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颖专利>正文

一种针对英文发音识别的语音放大识别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5429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英文发音识别的语音放大识别电路,其具体的电路元器件组成包括麦克风,第一至第十电阻第一至第四电容,第一、第二放大器,三极管和光电发射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音频信号最初是声波,由发送器的电子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此信号由LM358组成的音频放大器放大,并且借助于一个单独的晶体管控制LED的端电压,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光信号送入塑料光缆。在光缆的另一端,光信号照射到接收器的光电管上。光电管再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此信号被放大并送人扬声器转换为声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英文发音的特点,准确的采集识别出对应的音频信号,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可以广泛的用于英语教学等特定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英文发音识别的语音放大识别电路,涉及音频处理

技术介绍
英语和汉语是发声方法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汉语用的是口腔的“前部发声方法”,而英语用的是口腔的“后部发声方法”,前部发声法是一种比较放松的、动作较大的、速度较慢的粗旷发声方法,它难以细腻区分英语的很多相似音,并且不适合于发速度较快的英语音。而后部发声是一种发音拘紧的小动作快速发音方法,它可以细腻地区分英语的相近音,并适合于英语的快速发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准确的进行发音训练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过程。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英文的发音音频信号进行识别的相关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针对英文发音识别的语音放大识别电路。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英文发音识别的语音放大识别电路,包括麦克风,第一至第十电阻第一至第四电容,第一、第二放大器,三极管和光电发射器,其中,所述麦克风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放大器的上拉端、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接,麦克风的第二输出端经过第三电阻后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十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的下拉端相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经过第八电阻后分别与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光电发射器的一端相连接,光电发射器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依次经过第九电阻、第四电容后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第二放大器的型号均为LM35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的型号为BC54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光电发射器的型号为IF-E9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容为0.1μF单体电容。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针对英文发音的特点,准确的采集识别出对应的音频信号,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可以广泛的用于英语教学等特定环境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其中:R1至R10分别为第一至第十电阻,C1至C4分别为第一至第四电容,Q1、Q2分别为第一、第二放大器,T为三极管,VD为光电发射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图如图1所示,一种针对英文发音识别的语音放大识别电路,包括麦克风,第一至第十电阻第一至第四电容,第一、第二放大器,三极管和光电发射器,其中,所述麦克风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放大器的上拉端、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接,麦克风的第二输出端经过第三电阻后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十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的下拉端相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经过第八电阻后分别与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光电发射器的一端相连接,光电发射器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依次经过第九电阻、第四电容后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路通过1mm塑料光缆传送语音。语音信号以光波形式在光缆内传输、不受任何电场和磁场的影响。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每个电路板需要一个9V电池,但连续使用时建议使用整流电源。装置中安装有4.3m直径1mm的塑料光缆。此线路能很好地传送信号通过183m光缆。优选的,使用玻璃光缆可以在更远的距离(约32km)内通信。而塑料光缆实验应用十分方便,而且在电子噪声环境中进行短距离通信有明显的抗干扰效果。此电路组装在单面印制线路板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音频信号最初是声波,由发送器的电子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此信号由LM358组成的音频放大器放大,并且借助于一个单独的晶体管控制LED的端电压,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光信号送入塑料光缆。在光缆的另一端,光信号照射到接收器的光电管上。光电管再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此信号被放大并送人扬声器转换为声波。电路中发射器元器件选择为:放大器选用LM358集成电路。三极管选用BC547三极管。C1选用0.1μF单体电容。VD选用IF-E96光电发射器(蓝底粉红点)。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英文发音识别的语音放大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麦克风,第一至第十电阻第一至第四电容,第一、第二放大器,三极管和光电发射器,其中,所述麦克风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放大器的上拉端、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接,麦克风的第二输出端经过第三电阻后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十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的下拉端相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经过第八电阻后分别与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光电发射器的一端相连接,光电发射器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依次经过第九电阻、第四电容后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英文发音识别的语音放大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麦克风,第一至第十电阻第一至第四电容,第一、第二放大器,三极管和光电发射器,其中,所述麦克风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放大器的上拉端、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接,麦克风的第二输出端经过第三电阻后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十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的下拉端相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颖
申请(专利权)人:严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