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电压故障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280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电压故障的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高压继电器、开关模块及电池控制器。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电池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相连。所述高压继电器的输入端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所述高压继电器的输出端作为负极输出端,所述电池包的正极作为正极输出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相连。在电池控制器输出低电平或电压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开关模块驱动所述高压继电器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电压故障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能源朝着新能源方向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电动汽车中,电池包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是整车性能优劣表现的最重要内容,在电池包控制系统中,在电池包出现电压过高或过低故障时,常由电池控制器通过软件控制高压供电继电器的关断,而当电池控制器的软件控制失效时,整车可能将无法对高压继电器进行切断处理,从而会造成整车的严重故障,直到整车的零部件损坏或者发生高压安全事故。尽管可采用2个控制装置分别控制正负高压供电继电器,如中国专利申请“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继电器的控制装置和方法(申请号:201410677767.8)”采用的技术方案,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控制装置发生故障造成高压供电继电器无法及时关断的问题,使动力电池继续给电动汽车供电,导致车辆失控,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电压故障的控制电路,解决电池包电压故障时高压继电器的控制装置失效导致车辆失控的问题,实现当电池包输出电压过高或过低时,高压继电器的智能关断。为实现以下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电压故障的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高压继电器、开关模块及电池控制器;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电池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相连;所述高压继电器的输入端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所述高压继电器的输出端作为负极输出端,所述电池包的正极作为正极输出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池包的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大于或低于设定阈值时,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在所述电池控制器输出低电平或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开关模块驱动所述高压继电器断开。优选的,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出接线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优选的,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入接线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P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优选的,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入接线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出接线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二P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六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六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六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八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七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七N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优选的,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压隔离单元、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一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第四二极管及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所
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分压器的输入端接基准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电压隔离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电压隔离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池包输出的电压进行分压;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用于对所述基准电压进行分压;所述电压隔离单元用于隔离输入输出的电压,并把高压信号转为低压信号输出。优选的,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及第十二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优选的,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及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
述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优选的,所述电压隔离单元包括: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及隔离芯片;所述隔离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隔离芯片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压隔离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电压隔离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相连。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电压故障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检测电路、高压继电器、开关模块及电池控制器;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电池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相连;所述高压继电器的输入端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所述高压继电器的输出端作为负极输出端,所述电池包的正极作为正极输出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池包的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大于或低于设定阈值时,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在所述电池控制器输出低电平或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开关模块驱动所述高压继电器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电压故障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检测电路、高压继电器、开关模块及电池控制器;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电池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相连;所述高压继电器的输入端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所述高压继电器的输出端作为负极输出端,所述电池包的正极作为正极输出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池包的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大于或低于设定阈值时,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在所述电池控制器输出低电平或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开关模块驱动所述高压继电器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包电压故障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出接线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包电压故障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入接线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P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三电阻、第四电
\t阻、第五电阻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包电压故障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入接线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高压继电器控制端的输出接线端相连,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二P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六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六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更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