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助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6244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6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助便器,包括:一胶环和两个对称地固接在所述胶环上端的弹性支撑圈,两个弹性支撑圈之间能够容纳排泄物穿过且每个所述弹性支撑圈上均固接有一层能覆盖住所述弹性支撑圈的弹性胶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促进出口梗阻型患者排便,并有效缓解粘膜下垂情况,而且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尤其针对的是其中最多见的以直肠前突为主要表现的出口梗阻型便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助便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助便器
技术介绍
出口梗阻型便秘又称直肠型便秘或盆底肌功能不良,是指排便出口附近组织、器官的改变,导致排便困难或羁留性便秘的一种综合征。出口梗阻型便秘占慢性便秘的60%左右。临床分为三型:直肠无力型或称弛缓型、痉挛型和肠外梗阻型。三种类型可单独发病,也可同时发病。常见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同时发生者。本病以青壮年女性为多见,直肠无力型便秘多见于老年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可能由于盆底肌功能紊乱,排便时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不仅不能舒张,反而收缩,张力更高,以致肛门口不松弛,则大便不能排出。盆底异常多见于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肠疝、骶直分离、内脏下垂、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等,而且上述症候群可以互相影响。现有的临床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和恢复规律性排便,具体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以及外科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依赖服用缓泻剂、灌肠、水疗治疗等方法,虽然有一定缓解症状的作用,但对于多数顽固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效果有限;生物反馈治疗,主要用于治疗肛门括约肌失协调和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排便时矛盾性收缩导致的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经过正规的生物反馈治疗,有效率可达70%以上,但是,对于以直肠前突为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甚微;对于直肠前突的外科治疗,传统术式主要为经肛门或经阴道的修补术。虽然临床中先后开创了上述诸多的直肠前突外科术式,但目前仍缺乏较为理想疗效的治疗方法。经直肠修补术不适用于中重度直肠前突,且术后易复发;经阴道修补术创伤大,恢复慢,术后易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致手术失败,而且无法同时解决直肠黏膜松弛、脱垂等问题。所以,现有的针对出口梗阻型便秘外科治疗方法,疗效均欠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便秘复发率居高不下,导致不断有新术式被提出。鉴于现有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有限,故在实际中很多患者还是需要在排便的过程中借助手助排便,包括用手阻挡阴道后壁帮助排便排气或直接用手指伸入肛门助便。少数
患者可能会用助便器,但是现有的助便器多采用负压式吸附来助便,这种方式很容易使得直肠粘膜下垂的情况恶化。现有技术中还公开有一种女用助便器,包括通过女性生理部位放入体内的内构件、置于体外的外构件、及连接内、外构件的中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构件为一气囊,所述的外构件为两端带有单向气阀的充气球,中间构件为一导气橡胶管;气囊内置有一个与导气橡胶管联接的内导气管,气囊沿内导气管轴线纵向平面方向一侧采用硬质橡胶,另一侧采用较软质橡胶;充气球的一端与导气橡胶管的一端密封联接,在结合处设有放气阀,导气橡胶管的另一端与气囊中的内导气管密封联接。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表面涂有液体石蜡的部分导气橡胶管和气囊置入阴道,将气囊软质橡胶的表面仅靠在阴道的后壁上,为后壁提供支撑力,最终可以一定程度的实现不需手术治疗女性直肠前突,但是,该技术方案针对于单一的直肠前突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多数合并有粘膜下垂内套叠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不能有效促便。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公开有一种一次性助便器,在两个分离的支臂的前端各连接一个光滑立体弧状的壳体,两个弧状壳体可相互叩合在一起,在两个支臂的后端部有可插入剪钳臂的长孔。在弧状的壳体内壁上有齿状凸起,在弧状的壳体上有通孔。弧状的壳体是半个椭球壳体或半个圆球壳体、半个子弹头状壳体、玉兰花瓣状壳体。