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136331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2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包括:步骤S10:根据被测物至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识别出所述被测物为人体面部时,获取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步骤S20:判断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是否相同;若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相同,则执行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6;步骤S35: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步骤S36: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被测物至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获取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比较已获取的面部数据与预设面部数据是否相同,对移动终端解锁,本解锁方式安全性较高,新颖性强,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移动终端(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逐渐成为信息综合处理平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将大量的隐私存储在移动终端上,用户对移动终端屏幕的解锁方式越来越注重。目前,移动终端屏幕的解锁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指纹识别解锁方式、图形解锁方式、数字解锁方式、无密码滑动解锁方式等。其中,指纹识别解锁方式是通过识别当前用户的指纹进行解锁,图形解锁方式是通过用户在移动终端屏幕上滑动形成的图案进行解锁,数字解锁方式是通过输入设定位数的数字进行解锁,无密码滑动解锁方式任何人都可以进行解锁。上述解锁方法长期遭受到用户的挑战,其解锁密码容易被破解,安全性低,用户体验差。因此,本领域亟需实现安全性较高的解锁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包括:步骤S10:根据被测物至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识别出所述被测物为人体面部时,获取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步骤S20:判断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是否相同;若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相同,则执行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6;步骤S35: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步骤S36: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步骤S04:测量出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步骤S05:判断所述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是否大于所述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预设距离;若所述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则执行步骤S36;否则,执
行步骤S06后,跳转至步骤S10;步骤S06:开启所述移动终端上的前置摄像头。进一步,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相同时,进一步包括:步骤S31:获取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的角度;步骤S32:判断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的角度是否大于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预设角度;若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的角度大于预设角度,则执行步骤S36;否则,执行步骤S35。进一步,当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的角度小于等于预设角度时,进一步包括:步骤S33: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锁屏状态;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锁屏状态,则执行步骤S34后,跳转至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4;步骤S34:唤醒所述移动终端屏幕。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04之前还包括:步骤S02: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误操作模式中;若所述移动终端未处于防误操作模式中,则执行步骤S03后,跳转至步骤S04;否则,执行步骤S36;步骤S03:开启测量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的功能。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04之前还包括:步骤S01:解析用户的操作,开启测量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的功能。进一步,所述步骤S04还包括:利用微波测量出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被测物至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识别出所述被测物为人体面部时,获取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电连接,用于判断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是否相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电连接,若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相同,则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否则,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进一步,本移动终端,还包括:测距模块,用于测量出被测物至所述
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所述判断模块还与所述测距模块电连接,用于判断所述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是否大于所述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预设距离;若所述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不大于预设距离,则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开启所述移动终端上的前置摄像头。进一步,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的角度;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的角度是否大于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预设角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根据被测物至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获取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比较已获取的面部数据与预设面部数据是否相同,对移动终端解锁,本解锁方式安全性较高,新颖性强,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本解锁方法中还通过判断被测物至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来获取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误操作,还能保证获取到准确的面部数据。本解锁方法中还通过判断当前用户面部与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的角度是否大于预设角度,从而确认当前用户是否在使用移动终端,防止误操作。另外,进一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锁屏状态,从而确认是执行唤醒移动终端操作,还是唤醒移动终端后,并对移动终端进行解锁,更好得满足用户的体验,本唤醒方式新颖,减少了按动电源键的次数,有利于延长电源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再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又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又又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又又又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微波测距的原理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移动终端的部分组成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获取模块,20、判断模块,30、测距模块,40、控制模块;100、摄像头,200、角度测量仪,300、存储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包括:步骤S10:根据被测物至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识别出所述被测物为人体面部时,获取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该距离可以是被测物至移动终端屏幕的垂直距离,该距离还可以是被测物的中心点至移动终端屏幕的中心点的距离;步骤S20:判断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是否相同;优选的,还包括预先存储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若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相同,则执行步骤S35: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否则,执行步骤S36:所述移动终端解锁失败,处于灭屏状态。具体的,在获取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根据被测物至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识别出所述被测物为人体面部时,获取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步骤S20:判断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是否相同;若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相同,则执行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6;步骤S35: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步骤S36: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根据被测物至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识别出所述被测物为人体面部时,获取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步骤S20:判断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是否相同;若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相同,则执行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6;步骤S35: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步骤S36: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步骤S04:测量出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步骤S05:判断所述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是否大于所述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预设距离;若所述被测物至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则执行步骤S36;否则,执行步骤S06后,跳转至步骤S10;步骤S06:开启所述移动终端上的前置摄像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用户的面部数据与预设用户的预设面部数据相同时,进一步包括:步骤S31:获取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的角度;步骤S32:判断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的角度是否大于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预设角度;若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的角度大于预设角度,则执行步骤S36;否则,执行步骤S3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用户面部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的角度小于等于预设角度时,进一步包括:步骤S33: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锁屏状态;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锁屏状态,则执行步骤S34后,跳转至步骤S35;否则,执行步骤S34;步骤S34:唤醒所述移动终端屏幕。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4之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雪聂玉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