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中空管的鼻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885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中空管的鼻罩,包含:一鼻罩,该鼻罩系置于鼻腔内,且该鼻罩实质上与鼻腔密合;一中空管,该中空管系置于鼻腔的下鼻甲道内;及一衔接装置,该衔接装置系用以该鼻罩和该中空管之间连接,其中该中空管具有一折管,该折管具有多个折带包及压折连接圈,而该折管为可弯折的管体,以可调整角度,且该压折连接圈系用以连接该折带包与折带包之间,组合成该折管,以调节所需的长度,而使于使用者配戴时可调节长度及调节角度至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中空管的鼻罩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于一种具中空管的鼻罩,尤指一种折式中空管的鼻罩,可调整中空管的长度及角度,以使使用者于配戴时可调节长度及调节角度至舒适度。
技术介绍
现今因人口增加、汽机车、工厂、发电厂及废物的处理等等,均为排放大量废气及微尘,而水泥厂与建筑地也会令尘飞扬,而使空气污染相当严重,所以一般于外出时多为配戴口罩,以阻隔脏空气,但因传统的口罩于配戴时,需将口鼻摀住,造成使用者诸多不便,故为改善此不便,公知的公告第469833号的台湾专利案,揭示一种塞入式空气滤清鼻罩,该塞入式空气滤清鼻罩,包含有一鼻罩本体各二片活性碳片:一鼻罩本体系有一对塞套的各大径端,以连接横条一体连接而成,且此一对塞套内分别有入孔,此鼻罩本体为软式设计可塞入于各种鼻型内,且与各种鼻型做紧密配合;二片活性碳片黏贴放于空气吸入孔上,可过滤由空气吸入孔近人体的空气,进而呼吸的过滤后的新鲜空气。而于医疗上,则因各种鼻部的病变,需实施鼻部手术,而于手术后,可于鼻罩的后端加装一中空管,该中空管于外部包里纱布后置于患者鼻腔内则可作为鼻部手术后的止血管,且该中空管系置于鼻腔的下鼻甲道,以撑起肥厚下垂的鼻甲,避免因鼻甲肥厚下垂所造成呼吸堵塞现象,以预防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症(睡眠猝死症)及睡眠打鼾等;而其最普遍的功能为防止鼻塞。然而,上述公知的技术虽以塞入式鼻罩改善传统口罩的不便之处,但公知的鼻罩与鼻筒的外观设计均为平滑的表面,于配戴使用时,该鼻罩与鼻筒的平滑表面无法完全与鼻腔内结构紧密贴合且容易脱落;另于鼻罩后端加装一中空管虽可解除鼻塞的痛苦、预防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症、睡眠打鼾及可作为手术止血管等,但公知的中空管多为制式的直筒中空管,于使用时不能调节长度且不能调整角度为其缺点。有鉴于公知鼻罩于使用时无法与鼻腔紧密贴合容易脱落及公知中空管于使用时不能调节长度且不能调整角度之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中空管的鼻罩,藉由设计符合鼻腔内结构的鼻罩主体,于使用时该鼻罩主体可贴合稳固于鼻腔内,以使不易滑动脱落,且舒适度较公知平滑表面的鼻罩及鼻筒要高,并可藉由于鼻罩的后端连接一折式中空管,可调整中空管的长度及角度,以使使用者于配戴时可调节长度及调节角度至舒适度,以达到保健及医疗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舒适度的具中空管的鼻罩,藉由于鼻罩的后端连接一折式中空管,可调整中空管的长度及角度(如用于鼻塞患者使用时,仅须一小段中空管以打通阻塞之处,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以使使用者于配戴时可调节长度及调节角度至舒适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中空管的鼻罩,藉由于中空管内设置线流板,以使通气管道内产生线流现象,以利吸、吐气时更加顺畅。本专利技术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具中空管的鼻罩,藉由于鼻罩的后端连接一折式中空管,可调整中空管的长度及角度,使使用者于配戴时可调节长度及调节角度至舒适程度,且于中空管内设置线流板,以使通气管道内产生线流现象,以达到保健及医疗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中空管的鼻罩,包含:一鼻罩,系置于鼻腔内,且该鼻罩实质上与鼻腔密合;一中空管,系置于鼻腔的下鼻甲道内;其中:该中空管为可为一折管,如为一折管时,该折管具有多个折带包及压折连接圈,该折带包与折带包之间藉由该压折连接圈连接。上述之鼻罩至少具有一鼻罩主体,但以含二鼻罩主体为较佳,以进一步包含一连接部,用以连接该二鼻罩主体为更佳。上述之连接部为一弹性软质材料。-->上述之鼻罩进一步设有一通气孔,该通气孔系为置于该鼻罩主体的上端。上述之鼻罩主体及中空管为一弹性软质材料。上述之弹性软质材料为硅胶、TPU、TPR或具有吸水性的高分子材料。上述的鼻罩主体可进一步包含一个防脱装置,该防脱装置可为鼻孔外缘卡槽、鼻中软骨卡槽、鼻翼凹槽、鼻翼卡槽或鼻翼背侧凸部。上述之鼻罩主体可进一步包含多个防脱装置,该等防脱装置可为鼻孔外缘卡槽、鼻中软骨卡槽、鼻翼凹槽、鼻翼卡槽或鼻翼背侧凸部。上述之鼻罩主体可为半罩式结构。上述之中空管之内外管壁上涂布吸水性高分子材质,以降低中空管对鼻部的刺激性。