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益群专利>正文

多维度颈椎牵引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608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维度颈椎牵引椅,包括坐椅、安装在坐椅一侧的牵引架、以及设置在牵引架顶部的牵引带,其特征是:牵引带固定安装在一固定杆上,固定杆另一端与一升降杆相连,坐椅为可旋转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先单纯以钢丝绳经牵引带垂直牵引患者颈椎改成用升降杆来实现垂直牵引,并配上能摆转的椅面,在患者自控状态下实现多维度拉伸效果,该颈椎牵引椅集垂直拉伸、侧向牵引于一体,对颈椎周围软组织、颈肩结合部、径向神经均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更有利于颈椎恢复正常生理空间位置,再加上热疗,使颈椎周围的斜方肌、胸锁乳突肌等软组织得到很好的血运涵养、增强活性、消除疲劳。(*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颈椎牵引椅,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维度的颈椎牵引。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作出之前,现有公知公用技术中的颈椎治疗椅各类繁多,其原理都是采用垂直拉伸法。结构一般由坐椅、安装在坐椅一侧的牵引架构成,牵引架的上端部安装一牵引带,牵引带安装在活动架上,活动架中部与一钢丝绳相固定,钢丝环绕在牵引架上,通过钢丝绳可控制牵引带上下升降。使用时,牵引带套置在患者颈项处,通过牵引带的升降来达到治疗颈椎目的。但是,现有这种结构的颈椎治疗椅存在的缺陷是:只能作垂直状升降,维度单一,其结果是只能对患者作一个姿式的治疗,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只能改变人体颈椎椎间隙,而对于颈椎周围软组织不能起到很好地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局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多维度颈椎牵引椅,该椅在使用中不但能与现有技术中的同类产品一样,实现垂直牵引治疗患者颈椎,还能实现患者在自控状态下作适度的侧转,用于治疗患者颈椎周围软组织、颈肩结合部等部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这种多维度颈椎牵引椅的结构包括坐椅、安装在坐椅一侧的牵引架、以及安装在牵引架顶部的牵引带,其特征是:牵引带固定安装在一固定杆上,固定杆另一端与一升降杆相连,坐椅为可旋转式结构。具体实施时,上述升降杆为一液压式升降杆。升降杆上设有理疗灯。控制液压式升降杆升降和理疗灯的开关设置在患者能自控的位置上。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原先单纯以钢丝绳经牵引带垂直牵引患者颈椎改成用升降杆来实现垂直牵引,并配上能摆转的椅面,在患者自控状态下实现多维度拉伸效果,该颈椎牵引椅通过液压式升降杆达到垂直拉伸、利用旋转式椅-->面并在患者自控下完成适度侧转牵引,能对颈椎周围软组织、颈肩结合部、径向神经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实现垂直牵引、适度侧转的运动目的,更有利于颈椎恢复正常生理空间位置,再加上颈部侧转运动时配合远红外的热疗,使颈椎周围的斜方肌、胸锁乳突肌等软组织得到很好的血运涵养、增强活性、消除疲劳。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中序号分别表示:牵引带1,固定杆2,定位杆3,升降杆4,灯5,底管6,扶手7,控制面板8,椅脚9,螺杆10,底座11,旋转面板12。图1中椅子底座11由椅脚9固定,旋转面板12可经螺杆10作适度摆转,使用时,患者坐在旋转面板12上,经控制面板8即可自控旋转面板12的摆转,保证适度和提高安全性。椅子后侧设置液压式升降杆4,液压式升降杆4安装在底管6内,升降杆4的杆上安装理疗灯5,该灯可以采用烤灯、远红外线灯等,灯的安装高度以及倾斜度均可通过灯套进行调节,以适应人体照射部位需要。升降杆4的上部经定位杆3伸出,定位杆3另一端与一根固定杆2连接,升降杆4和定位杆3可以整体制作。固定杆2用于固定牵引带1,牵引带1的安装位置正好位于椅子的正上方。集控制液压式升降杆4升降和理疗灯5开关的控制面板8设置在坐椅的扶手7位置上,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患者能自控的其它位置上,例如底座1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维度颈椎牵引椅,包括坐椅、安装在坐椅一侧的牵引架、以及安装在牵引架顶部的牵引带,其特征是:牵引带(1)固定安装在一固定杆(2)上,固定杆(2)另一端与一升降杆(4)相连,坐椅为可旋转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度颈椎牵引椅,包括坐椅、安装在坐椅一侧的牵引架、以及安装在牵引架顶部的牵引带,其特征是:牵引带(1)固定安装在一固定杆(2)上,固定杆(2)另一端与一升降杆(4)相连,坐椅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群
申请(专利权)人:陈益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