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1297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净化模块,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室外进风管道和室内进风管道,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净化后出风口管道,所述室外进风管道、室内进风管道的空气分别经过净化模块后经净化后出风口管道吹出,所述净化模块包括过滤网和风机;其中,所述室外进风管道与所述室内进风管道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4):(6~8)。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高效去除PM2.5,一次性净化效率达90%以上,同时实现高效杀菌、去除甲醛、甲苯、TVOC等气态污染物,实现全功能净化;并引入新风,增加氧气,提高舒适度;阻力小、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新风及净化产品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新风换气系统,采用平行置换方式把室外空气引进来、把室内的空气排出去,此类系统只能解决新风问题,对室内空气品质改善不明显;另一类是室内循环空气净化器,此类产品仅仅能够解决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而无新风会造成室内缺氧。目前已有空气净化器及新风技术如下:(1)普通室内循环空气净化器,通过各种滤材(玻璃纤维、无纺布、普通静电、光触媒、冷触媒,活性炭等),通过风机驱动室内循环以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2)传统平行置换新风换气机,通过双风机驱动平行置换方式把室外空气引进来把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3)安装有净化装置的平行置换新风换气机,气流组织原理与传统平行置换新风换气机类似,不同之处是在新风管道内加了净化装置,只是引入室内的新风相对干净些。但是,上述三种都存在各自的问题。普通室内循环空气净化器,仅仅能够提供室内循环净化,无新风;所以尽管能够起到一定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作用,但是因为无新风会造成室内缺氧,不适宜在完全密闭的环境使用,尤其不适宜在医院、学校等特殊场合应用。传统平行置换新风换气机,这种平行置换方式仅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新风的需求,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效果有限;而且,传统平行置换新风换气机由于新风没有经过净化处理,如果室外大气污染严重反而会加重室内污染程度。安装有净化装置的平行置换新风换气机,虽然能够满足新风量的需求,但是因为平行置换方式内外压力处于平行水平,刚刚引进的新风很容易就被置换出去,对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效率有限;而且通常情况下传统新风换气机会通过加大置换风量的方式来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能力,但往往会造成室内大量冷热源流失,非常不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能够综合解决
新风、PM2.5、细菌病毒、甲醛、甲苯、VOC的问题,实现全功能净化,成倍提高了室内空气净化效果,同时能够满足基本新风需求,同时净化新风和室内循环风,形成全屋式净化,阻力小、能耗低。对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净化模块,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室外进风管道和室内进风管道,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净化后出风口管道,所述室外进风管道、室内进风管道的空气分别经过净化模块后经净化后出风口管道吹出,所述净化模块内设有过滤网和风机;其中,所述室外进风管道与所述室内进风管道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4):(6~8)。其中,所述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安装时,所述室外进风管道连接到室外,吸收室外的新风,增加氧气;所述室内进风管道置于室内,接收室内的回风;所述室外进风管道的新风和室内进风管道的回风都经过净化模块进行过滤,然后经过净化后出风口管道吹出。其中,所述回风即为室内循环风。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室外进风管道的新风量为20%~40%,通过所述室内进风管道的回风量为60%~80%;通过控制回风和新风的比例,即室外的气流仅能够通过新风管道有组织进入室内,而不至于导致室外脏空气通过门缝等不密闭处进入室内;并且不设排风,通过正压就能把肮脏空气挤出去,实现微正压,以室内净化为主,新风为辅;20%~40%的新风能够满足基本人居数新风量需求,并且新风也是经过净化的不会加重室内污染;而60%~80%的室内循环风能够形成高效率的内循环净化,使得整个装置在运行时阻力小,能耗低;由于不设排风,尽可能减少了冷热源流失;由于60%~80%的室内循环风形成的强大净化效能,避免了平行置换式新风换气系统不得不通过增加换气次数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办法,所以本技术方案比热回收式平行置换新风换气机更节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室外进风管道与所述室内进风管道的横截面积之比为3:7。采用此技术方案,将进风设定为30%的新风及70%的回风,30%的新风量能够满足居户基本人居数的新风量要求而不至于导致室内冷热量的过度流失,并且新风产生的微正压可以有效减少室外污染物因窗户、墙体等不严密而污染室内,同时30%的新风也是经过净化处理的,以保证进入室内的新风PM2.5达标;70%的室内循环风有效解决了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使室内空气品质通过循环净化后得到有效改善。