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北斗/GPS定位设备外场定位精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5464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载式北斗/GPS定位设备外场定位精度测试装置,包括有主控模件(1)、配套线缆(2)和壳体(3),且主控模件(1)置于壳体(3)内,配套线缆(2)置于壳体(3)左侧,三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整体。通过壳体(3)的面板(32)中定位切换键(325)、RDSS定位键(326)的控制可以有效切换被测设备的定位模式,存储测试数据,测试过程中不需要人员现场操作。装置留有数据接口,支持测试人员实时监控和测试,具有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操作简单、工作快捷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设备定位精度测试装置,特别是一种车载式北斗/GPS定位设备外场定位精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传统的车载式北斗/GPS定位设备定位精度测试装置,在进行外场定位精度测试时,需要实时的将计算机与被测设备相连接,结合专用的上位机软件,方可进行测试。操作繁琐复杂,不仅时间长,耗费人力物力,而且测试效率低,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多部北斗/GPS定位设备的测试。此外,传统的外场定位精度测试设备,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测试人员在车内操作,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测试人员的安全,因此人们期待一种新型的北斗/GPS定位设备外场定位精度测试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设计合理、操作快捷、自动化程度高的车载式北斗/GPS定位设备外场定位精度测试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式北斗/GPS定位设备外场定位精度测试装置,包括有主控模件1、配套线缆2和壳体3,且主控模件1置于壳体3内,配套线缆2置于壳体3左侧,三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中所述主控 模件1为模块化结构,用于控制测试项目、存储测试内容,又包括ARM嵌入式处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式北斗/GPS定位设备外场定位精度测试装置,包括有主控模件(1)、配套线缆(2)和壳体(3),且主控模件(1)置于壳体(3)内,配套线缆(2)置于壳体(3)左侧,三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特征是:所述主控模件(1)为模块化架构,又包括ARM嵌入式处理器(11),SDRAM同步动态数据存储器(12),测试数据接口(13),RS232串行接口模块(14),FLASH可擦除电子存储器(15),数据接口(16),用于控制测试项目、存储测试内容;所述配套线缆(2)为推拉式架构,又包括线缆(21),尾部附件(22)和插头(23),用于连接被测设备;所述壳体(3)为框架结构,又包括腔体(31),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北斗/GPS定位设备外场定位精度测试装置,包括有主控模件(1)、配套线缆(2)和壳体(3),且主控模件(1)置于壳体(3)内,配套线缆(2)置于壳体(3)左侧,三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特征是:所述主控模件(1)为模块化架构,又包括ARM嵌入式处理器(11),SDRAM同步动态数据存储器(12),测试数据接口(13),RS232串行接口模块(14),FLASH可擦除电子存储器(15),数据接口(16),用于控制测试项目、存储测试内容;所述配套线缆(2)为推拉式架构,又包括线缆(21),尾部附件(22)和插头(23),用于连接被测设备;所述壳体(3)为框架结构,又包括腔体(31),面板(32),用于设备的安装和人机交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北斗/GPS定位设备外场定位精度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ARM嵌入式处理器(11)通过RS232串行接口模块(14)与测试数据接口(13)和数据接口(16)相连接,并将计算处理后的结果送至RS232串行接口模块进行数据转换后送往测试数据接口(13);所述ARM嵌入式处理器(11)的第45至89脚依次分别与SDRAM同步动态数据存储器(12)的第3至47脚连接;其第92至131脚依次分别与FLASH可电子擦除存储器(15)的第2至41脚连接;其第22至35脚依次分别与数据接口(16)的第1至14脚连接;其第5 至6脚依次分别与RS232串行接口模块(14)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文龙于广春罗韬贺海文侯军芳万丽李远哲吴瑞军马立班饶郁杨兵红王红梅许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九六六部队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