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炳贤专利>正文

自体信息反馈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43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体信息反馈治疗仪是一种闭环负反馈电子医疗系统,能检取患病机体经络穴位上的病理信息自动进行技术处理后直接作为治疗信息而瞬时返回给原穴位而起治疗作用。它由信息检取—治疗共用探头、输入-输出自动切换开关、穴位信息生物电微信号放大反馈输出系统、逻辑与定时控制系统及可控稳压供电系统所组成。治疗时信息取样—输出电极和穴位接触,辅助电极和体表其他部分接触。(*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能检取患病机体经络穴位上的病理信息自动进行技术处理后直接作为治疗信息而瞬时返回该穴位起治疗作用的闭环负反馈电子医疗设备。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对人体或动物体进行疾病治疗。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对患病机体的治疗手段(技术)当然已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针炙治疗、气功治疗等等。这些治疗技术或手段,临床实践证明当然是确有其一定的疗效、特点,是各有千秋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适应症,甚至还存在某些付作用或潜在隐患,这些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上述各种治疗手段,就其本质而言,本专利技术者认为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它体式”的,或者说是“间接式”的治疗手段,即是凭医师所获得的患者病理症状信息(此信息可以通过望、闻、听、切四诊获得或兼从化验、超声波检测、X光透视或其他检测设备如心电图仪、脑电图仪、CT扫描图示仪等获得)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尔后得出思维结论,应采用什么治疗手段,何种药物,多少剂量等等,对患病机体实施“反馈”输入而达到某种预期的治疗效果;近代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探索与尝试,无疑将开拓诊断治疗的新纪元,对人类疾病防治带来新的福音。但就目前而言,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的信息或数据,基本上还是通过上述手段所获得的一些“间接性”的病理信息,只是借用计算机分析判断能力来局部地替代医生大脑的分析综合判断功能而已,其分析判断的结论一般也仅是一种可能的最佳治疗方案,尚並不是可直接用来对机体进行反馈输入的直接治疗信息。这就是说,机体病理状况所反映的客观“病理信息”与治疗用的主观“治疗信息”两者之间还仅仅是以人的思维意志而联系起来的一种间接关系,而尚未建立起病理信息与治疗信息之间应该存在的客观内在本质关联之直接关系。因而治疗效果往往与所期望的理想效果不尽一致。这也正是整个医学事业,现代医学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的至关主要的根本性课题之一,同样也是现有几乎所有治疗手段、技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的带有普遍性的根本通病与不足。现代信息技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针炙医术经络学说的综合研究成果表明,针炙推拿类穴位刺激法、激光、微波、直流电、音乐声频交流电类声场、电磁场刺激法等等治疗方法向机体输入的本质性的治疗要素乃是信息而並不是物质,即其治疗实质是向生物体控制系统(神经、经络)输入某种信息,通过该控制系统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而达到一定的治病目的。为载荷这些治疗信息而所需之刺激体表的能量往往是十分微弱的。因而有的学者认为,广义地讲,一切在人或动物体表所进行的各种物理、化学刺激疗法都是“信息疗法”,甚或干脆称之曰“广义针炙”。有关信息疗法的理论与概念,学者任公越发表在《电子与电脑》杂志1986年第9期p10~12上的论文《信息疗法与仿生》已作了精辟的论述。生物学家与医学家的研究成果认为,经络是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又是一种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它“外络支节,内系脏腑”,内脏功能失调、变异所表现出的病理状况信息必将通过相应的经络而于体表特定穴位有所反映;同样,它又能通过体表穴位接受外来刺激信息並进行加工处理自动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疏通经脉、调节气血”,起消炎杀菌,“扶正祛邪”作用而使失调的机体康复,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临床经验表明,经络之从外界刺激中选取治病所需的负反馈信息的“本领”是无与伦比的,因此,遵循“在最优信息输入点,向功能失调的经络输入负反馈信息”原则而实施信息疗法技术当是现代医学亟待探索实践的重要分支,也是祖国医学的发扬光大,因其与祖国医学早已阐明了治病强身基本原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是完全吻合的。正是鉴于上述信息疗法的概念原则,以及前述现有治疗技术存在的通弊,本专利技术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治疗技术方案,旨在变间接“它体式”治疗方式为直接“自体式”治疗方式,或者谓变“间接性”治疗为“直接性”治疗,使治疗信息充分反映其与病理信息间的内在客观关联和特征,对患病机体实施直接负反馈良性刺激以达到按尽量接近,自然体自身信息调节需求的原则进行疾病治疗的目的,它能克服现有治疗技术之治疗信息和病理信息间非直接相关的根本性通弊而获得接近理想的疗效並使治疗方式简洁化。下面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最佳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由信息输入系统〔A〕、信息取样放大系统〔B〕、逻辑控制系统〔C〕、信息反馈输出及指示系统〔D〕以及可控稳压供电系统〔11〕等所组成。