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多路复用图像数据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66036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高性能多路复用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它包括型号为M68HC12的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连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芯片IC的第三引脚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容C11相连后再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3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系统的采集精度,而且功能强大,采集速度也较快,可靠性较好,工作时非常稳定,造价也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高性能多路复用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属于电子

技术介绍
图像采集(Image Capture),又称图像捕捉,是一种可以获取数字化视频图像信息,并将其存储和播放出来的系统。很多图像采集系统能在捕捉视频信息的同时获得伴音,使音频部分和视频部分在数字化时同步保存、同步播放。按照视频的存储与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两种,在高清视频采集录制方面,图像采集使数字信息化行业快速发展,很多领域对VGA信号采集的要求提高出现的一种高端产品,不论是在工业行业上机器视觉系统应用,还是在教学上,都应用十分广泛,它综合许多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更涉及到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现目前视频图像采集是机器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相机所输出的视频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并提供与PC的高速接口,图像数据采集是我们进行视频处理必不可少的程序,它直接影响到后期制作的精度。现目前使用的图像采集系统大多存在清晰度不够的问题,而且抗外部环境干扰的能力较弱,这样就使得在进行图像数据采集时的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图像数据采集系统精度较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较高采集精度,而且可以同时进行多路复合采集的高性能多路复用图像数据采集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多路复用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型号为M68HC12的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连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芯片IC的第三引脚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容C11相连后再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3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放大器A3的正向输入端依次连接电容C6和电阻R4后再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放大器A2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7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3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2的输出端和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U1,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放大器A1的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容C4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1的输出端、电阻R8的一端和信号输出端U2,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优化地,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4007,二极管D2的型号为1N5398。优化地,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2N3375,三极管Q2的型号为2N3442。优化地,所述放大器A1的型号为LM324,放大器A2的型号为LM318,放大器A3的型号为LM388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提高了系统的采集精度:本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微型计算机作为控制核心,不仅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而且提高了数据采集精度,能够满足高精度图像数据的制作需求。2、功能强大:能够同时进行多路数据的采集,而且相互之间不会干扰和影响,采集速度也较快,还具有很好的通用性。3、可靠性较好,工作时非常稳定,造价也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性能多路复用图像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高性能多路复用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型号为M68HC12的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连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芯片IC的第三引脚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容C11相连后再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3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放大器A3的正向输入端依次连接电容C6和电阻R4后再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放大器A2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7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3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2的输出端和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U1,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放大器A1的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容C4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1的输出端、电阻R8的一端和信号输出端U2,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本技术中,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4007,二极管D2的型号为1N5398。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2N3375,三极管Q2的型号为2N3442。所述放大器A1的型号为LM324,放大器A2的型号为LM318,放大器A3的型号为LM3886。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性能多路复用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型号为M68HC12的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连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芯片IC的第三引脚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容C11相连后再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3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放大器A3的正向输入端依次连接电容C6和电阻R4后再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放大器A2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7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3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2的输出端和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U1,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放大器A1的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容C4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1的输出端、电阻R8的一端和信号输出端U2,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多路复用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型号为M68HC12的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连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芯片IC的第三引脚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容C11相连后再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3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放大器A3的正向输入端依次连接电容C6和电阻R4后再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放大器A2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7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3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2的输出端和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峰赵晓容屈涌杰李明科吴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