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638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包括位置相对设置的第一圆弧体和第二圆弧体,第一圆弧体和第二圆弧体的一端一体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套在患者头部的套环,第一圆弧体和第二圆弧体通过连接装置调整相邻端的距离,以调整套环的大小;第一圆弧体或第二圆弧体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超声探头的夹子,夹子与第一圆弧体或第二圆弧体间通过转向装置相连接,以使夹子可在水平面内360°旋转,并在竖直面内180°旋转。该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方便超声医生使用,减轻了其工作负荷及受检者的体力和心理负担,并容易使受检者处于放松休息状态,以稳定而准确的采集超声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当用超声方法评估脑血流调节功能时,需要长时间连续观测颅内特定血管(如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血流变化情况,这时通常需将彩色双功能微凸阵超声探头稳定地放置在受检者耳屏前方颞部区域(颞窗),并保持不动。目前采用的方式是由超声医生手持超声探头,这样在连续测量记录数据时,医生或者受检者轻微的晃动都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另外,长时间手持探头容易增加医生工作负担及受检者的心理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超声医生使用的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包括位置相对设置的第一圆弧体和第二圆弧体,第一圆弧体和第二圆弧体的一端一体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套在患者头部的套环,第一圆弧体和第二圆弧体通过连接装置调整相邻端的距离,以调整套环的大小;第一圆弧体或第二圆弧体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超声探头的夹子,夹子与第 一圆弧体或第二圆弧体间通过转向装置相连接,以使夹子可在水平面内360°旋转,并在竖直面内180°旋转。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由固定带形成的拱环,拱环设置于与套环所在平面相垂直的面内,第一圆弧体和第二圆弧体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与固定带的一端相连接,固定带用于套在患者的下颌处,以固定套环。进一步地,该夹子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后端通过第一螺钉相连接,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还连接有用于调整它们之间距离大小的调节装置。进一步地,该调节装置包括穿过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第二螺钉,第二螺钉上,且位于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间的部分套设有弹簧,第二螺钉的一端设置有蝴蝶螺母,蝴蝶螺母朝向第二螺钉内或者外旋转时,可调节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间的距离。进一步地,该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片,连接片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卡槽,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圆弧体或第二圆弧体上的凸棱,凸棱用于卡合于对应的卡槽内。进一步地,该转向装置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与第一圆弧体或第二圆弧体相连接,管体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夹子相连接。进一步地,该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防滑弹力保护层。进一步地,该套环内侧绕其一周设置有保护层。本技术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不需要超声医生一直拿着超声探头,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荷及受检者的体力和心理负担,容易使受检者处于放松休息状态。2.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 可靠性;3.转向装置带动夹子转动,可精确地调整夹子的位置,以使超声探头位于合适的位置。4.套环内侧有透气柔软吸汗保护层,增加了贴合舒适度,并还设置有用于套设在患者下颌的固定带,保证了套环的稳定性。5.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内侧设置有防滑橡胶弹力保护层,在夹持的时候,不会损坏超声探头,并防其滑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夹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圆弧体;2.第二圆弧体;3.套环4.夹子4-1.第一夹持体,4-2.第二夹持体,4-3.第二螺钉,4-4蝴蝶螺母,4-5弹簧;5.固定带;6.管体;7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位置相对设置的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的一端一体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7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套在患者头部的套环3,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通过连接装置7调整相邻端的距离,以调整套环3的大小;第一圆弧体1或第二圆弧体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超声探头的夹子4,夹子4与第一圆弧体1或第二圆弧体2间通过转向装置相连接,以使夹子4可在水平面内360°旋转,并在竖直面内180°旋转。还包括一由固定带5形成的拱环,拱环设置于与套环3所在平面相垂直的面内,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与固定带5的一端相连接,固定带5用于套在患者的下颌处,以固定套环3。如图2所示,夹子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夹持体4-1和第二夹持体4-2,所述第一夹持体4-1和第二夹持体4-2的后端通过第一螺钉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体4-1和第二夹持体4-2还连接有用于调整它们之间距离大小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穿过第一夹持体4-1和第二夹持体4-2的第二螺钉4-3,所述第二螺钉4-3上,且位于第一夹持体4-1和第二夹持体4-2间的部分套设有弹簧4-5,所述第二螺钉4-3的一端设置有蝴蝶螺母4-4,所述蝴蝶螺母4-4朝向第二螺钉4-3内或者外旋转时,可调节第一夹持体4-1和第二夹持体4-2间的距离。本技术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连接装置7包括一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卡槽,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圆弧体1或第二圆弧体2上的凸棱,所述凸棱用于卡合于对应的卡槽内。转向装置包括管体6,所述管体6的一端与第一圆弧体1或第二圆弧体2相连接,所述管体6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夹子4相连接。第一夹持体4-1和第二夹持体4-2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防滑弹力保护层,不会损坏超声探头。套环内侧绕其一周设置有保护层,套在患者头部时,增加与皮肤贴合的舒适度。本技术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使用时,将套环3套在患者的头部,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以调节套环3的大小,然后将固定带5套在患者的下颌,以固定套环3。然后调整夹子4的位置,以使超声探头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稳定、牢固,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荷及受检者的体力和心理负担,并容易使受检者处于放松休息的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相对设置的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所述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的一端一体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7)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套在患者头部的套环(3),所述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通过连接装置(7)调整相邻端的距离,以调整套环(3)的大小;所述第一圆弧体(1)或第二圆弧体(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超声探头的夹子(4),所述夹子(4)与第一圆弧体(1)或第二圆弧体(2)间通过转向装置相连接,以使所述夹子(4)可在水平面内360°旋转,并在竖直面内180°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相对设置的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所述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的一端一体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7)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套在患者头部的套环(3),所述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通过连接装置(7)调整相邻端的距离,以调整套环(3)的大小;所述第一圆弧体(1)或第二圆弧体(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超声探头的夹子(4),所述夹子(4)与第一圆弧体(1)或第二圆弧体(2)间通过转向装置相连接,以使所述夹子(4)可在水平面内360°旋转,并在竖直面内180°旋转。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由固定带(5)形成的拱环,所述拱环设置于与套环(3)所在平面相垂直的面内,所述第一圆弧体(1)和第二圆弧体(2)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与固定带(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带(5)用于套在患者的下颌处,以固定套环(3)。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头戴式经颅双功能超声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夹持体(4-1)和第二夹持体(4-2),所述第一夹持体(4-1)和第二夹持体(4-2)的后端通过第一螺钉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体(4-1)和第二夹持体(4-2)还连接有用于调整它们之间距离大小的调节装置。4.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