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原理方框图;图2是信息输入系统及取样放大系统电原理图;图3是信息检取-治疗共用探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信息反馈输出及指示系统电原理图;图5是取样逻辑控制电路电原理图及相关各点波形时序图;图6是定时逻辑控制电路电原理图;图7是可控稳压供电系统电原理图。信息输入系统〔A〕由信息检取-治疗共用探头〔1〕、输入-输出自动切换开关〔2〕、穴位信息前置放大器〔3〕所组成。输入的“信息”可以是耳穴上的生物电信号,也可以是体穴上经过针炙用毫针而导出的体内经络穴位上的生物电信号。探头〔1〕可采用图3所示结构,珠状金属导体〔14〕为其信息取样-输出电极端,即理疗端,经绝缘护套金属屏蔽线〔21〕之芯线与输入-输出自动切换开关〔2〕的输入端相连接;在距理疗端适当距离处之屏蔽线〔21〕的金属网层〔22〕上焊接上软性塑料护套导线〔17〕,导线〔17〕的另一端与形状为片状或环状金属体构成的辅助电极〔18〕相连接。治疗时用医用胶布将理疗端〔14〕紧贴于选定的耳穴上,辅助电极与体表其余部位(如手)接触,穴位上生物电信号即被检取而输送到输入-输出自动切换开关〔2〕的输入端(如果是用于躯体上经络穴位治疗,则理疗端〔14〕应改用轻便金属导电夹子,将其夹住针炙毫针针柄上即可)。输入-输出自动切换开关〔2〕为由电子门SW1、SW2、SW3、SW4所组成的互补通断型电子开关,其控制信号由取样逻辑控制系统分别经L、M端而提供。穴位信息经电子门SW1而到达前置取样放大单元〔3〕进行放大,该放大器必须采用超低失调、超低噪声、超低漂移、高共模抑制能力集成电路IC1为主体的微信号测量放大技术,R1为增益设定电阻,电位器W1用于精密调零,都需采用低噪声高稳定性器件,整个前置放大器应采用良好的电磁屏蔽措施。小信号放大单元〔4〕和取样一保持放大单元〔5〕继续对前置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並取样保持之,它们可采用常用的低噪声小信号放大技术,分别由集成运放IC2、电流可控集成运放IC3、高输入阻抗集成运放IC4、取样保持电容器C1及有关阻容元件构成;电子开关SW5为使保持电容C1上的取样信号于每次取样之前进行放电复位而设置,其控制讯号由逻辑控制系统〔C〕供给,从T端输入;IC3的控制信号由逻辑控制系统从M端经电阻R2而输入,R2对IC3实施输出电流设定。经放大取样保持所得之生物电信息信号从G端输出馈送给信息反馈输出指示系统〔D〕,该系统由信息输出放大器〔7〕、输出强度区域显示电路〔8〕以及输出强度调节电位器W2组成。经取样放大到数百毫伏的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生物电信号由G端输入经电位器W2而加到由集成运放IC5、增益设定电阻R3、R4所组成的输出放大器进行末级放大,並使输出信号相位与探头所检取的原始生物电信号相位差180度左右,以满足信息负反馈的要求。放大器输出信号从N端输出经输出电子开关SW2反馈输送给探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从人体或动物体经络穴位检取病理信息自动进行技术处理后再瞬时直接返回该穴位经络的自体信息反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该治疗仪是由信息检取—治疗共用探头[1]、输入—输出自动切换开关[2]、穴位信息前置放大器[3]、信息取样—放大系统[B]、逻辑控制系统[C]、信息反馈输出指示系统[D]及可控稳压供电系统[11]所组成的治疗信息直接取自患病机体本身的闭环负反馈电子医疗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从人体或动物体经络穴位检取病理信息自动进行技术处理后再瞬时直接返回该穴位经络的自体信息反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该治疗仪是由信息检取-治疗共用探头[1]、输入-输出自动切换开关[2]、穴位信息前置放大器[3]、信息取样-放大系统[B]、逻辑控制系统[C]、信息反馈输出指示系统[D]及可控稳压供电系统[11]所组成的治疗信息直接取自患病机体本身的闭环负反馈电子医疗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病理信息检取与治疗信息输出采用共用探头〔1〕。3.如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信息检取-治疗共用探头〔1〕由理疗端〔14〕和辅助电极〔18〕所组成。4.如权利要求2至3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理疗端〔14〕由珠状金属构成,通过焊点〔15〕与带绝缘保护层的金属屏蔽线〔21〕的芯线〔20〕相结合而连接到输入-输出自动切换开关〔2〕的输入端;辅助电极由环状金属构成,通过软性塑料护套导线〔17〕与屏蔽线〔21〕的金属网层〔22〕在近理疗端处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输入-输出自动切换开关〔2〕由互补通断低噪声电子开关SW1、SW2、SW3、SW4所组成;SW1的输入端与SW2的输出端共同连接于输入导线〔20〕的一端;SW1的输出端与SW3的输入端共同与前置放大器〔3〕的输入端相连接,SW2的输入端与SW4的输入端共同与输出放大器〔7〕的输出端N相连接;SW1与SW4由同一信号控制通断,SW2与SW3由另一信号同时控制其通断,此两控制信号在时间上是交替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穴位信息前置放大器〔3〕采用了超低噪声超低漂移超低失调高共模抑制能力集成电路微信号测量放大器技术並采用了适当的电磁屏蔽措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信息取样放大系统〔B〕由低噪声小信号放大器〔4〕和取样一保持放大单元〔5〕所组成。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取样一保持放大单元〔5〕由电流可控集成运算放大器IC3、高输入阻抗集成运放IC4、取样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炳贤
申请(专利权)人:许炳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