出现后往往手忙脚乱,不能快速佩戴自救逃离,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事故,本人在先专利CN90215199.1,虽能解决上述问题,但与其他自救器一样防护时间仅几十分钟,如不能及时脱离现场,需延长防护时间情况下,就难以实现自救。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反复换接吸收器和压缩氧气的呼吸护防自救器,该自救器能安全、快速更换过滤吸收器和氧源,便于携带、贮存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适用广泛、延长防护自救时间。本技术是采用如下结构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换接压缩氧呼吸防护自救器,它主要由气瓶组、呼吸袋、吸收器组成,其结构特征是:气瓶组与吸收器联接,气瓶气嘴通入吸收罐,吸收器由吸收罐、吸收剂、装配口组成,呼吸袋由呼吸口嘴、内气袋、外气袋、气袋装-->配口组成,呼吸袋与吸收器通过气袋装配口和吸收器的装配口相配装联接。气袋装配口由内盖板、弹簧、挡套、外盖板、密封垫组成,装配状态下呼吸袋的气路与吸收器气路对应相通;在未装配状态下,气袋装配口的弹簧把内盖板、外盖板压挡在呼吸袋进出气路口上,与环境气体隔绝。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1)供氧量由呼吸自动调节,没有化学氧自救器的生氧量较难控制的缺点;2)比化学自救器贮存时间长,且容易检修、维护;3)取消了现有压缩氧自救器的自动补给阀、定量供氧、自动排气等机构,本技术生产容易,成本低于现有产品;4)本技术构造简单、使用灵活方便,易掌握方法,能迅速佩戴自救,或随身携带;5)由取消了定量供氧,耗氧量由呼吸调节,CO2等废气由吸收剂吸收,因此氧的利用率有所提高;6)本技术的吸收器和气瓶组可更换,且更换时不受环境气体影响,比原有的自救器有更大的灵活性、安全性。附图及附图说明:图1.可换接压缩氧呼吸防护自救器结构示意图;图2.可换接压缩氧呼吸防护自救器在换接时取下吸收器和气瓶组部分时,呼吸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用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气瓶组由氧气瓶(16)、开关(10)、压力表(11)、气嘴(9)组成;吸收器由吸收罐(15)、吸收剂(8)、装配口(7)组成;气瓶组与吸收器相固接,气嘴(9)通入吸收罐(15)内;呼吸袋由呼吸口嘴、内气袋(13)、外气袋(12)、气袋装配口组成,呼吸口嘴由牙垫(1)、呼气阀(3)、吸气阀(4)、口片(14)组成,气袋装配口由内盖板(17)、弹簧(18)、挡套(19)、外盖板(20)、密封垫(21)组成,呼吸袋通过气袋装配口与吸收器装配口(7)配装联接成一台呼吸自救器。该自救器的结构及工作状态的自救器原理如图1所示,佩戴者咬住口片(14),其边沿置于唇(5)和牙(6)之间,咬紧牙垫(1)并用鼻夹夹紧鼻子(图中没示出),用嘴呼吸,同时打开氧气瓶(16)上设的开关(10),氧-->气通过气嘴(9)进入吸收罐(15)和外气袋(12)等整个系统。呼气时,气流由牙垫(1)间隙沿方向a冲开呼气阀(3)进入内气袋(13)再进入吸收罐(15)滤去呼出的CO2后进入外袋(12),气流的流通回路由内、外盖板(17)、(20)吸收罐上设置的挡板及开口构成,此时挡套(19)和密封垫(21)被压在吸收罐(15)的挡板面上保证了系统与外界隔离。吸气时气流沿方向b打开吸气阀(4)进入口腔和气管(2),如此完成一个呼吸周期。当吸收罐(15)的吸收剂(8)和氧气瓶(16)提供的氧气用尽时(压力表指示),自救器即失去防护作用,如此时尚未撤出灾区,应当更换,换接过程是:首先将呼吸袋组(包括12、13、17、18、19、20、21、1、3、4、等组合)与吸收器及气瓶组(包括7、15、8、9、10、11、16等组合)分离。用手握虚线所示部分d绕轴线O-O′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将呼吸袋组与吸收器分开,呼吸袋d部变成图2所示状态,上部仍保持在嘴中,分离下来的吸收器即可抛弃,取一台备用的自救器按上述方式分离,抛弃呼吸袋组将吸收器和气瓶组与原呼吸袋配装,绕O-O′反向转动装配,即可完成换接操作,原呼吸袋组与新接上的吸收器和气瓶组又构成一台新的自救器,这个过程可以不断进行,因此只要储备足够的备用自救器,防护时间就可不断延长。当呼吸袋组与吸收器分离时,保持于原呼吸袋组中的余气仍可供人作短暂呼吸,为人进行换接操作争取一些时间,当扭转呼吸袋组下部d与吸收器脱离的瞬间(如图2所示),由弹簧(18)的作用推动内、外盖板(17)和(20)压在挡套(19)上,与外界隔离,呼吸气流按图示a的方向流动,此时的呼吸虽然不能滤除CO2,但因时间短,不致造成危害,也不会受外界气体的污染,达到自救防护的目的。实施例二:本技术的自救器的气瓶组与吸收器的联接采用扣接方式,呼吸袋与吸收器的配装可采用扣接方式,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本技术的自救器的气瓶与吸收器的联接采用捆结方式,呼吸袋与吸收器的配装采用卡接方式,其余与实施便例一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换接压缩氧呼吸防护自救器,它主要由气瓶组、呼吸袋、吸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气瓶组与吸收器联接,气瓶气嘴通入吸收罐,吸收器由吸收罐、吸收剂、装配口组成,呼吸袋由呼吸口嘴、内气袋、外气袋、气袋装配口组成,呼吸袋与吸收器通过气袋装配口和吸收器的装配口相配装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换接压缩氧呼吸防护自救器,它主要由气瓶组、呼吸袋、吸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气瓶组与吸收器联接,气瓶气嘴通入吸收罐,吸收器由吸收罐、吸收剂、装配口组成,呼吸袋由呼吸口嘴、内气袋、外气袋、气袋装配口组成,呼吸袋与吸收器通过气袋装配口和吸收器的装配口相配装联接。2、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救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仲儒
申请(专利权)人:姜仲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