使用时,将一次性助便器插在剪钳臂的前臂杆上,将玉兰花瓣状的壳体插入肛门,到达直肠硬结大便区,张开叩合的玉兰花瓣状的壳体,将硬结大便钳住,拉出肛门。上述技术方案对慢传输型便秘的干结便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疗效,但是,对出口梗阻型便秘基本无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促进出口梗阻型患者排便,并有效缓解粘膜下垂情况,而且大大减轻患者痛苦的适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助便器,尤其针对的是其中最多见的以直肠前突为主要表现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助便器,包括:一胶环和两个对称地固接在所述胶环上端的弹性支撑圈,两个弹性支撑圈之间能够容纳排泄物穿过且每个所述弹性支撑圈上均固接有一层能覆盖住所述弹性支撑圈的弹性胶膜。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有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胶环,其主要用于对抗肛门括约肌的力量,将其设计成环状结构是便于排泄物自其正中通过,其上端还固定有两个弹性支撑圈。弹性支撑圈,其数量为两个,在本技术进入直肠后,其中一个弹性支撑圈正对应直肠内出现直肠前壁的位置,鉴于两个弹性支撑圈是对称设置的,故另一个弹性支撑圈即靠近直肠后壁,可用于为靠近直肠前壁的弹性支撑圈提供支撑力,以防止靠近直肠前壁的弹性支撑圈发生位置移动。弹性支撑圈主要作用有二:其一是,鉴于其为弹性的,有良好的变形性,使用者通过给予两个弹性支撑圈一定的约束,能分别使得两个弹性支撑圈互相靠拢,又可以使得单个弹性支撑圈缩窄成为细长条形,弹性胶膜此时同样为收缩状态,以便于通过肛门,进入直肠;其二是,鉴于其为弹性的,有良好的变形性,在两个弹性支撑圈进入直肠之后,使用者给予弹性支撑圈的外力消失,弹性支撑圈恢复到撑开的状态,同时,将其上的弹性胶膜展开。弹性胶膜,是附着在弹性支撑圈上的一层胶膜状结构,之所以采用胶膜状结构是考虑到其需要有较好的变形性和可折叠性,另外,直肠内壁是类似圆柱状柔软结构,胶膜状结构能有更好的贴合性,当有排泄物自两个弹性支撑圈之间穿过时,若没有弹性胶膜存在,则排泄物会进入直肠前突部位不能排泄出肛门;在存在弹性胶膜的情况下,直肠收缩对排泄物产生的压力会在弹性胶膜的承转下转为朝向肛门方向,这样排泄物能顺利排出体外,本技术中的弹性胶膜实际上相当于在直肠肠腔内加强了直肠前壁,阻止直肠前壁在排便过程中发生前突的现象。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在于: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通过给予两个弹性支撑圈一定的约束,能分别使得两个弹性支撑圈互相靠拢,又可以使得单个弹性支撑圈缩窄成为细长条形,以便于通过肛门,进入直肠;在两个弹性支撑圈进入直肠之后,使用者给予弹性支撑圈的外力消失,弹性支撑圈恢复到撑开的状态,同时,将其上的弹性胶膜展开。需要注意的是:在将本技术进入直肠之前,使用者应使得其中一个弹性支撑圈正对应直肠的前壁,相对应的,另一个弹性支撑圈正对应直肠的后壁。在实际的使用中,靠近直肠前壁的弹性支撑圈上的弹性胶膜略大,从流体力学角度阻挡肠道收缩对直肠前壁的冲力;靠近直肠后壁的弹性支撑圈上的弹性胶膜略小,以防止直肠前壁的弹性胶膜的位置发生移动。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弹性支撑圈内部设有能容纳润滑剂的中
空通道且其上分布有若干通孔,所述胶环上设有与中空通道连通的注入通道。在此设计中,中空通道内可容纳润滑剂,使用者可以通过注入通道向其中空通道内注入润滑剂,润滑剂进入中空通道之后,会通过设置在弹性支撑圈上的通孔均匀地注入直肠,以助于使用者排便。在上述操作过程中,为了将本技术送入直肠,使用者需要给予两个弹性支撑圈一定的约束,来使得两个弹性支撑圈互相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助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胶环(1)和两个对称地固接在所述胶环(1)上端的弹性支撑圈(2),两个弹性支撑圈(2)之间能够容纳排泄物穿过且每个所述弹性支撑圈(2)上均固接有一层能覆盖住所述弹性支撑圈(2)的弹性胶膜(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助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胶环(1)和两个对称地固接在所述胶环(1)上端的弹性支撑圈(2),两个弹性支撑圈(2)之间能够容纳排泄物穿过且每个所述弹性支撑圈(2)上均固接有一层能覆盖住所述弹性支撑圈(2)的弹性胶膜(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助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圈(2)内部设有能容纳润滑剂的中空通道(4)且其上分布有若干通孔(5),所述胶环(1)上设有与中空通道(4)连通的注入通道(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助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分别与两个弹性支撑圈(2)对应的激发线(7)且所述胶环(1)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弹性支撑圈(2)对应的引导通道(8),每根激发线(7)的两端能共同穿过其对应侧的引导通道(8)并暴露在引导通道(8)外,通过控制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逊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