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太宪专利>正文

用于口罩的强效呼吸过滤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多功能口罩技术

技术编号:1368983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口罩的强效呼吸过滤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多功能口罩。为解决现有口罩呼吸阻力大,过滤能力弱的问题,其包括过滤层、系带,所述过滤层由外侧均匀过滤层、内侧均匀过滤层、以及位于两过滤层之间的调节物组成,调节物为用于增加过滤层的有效过滤面积的可调换式立体网或可变式支架;内过滤层的开孔上装有位于嘴和鼻孔外周的用于使外周边缘贴紧脸面的导圈或用于使外周边缘贴紧脸面和为嘴提供活动空间的封闭式导圈。因此,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效过滤面积大,过滤能力强,呼吸阻力小,防传染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成本低,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口罩的强效呼吸过滤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多功能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人体呼吸的空气过滤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口罩的强效呼吸过滤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多功能口罩。
技术介绍
以往普通口罩以下简称“普通”型口罩,是采用纱布等做过滤材料,以下简称“软”材料。N95型等口罩是凸面型口罩,以下简称“凸面”型口罩是采用活性碳等相对比较硬的材料做过滤层,以下简称“硬”材料。口罩选用什么样的过滤材料(材质、结构、形状、密度、厚度吸附能力等)是这个口罩过滤性能的重要因素。戴口罩时吸气速度对过滤层产生的压强大小对过滤效果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再是有效防止吸气不通过过滤直接进入口中的封闭性能问题,以下简称“封闭性能”。这三点决定口罩的(物理)过滤性能及效果。人的肺吸气量是基本确定的。戴口罩吸气时,气流对口罩所产生的压强与这个口罩的有效过滤面积大小成反比,此压强越大越容易把病菌病毒等吸入肺里,此压强越小越不易吸进病菌病毒等。烟尘多的北方,冬天戴白色的口罩时,人们能看到鼻孔外侧的口罩面上有二处变黑了,这“二处”是这个口罩(不管口罩有多大)的有效过滤面积,这面积约3cm2。如果口罩戴紧了,这面积还会缩小,口罩戴松了,越从口罩旁边(主要指鼻子两侧上部)吸进病菌病毒等病源物。因此,呼吸阻力与过滤性能在现有口罩中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即如果要减小呼吸阻力就会相应降低过滤性能,如果要提高过滤能力就会相应增大过滤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呼吸阻力小,且过滤能力强的用于口罩的强效呼吸过滤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应用该方法的多功能口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用于口罩的强效呼吸过滤方法是通过透气的调节物支撑过滤层的方式来增加过滤层的有效过滤面积。如此设计,与透气的调节物接触的过滤层都-->能成为有效过滤面,从而能通过大大增加过滤面积来减小呼吸阻力和提高过滤能力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应用该方法的多功能口罩包括过滤层、系带,所述过滤层由外侧均匀过滤层、内侧均匀过滤层、以及位于两过滤层之间的透气的调节物组成,调节物为用于增加过滤层的有效过滤面积的可调换式立体网或可变式支架。调节物也可称为支撑物。多孔立体网架对过滤层的支撑效果更好。其过滤层既可以是活性碳式,也可以是普通织物式。如此设计,口罩的有效过滤面积就会大大增加,即不仅仅是鼻孔和嘴相对应的部分,而是支撑物所支撑的罩面面积。与现有口罩相比其有效过滤面积大大增加,透气通道大大增多,在相对增强过滤性能时,呼吸阻力不会增大。作为优化,内过滤层的开孔上装有位于嘴和鼻孔外周的用于使外周边缘贴紧脸面的导圈或用于使外周边缘贴紧脸面和为嘴提供活动空间的封闭式导圈。前者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后者则安全性更强和更便于增设各种功能性部件。其也可以是包括过滤层、封闭压圈或压条、系带,所述的过滤层分外侧(均匀)过滤层和内侧(均匀)过滤层,这二层之间的边缘是连着的一体,这二层间有调节物,内侧(均匀)过滤层上有“导圈”、“导圈”上也有接口的,接口连通“器”,内侧过滤层也有连“罩”的、外侧(均匀)过滤层上也有呼气阀或呼气口的。过滤层、封闭压圈或压条、系带,所述的过滤层分外侧(均匀)过滤层和内侧(均匀)过滤层,这二层之间的边缘是连着的一体,这二层间有调节物,内侧(均匀)过滤层上有“导圈”、“导圈”上也有接口的,接口连通“器”,内侧过滤层也有连“罩”的、外侧(均匀)过滤层上也有呼气阀或呼气口的。所述的外侧(均匀)过滤层和内侧(均匀)过滤层可做很大,根据需要可做需要那么大,也可把部分面做成不过滤层面来做成有选择呼吸空气方向面的“口罩”,也可把内侧过滤层用保暖材料做成保暖性“口罩”,也可用防辐射材料做防辐射性“口罩”,也可连“罩”。