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895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一块整体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各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并且根据产生电容值变化的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的位置确定触控位置。该触控显示面板在保证面板轻薄化的同时能够实现多点触控,并且能够检测触控压力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控显示面板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触控显示面板根据感应技术不同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音波式四种,目前主流的触控技术为电容式。然而,现有的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不能较好将普通触控和压力触控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对于已知的自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虽然其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它无法准确检测触控压力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无法准确检测触控压力的问题,从而较好地实现普通触控和压力触控的结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一块整体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
的各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并且根据产生电容值变化的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的位置确定触控位置。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单元,并且所述检测单元还被配置为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各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的大小,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第一触控电极与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的大小确定施加给触控显示面板的压力的大小以控制触控显示面板执行不同的操作。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当第一触控电极与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小于第一预设值时,使得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执行第一操作;和/或当第一触控电极与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大于第一预设值并且小于第二预设值时,使得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执行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的第二操作;和/或当第一触控电极与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使得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执行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和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三操作。其中,第二触控子电极同时用作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并且每一个第二触控子电极包括至少一个子公共电极,每一个第二触控子电极内的所述子公共电极连接在一起,相邻的第二触控子电极内的子公共电极相互独立并分别通过引线与外部芯片连接。其中,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同时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或者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同时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的第二触控电极和用于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的检测单元;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输入波形信号至第二触控电极,以对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检测单元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各个第二触控子
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根据产生电容值变化的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的位置确定触控位置。其中,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单元同时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根据产生电容值变化的多个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的位置确定多个触控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单元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各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的大小;当所述电容值变化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触控显示面板执行第一操作;当所述电容值变化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触控显示面板执行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的第二操作。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电容值变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触控显示面板执行不同于所述第一操作和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三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第二操作和所述第三操作分别为从单击操作、弹出菜单的操作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操作中选择的一个操作。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使用设置在阵列基板上的布置成阵列的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能够基于电容值变化准确地确定触控位置,从而实现多点触控。并且阵列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可以兼作该第二触控子电极,无需设置单独的第二触控子电极,可以进一步减小面板的厚度,从而能够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进一步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能够根据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电容值变化的大小确定触控压力的大小,并且能够基于不同大小的触控压力实现不同的操作。因此,本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包装面
板轻薄化的同时能够实现多点触控,并且能够准确检测触控压力大小。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A)-2(C)是根据本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子电极的接线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兼用作公共电极的第二触控子电极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图5(A)-(B)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示意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分时触控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8(A)-(D)是电容检测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
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根据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一块整体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各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并且根据产生电容值变化的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的位置确定触控位置。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图1中未示出)、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触控电极102、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触控电极101、检测单元10和控制单元20。其中,第一触控电极102是一块整体的第一触控电极,其可以接地或连接至恒定电压,第二触控电极101由呈矩阵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103组成,其中,每一个第二触控子电极103可以为矩形的块状单元。检测单元10连接至第二触控电极101的各个第二触控子电极103,用于检测第一触控电极102与第二触控电极101的各个第二触控子电极103之间的电容值变化,具体的检测方法将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一块整体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各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并且根据产生电容值变化的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的位置确定触控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一块整体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各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并且根据产生电容值变化的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的位置确定触控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单元,并且所述检测单元还被配置为检测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各个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的大小,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第一触控电极与对应的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变化的大小确定施加给触控显示面板的压力的大小以控制触控显示面板执行不同的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当第一触控电极与对应的第二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强赵家阳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