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费佶专利>正文

点穴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274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点穴治疗仪,由主机、防护罩BH、治疗头J和连接预JI组成,主机中装有点穴定位电路装置及治疗电路装置,当治疗头J在人体上找到低阻穴位点时,喇叭发出声响,此时即可用力点压穴位进行治疗,与此同时,连接颈内的压力传动开关装置能够自动开启机内的一种转换装置,将音乐电磁波通过治疗头上的一对电极输入穴位,加强点穴治疗的效果,该换转装置可以是多触点开关或继电器等。本治疗仪操作简单,携带方便,能补能泻,治疗定位准确,疗效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穴治疗仪,属于电子点穴医疗器具。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步发现,用手指按压人体某些部位或穴位,可使一些疾病得到缓解和治愈,从而逐渐形成了点穴治疗方法,所以,可借助一种锥体状物体替代手指点穴治疗。人们还研究发现,这些点穴治疗部位及人体穴位大多有低电阻的特性。因此可以借助定位电路装置及一对定位电极和相关电极,准确地找到这些低阻部位,并可借助某种治疗电路装置及一对治疗电极和相关电极,将治疗电信号输入这些部位,加强点穴效果,治疗人体相应部位的疾病,此即为本点穴治疗仪的制作原理。予本专利技术有参考作用的现有技术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二月出版,由马秀棠编著的《点穴疗法》一书中所阐述的用手指进行点穴的医疗技术,中医传统的点穴方法,凭经验选穴定位,靠手指压迫穴位进行治疗,方法原始,选穴定位误差大,施术者需专门学习和接受技术训练,一般人不易掌握,而且疗效差。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对穴位能够准确地定位和点穴治疗,并且对这两个过程能够根据人为需要,方便地进行转换的点穴治疗仪。本专利技术由主机、防护罩、治疗头以及连接颈组成,主机包括手握式机壳、点穴定位电路装置及治疗电路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连接颈上装有压力传动开关装置,有装有定位治疗电极和相关电极的治疗头,有使定位治疗电极和相关电极与点穴定位电路装置或治疗装置实现电气连接的转换装置。当治疗头在人体上找到低阻穴位点时,点穴定位电路中的喇叭发出声响,此时,治疗头不要挪动位置,即可用力点压穴位进行治疗,同时,连接颈上的压力传动开关装置能够自动开启机内的一种转换装置,使治疗头上的定位治疗电极和相关电极与治疗电路装置连接,将治疗电路输出的音乐电平输入穴位,加强点穴效果,达到治病的功效。本点穴治疗仪与传统手指点穴相比较,采用圆球状治疗头代替手指点穴,加设点穴定位电路装置,具有选穴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刺激量大,施术者自身无痛苦、不易疲劳等优点,而且,还增加了音乐电平点穴,具有更有效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治疗仪用带压力传动开关装置的连接颈和点环式治疗头时的装置正视图。图2是本治疗仪用带压力传开关装置的连接颈和点环式治疗头时的装置侧视图。图3是本治疗仪用普通连接颈和点环式治疗头时的装置正视图。图4是本治疗仪用普通连接颈和点环式治疗头时的装置侧视图。图5是本治疗仪两点式治疗头的装置正视图。图6是本治疗仪两点式治疗头的俯视图。图7是本治疗仪多点式治疗头的装置正视图。图8是本治疗仪多点式治疗头的俯视图。图9是本治疗仪用二只双刀双触点开关的组合作为上述转换装置时的电路及装置图。图10是本治疗仪用单刀开关、双刀双触点开关、继电器的组合作为上述转换装置时的电路及装置图。