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269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显示组件、电源组件及光伏组件;显示组件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界面;电源组件设于显示组件背向显示界面的一侧,用于为显示组件供电;光伏组件设于靠近显示界面的位置,用于将吸收的太阳光能和/或显示组件发出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提供给电源组件和/或显示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光伏组件设置在显示组件靠近显示界面的位置,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时,太阳光可以直射到光伏组件上,使得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和光伏组件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同时进行,有效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且由于光伏组件设置在显示组件上,使得光伏组件还可以吸收显示组件自身发出的光能,实现了能量的回收利用,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品,随着移动终端网络、传感器、处理器等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能够帮助人们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也就导致移动终端的耗电量也越来越大,进而导致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越来越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一种在移动终端的后盖上设置光伏组件,以吸收太阳光来给电池进行充电的技术方案。这种技术方案虽然可以通过太阳光给电池充电,以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但由于光伏组件设置在后壳上,当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光伏组件位于移动终端的下方,太阳光不能照射在光伏组件上,进而导致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不能光伏充电。用户只能在使用移动终端或给移动终端进行光伏充电两种模式中选择一种,导致客户满意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旨在实现用户使用移动终端与光伏组件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同时进行,进而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移动终端,包括显示组件、电源组件及光伏组件;其中,所述显示组件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界面;所述电源组件设于所述显示组件背向所述显示界面的一侧,用于为所述显示组件供电;所述光伏组件设于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用于将吸收的太阳光能和/或显示组件发出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提供给所述电源组件和/或所述
显示组件。可选的,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电源组件之间,包括背光源、导光板及光学膜片组;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侧;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侧;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组之间。可选的,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电源组件之间;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可选的,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由靠近所述背光模组至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偏光片、TFT基板、液晶层、CF基板及第二偏光片;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TFT基板之间、和/或所述TFT基板与所述液晶层、和/或所述液晶层与所述CF基板之间、和/或所述CF基板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偏光片背向所述CF基板的一侧。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偏光片背向所述CF基板一侧的触摸板及设于所述触摸板背向所述触摸板一侧的保护膜;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触摸板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和、或所述保护膜背向所述触摸板的一侧。可选的,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由靠近所述电源组件至远离所述电源组件的方向,依次包括:阴极、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阳极及基板;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有机发光层与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和/或所述空穴传输层与所述阳极之间、和/或所述阳极与所述基板之间、和/或所述基板背向所述阳极的一侧。可选的,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板背向所述阳极一侧的触摸板及设于所述触摸板背向所述触摸板一侧的保护膜;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触摸板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和、或所述保护膜背向所述触摸板的一侧。可选的,所述光伏组件呈薄膜状、网格状、或方框状。可选的,所述光伏组件为透明光伏组件或非透明光伏组件。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监控组件,所述监控组件用于监测所述电
源组件的实际电量,并在所述电源组件的实际电量低于预设的电量时,控制所述光伏组件为所述电源组件充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光伏组件设置在显示组件靠近显示界面的位置,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时,太阳光可以直射到光伏组件上,使得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和光伏组件为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同时进行,有效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且由于光伏组件设置在显示组件上,使得光伏组件还可以吸收显示组件自身发出的光能,实现了能量的回收利用,利于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液晶显示组件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光伏组件与液晶显示组件组合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光伏组件与液晶显示组件组合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光伏组件与液晶显示组件组合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光伏组件与液晶显示组件组合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光伏组件与液晶显示组件组合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光伏组件与液晶显示组件组合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光伏组件与液晶显示组件组合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光伏组件与液晶显示组件组合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光伏组件与液晶显示组件组合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光伏组件与液晶显示组件组合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光伏组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组合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光伏组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组合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光伏组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组合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光伏组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组合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光伏组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组合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光伏组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组合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光伏组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组合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光伏组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组合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
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组件100、电源组件200及光伏组件300。其中,所述显示组件100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界面(未图示)。所述电源组件200设于所述显示组件100背向所述显示界面的一侧,用于为所述显示组件100供电。所述光伏组件300所述显示组件200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用于将吸收的太阳光能和/或显示组件100发出的光能转化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组件、电源组件及光伏组件;其中,所述显示组件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界面;所述电源组件设于所述显示组件背向所述显示界面的一侧,用于为所述显示组件供电;所述光伏组件设于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用于将吸收的太阳光能和/或显示组件发出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提供给所述电源组件和/或所述显示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组件、电源组件及光伏组件;其中,所述显示组件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界面;所述电源组件设于所述显示组件背向所述显示界面的一侧,用于为所述显示组件供电;所述光伏组件设于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用于将吸收的太阳光能和/或显示组件发出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提供给所述电源组件和/或所述显示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电源组件之间,包括背光源、导光板及光学膜片组;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侧;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侧;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组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电源组件之间;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由靠近所述背光模组至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偏光片、TFT基板、液晶层、CF基板及第二偏光片;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TFT基板之间、和/或所述TFT基板与所述液晶层、和/或所述液晶层与所述CF基板之间、和/或所述CF基板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偏光片背向所述CF基板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蓁
申请(专利权)人: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