上述的吸水性高分子材质为水凝胶(Hydrogel)。上述的折带包的表面以平滑表面为较佳。上述的衔接装置的两端各设有一衔接管夹及接管夹片。本专利技术的中空管,包含:一折管,该折管设有多个折带包及压折连结圈;及一圆弧尾管,该圆弧尾管系与该折管的尾端连接;其中:该折管为可弯折的管体,且该压折连接圈系用以连接该折带包与折带包之间,组合成该折管,以调节所需的长度。上述的中空管可进一步包含一或多个折管,并于折管与折管间进一步包含一衔接管,用以连接相邻的折管,以调节所需的长度。上述的折带包的表面为平滑表面。上述的衔接管设有一接管夹及接管夹片,该接管夹及接管夹片系用以与该折带包衔接。上述的衔接管可进一步设有至少一线流板。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种具中空管的鼻罩,包含:一鼻罩,系置于鼻腔内,且该鼻罩实质上与鼻腔密合;及一中空管,系置于鼻腔的下鼻甲道内;其中:-->该中空管可以为一折管,如为一折管时,该折管具有多个折带包及压折连接圈,该折带包与折带包之间藉由该压折连接圈连接。在所述的具中空管的鼻罩中,该鼻罩具有二鼻罩主体。所述鼻罩进一步包含一连接部,该连接部用以连接两鼻罩主体。所述连接部为一弹性软质材料。所述鼻罩主体及中空管为一弹性软质材料。所述弹性软质材料为硅胶、TPU、TPR或具有吸水性的高分子材料。所述鼻罩进一步设有一通孔,该通孔系置于鼻罩主体的上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中空管,包含:一折管,该折管设有多个折带包及压折连结圈;及一圆弧尾管,该圆弧尾管系与该折管的尾端连接;其中:该折管为可弯折的管体,且该压折连接圈系用以连接该折带包与折带包之间,组合成该折管,以调节所需的长度。所述中空管进一步包含一个或多个折管,并于折管与折管间进一步包含一衔接管,用以连接相邻的折管。在所述中空管中,该折带包的表面为平滑表面,且可将微米或纳米型的无线通讯传输、机电感检测或释药等系统装设于该折带包。附图说明图1系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具中空管的鼻罩的侧视图。图2系显示本专利技术鼻罩的前侧视图。图3系显示本专利技术中空管的侧视结构图。图4系显示本专利技术衔接装置的侧视结构图。图5系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具中空管的鼻罩的侧视图。图6系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具中空管的鼻罩的侧视图。图7系显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具体实施例的具中空管的鼻罩的侧视图。图8系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五具体实施例的具中空管的鼻罩的侧视图。图9系显示本专利技术第六具体实施例的具中空管的鼻罩的侧视图。图10系显示本专利技术中空管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具中空管的鼻罩1---鼻罩2---中空管3---衔接装置4---通气孔5---半罩式鼻罩10---鼻罩主体11---开口端12---通孔端13---连接部14---鼻翼突出部15---鼻中软骨卡槽16---鼻孔外缘卡槽17---鼻翼凹槽18---鼻翼卡槽19---鼻翼背侧凸部20---折管21---折带包22---压折连接圈23---圆弧尾管24---尾段接管夹25---尾段接管夹片26---通孔27---第一折管28---第二折管29---衔接管30---衔接管夹31---接管夹片34---限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中空管的鼻罩,包含:一鼻罩,系置于鼻腔内,且该鼻罩实质上与鼻腔密合;及一中空管,系置于鼻腔的下鼻甲道内;其中:该中空管可以为一折管,如为一折管时,该折管具有多个折带包及压折连接圈,该折带包与折带包之间藉由该压折连接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中空管的鼻罩,包含:一鼻罩,系置于鼻腔内,且该鼻罩实质上与鼻腔密合;及一中空管,系置于鼻腔的下鼻甲道内;其中:该中空管可以为一折管,如为一折管时,该折管具有多个折带包及压折连接圈,该折带包与折带包之间藉由该压折连接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中空管的鼻罩,其中该鼻罩具有二鼻罩主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中空管的鼻罩,其中该鼻罩进一步包含一连接部,该连接部用以连接两鼻罩主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具中空管的鼻罩,其中该连接部为一弹性软质材料。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中空管的鼻罩,其中该鼻罩主体及中空管为一弹性软质材料。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具有中空管的鼻罩,其中该弹性软质材料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舜清
申请(专利权)人:智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