外侧均匀过滤层和内侧均匀过滤层;离鼻孔越是近处越加厚或越加密,越是远处越相反之。外侧均匀过滤层和内侧均匀过滤层;离鼻孔越是近处越加厚或越加密,越是远处越相反之。所述的“导圈”、外侧均匀过滤层、内侧均匀过滤层、调节物来组成扩大有效均匀过滤面积的方法,也是扩大过滤能力的方法。所述的外侧均匀过滤层、内侧均匀过滤层,根据用途和需要针对选用有效均匀过滤面积或过滤材料及其它辅助材料是针对的日常用、医用、防“非典”用、防禽流感用、防砂尘暴用,选择方向面用、消防用、防毒用、耳朵取暖用、保暖防冻防霜用,寒冷地区睡觉等用“口罩”。所述的外侧均匀过滤层也有呼气阀或呼气口的,呼气阀或呼气口是在不封闭式“导圈”上的外侧过滤层上,呼气阀口或呼气-->口朝向耳朵,热气吹向耳朵取暖。所述的“导圈”上也有接口的,接口连“器”的是外侧均匀过滤层呼气阀口上的接口,接口连接利用废气的装置,如:消毒器等。所述内侧过滤层也有连“罩”的,如“睡罩”、衣服“罩”等。作为优化,用于使外周边缘贴紧脸面和为嘴提供活动空间的封闭式导圈优选半球壳形,该导圈的顶部装有通向外部的单向止逆式呼气阀,该导圈的侧壁装有两个相对的通向调节物的带推拉杆的单向止逆式吸气阀。通向外部的单向止逆式呼气阀用于向外呼出污气可减小呼所阻力,当然其还可用于连接其它污气处理设备或专用管道。带推拉杆的单向止逆式吸气阀可用于打开和关闭口罩的过滤功能。口罩的有效过滤面积和口罩的“封闭性能”,在口罩内专利技术设有“导圈”可成倍扩大口罩的有效过滤面积,也就是成倍提高过滤能力,是戴一个“导圈”型口罩可顶戴几十个或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甚至更多个“凸面”型口罩或“普通”型口罩。在实用的前题下,“导圈”型口罩不管有多大,只要保障“导圈”的封闭性能和能使(尽量使呼吸空气畅通到)过滤层的每个部位的吸气压强相对一样,这个口罩的面积就是有效过滤面积。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例选了30cm×15cm的以往大号“普通”型口罩做比较。同等大小的“导圈”型口罩有效过滤面积是30cm×15cm(外侧过滤层面积)+30cm×15cm(内侧过滤层面积)-10cm×5cm(“导圈”所占的面积)=850cm2。这个数据,现有技术做不到,“导圈”型口罩还可超过这个数据很多。850cm2÷3cm2≈283倍,这是戴“导圈”型口罩与戴“普通”型口罩时的有效过滤面积比,也是吸气对口罩产生的压强的比283∶1,也就是说戴“导圈”型口罩比戴“普通”型口罩防“非典”等能力强283倍。同时戴“导圈”型口罩呼吸时的阻力比戴“普通”型口罩时的呼吸阻力小了283倍。把“导圈”型口罩用同样过滤效果的材料加厚(或加密)的方式,使单位面积阻力达到戴“普通”型口罩时的阻力程度时,是283倍×283倍=80089倍,是“导圈”型口罩比“普通”型口罩防“非典”等能力(不计“普通”型口罩的“封闭性能”劣的问题的情况下)强8万多倍。(应选用适合的高密度的过滤材料来达到这个数据,不然太厚了。)若16层纱布的口罩有0.5cm厚的话0.5cm×80000(倍)=400米(厚纱布);16层纱布的“导圈”型口罩顶400米厚纱布的普通型口罩,假如16层纱布的“普通”型口罩在“非典”区域戴4小时可安全的话,16层的“导圈”型口罩戴用(4小时×80000(倍)=320000小时,320000小时÷24小时≈13333天,13333天÷365天/年≈36.5年),36年半可安全。这就说“导圈”型口罩外已有“非典”吸到口中需经36年半,这期间“非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口罩的强效呼吸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透气的调节物支撑过滤层的方式来增加过滤层的有效过滤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3-6-6 03265028.01、一种用于口罩的强效呼吸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透气的调节物支撑过滤层的方式来增加过滤层的有效过滤面积。2、用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多功能各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层、系带,所述过滤层由外侧均匀过滤层、内侧均匀过滤层、以及位于两过滤层之间的调节物组成,调节物为用于增加过滤层的有效过滤面积的可调换式立体网或可变式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内过滤层的开孔上装有位于嘴和鼻孔外周的用于使外周边缘贴紧脸面的导圈或用于使外周边缘贴紧脸面和为嘴提供活动空间的封闭式导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用于使外周边缘贴紧脸面和为嘴提供活动空间的封闭式导圈优选半球壳形,该导圈的顶部装有通向外部的单向止逆式呼气阀,该导圈的侧壁装有两个相对的通向调节物的带推拉杆的单向止逆式吸气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用于使外周边缘贴紧脸面的导圈为环形或和外侧均匀过滤层上装有单向止逆式呼气阀。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导圈上优选装有通向外部的带阀门的氧气管道。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功能口罩,其特征在于单向止逆式呼吸阀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太宪
申请(专利权)人:张太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