这种技术方案即解决了舒适度又解决了洁净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净化模块包括初效过滤网、双高压离子箱、臭氧分解网;所述初效过滤网位于净化模块内的一侧,并与室外进风管道和所述室内进风管道连接;所述风机位于净化模块内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净化后出风口管道连接。此技术方案采用静电除尘技术,高压电场能够有效抑制病菌的活性,具备良好的PM2.5净化功能;新风和回风都依次通过初效过滤网、双高压离子箱、臭氧分解网然后经风机鼓出,实现净化,达到高效去除PM2.5的效果,一次性净化效率达90%以上,同时杀菌;整个装置运行压力低于20Pa,总的能耗低于85W。其中,所述初效过滤网、双高压离子箱、臭氧分解网可以经过反复清洗进行清洁,完全不需要耗材更换,具有无耗材的优势。而且,所述双高压离子箱比普通单电压臭氧明显降低,其采用的静电吸附式的原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高压离子箱为百叶式双高压离子箱。采用此技术方案,所述双高压离子箱采用百叶式设计,阻力极低,终阻力不到HEPA过滤器的十分之一,非常节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高压离子箱位于所述初效过滤网和臭氧分解网之间。采用此技术方案,经过双高压离子箱产生的残留的臭氧,通过臭氧分解网二次降解,使臭氧产生量几乎为零,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净化模块内设有VOC分解网,所述VOC分解网位于所述臭氧分解网与所述风机之间。采用此技术方案,同时采用综合气体污染物降解技术,能够有效降解甲醛、甲苯等气态污染物,做到除尘、除菌、除甲醛一次解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还设有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风机、双高压离子箱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还包括外置遥控器和云端控制盒,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外置遥控器、云端控制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控制模块、无线发射和接收模块,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电源模块、无线发射和接收模模块、风机、双高压离子箱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随时对室内空气状况进行监测,并通过室内空气品质的变化反馈给控制模块来调节系统运行,例如根据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控制模块调节风速,即室内相对干净时低档自动运行,室内
污染严重时高档自动运行,实现完全智能化;并能实时显示室内空气质量状况,给使用者更舒适的体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增强型电源驱动系统的电源模块。采用此技术方案,从根本上减少了臭氧量的产生,同时通过国际领先的臭氧二次降解技术彻底根除了臭氧二次污染,在最大可能提高净化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了臭氧产生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处理电路、高频震荡电路、升压变压器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净化模块,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室外进风管道和室内进风管道,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净化后出风口管道,所述室外进风管道、室内进风管道的空气分别经过净化模块后经净化后出风口管道吹出,所述净化模块包括过滤网和风机;其中,所述室外进风管道与所述室内进风管道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4):(6~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净化模块,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室外进风管道和室内进风管道,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净化后出风口管道,所述室外进风管道、室内进风管道的空气分别经过净化模块后经净化后出风口管道吹出,所述净化模块包括过滤网和风机;其中,所述室外进风管道与所述室内进风管道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4):(6~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进风管道与所述室内进风管道的横截面积之比为3: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模块包括初效过滤网、双高压离子箱、臭氧分解网;所述初效过滤网位于净化模块内的一侧,并与所述室外进风管道和所述室内进风管道连接;所述风机位于净化模块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净化后出风口管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高压离子箱为百叶式双高压离子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高压离子箱位于所述初效过滤网和臭氧分解网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模块设有VOC分解网,所述VOC分解网位于所述臭氧分解网与所述风机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静电式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风机、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婕
申请(专利权)人:维睿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