图11是本治疗仪用一只双刀双触点开关作为上述转换装置时的电路及装置图。图12是点穴定位电路装置M的电路连接图。图13是治疗电路装置N的电路连接图。以下结合图1~图13对本治疗仪作进一步说明。图1、图2、图9所示点穴治疗仪,由主机、防护罩BH、治疗头J和连接颈JI组成,主机包括手握式机壳WK、点穴定位电路装置M及治疗电路装置N,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连接颈JI上装有压力传动开关装置,有装有定位治疗电极和相关电极的治疗头J,有使定位治疗电极D和相关电极C分别与点穴定位电路装置M或治疗电路装置N实现电气连接的转换装置。实施例之一,见图1、图2,该治疗头J可以是由定位治疗电极D、相关电极C以及绝缘支架ZJ构成,杆状定位治疗电极D固定于绝缘支架ZJ的中央,一端伸入连接颈JI,与导线X的一端相联接,环状相关电极C套在绝缘支架ZJ的外壁上,其内部与导线X1的一端相联接。实施例之二,见图5、图6,该治疗头J可以是由定位治疗电极Da、相关电极Ca以及绝缘支架ZJa构成,定位治疗电极Da与相关电极Ca相隔一定间距,并行固定在绝缘支架ZJa上,在绝缘支架ZJa底部,定位治疗电极Da与导线X一端相联接,相关电极Ca与导X1的一端相联接。实施例之三,见图7、图8,该治疗头J可以是由定位治疗电极Db、四个相关电极Cb以及绝缘支架ZJb构成,杆状定位治疗电极Db固定于绝缘支架ZJb的中央,一端伸入连接颈JI,与导线X的一端相联接,四个相关电极Cb与Db相隔一定间距,环绕Db固定在绝缘支架ZJb上,在绝缘支架ZJb底部,四个相关电极Cb由导线联在一起,接导线X1的一端。实施例之四,见图9,该转换装置可以是小型双刀双触点开关S2a、S3的组合,S2a动触刀d与S3静触点6、7相联接,并通过电源开关S1接电源正端+Ec,S2a动触刀c与S3静触点5、8相联接,S2a静触点e接点穴定位电路装置M的信号输入端1,S2a静触点g接治疗电路装置N的信号输入端2,S2a静触点f串接电位器RP2之后,接治疗电路装置N的信号输出端4,S3动触刀a接定位治疗电极D,S3动触刀b接相关电极C。实施例之五,见图10,该转换装置可以是由小型双刀双触点开关S3、单刀开关S2b以及继电器K的组合,其中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L一端与治疗电路装置N的信号输入端3以及开关S2b的一端相接,开关S2b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S1相接,L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线圈L并联阻尼二级管V1,继电器K的动触头1与开关S3静触点6、7相接,K的静触点3串接电位器RP2之后,与治疗电路装置N的信号输出端4相接,K的静触点2与点穴定位电路装置M的信号输入端1相接,开关S3静触点5、8均通过电源开关S1接电源正端+Ec,S3动触刀a接定位治疗电极D,S3动触刀b接相关电极C。实施例之六,见图11,该转换装置可以是小型双刀双触点开关S2c,其动触刀h接定位治疗电极D,动触刀I与相关电极C相联接,并通过电源开关S1接电源正端+Ec,静触头L接点穴定位电路装置M的信号输入端1,静触点P串接电位器RP2之后,接治疗电路装置N的信号输出端4,静触点R接治疗电路装置N的信号输入端2。实施例之七,见图1、图2,该压力传动开关装置由颈壁JB、颈底JD、弹簧TW、定位治疗电极D以及限位轴档ZD构成,颈壁JB上部与治疗头绝缘支架ZJ相套,JB下部与颈底JD相联,颈底JD中央及一侧开有孔,JD中央孔与定位治疗电极D相套,JD侧孔中有导线X1穿过,JD下部与主机手握式机壳WK相互联接,由JB、JD构成的连接颈JI内部,有弹簧TW,定位治疗电极D从弹簧TW中间穿过,在穿出JD后,D上装有限位轴档ZD,此时,D的端面正对固定在机壳WK上的开关S2b的按键,d纵向运动,可触压开关S2b按键,控制S2b的开闭状态。点穴定位电路装置M中,框图DW-901的电路见图12所示,框图DW-901的各连接代码与图12中所标出的代码相对应,这是一个由T3、C1、R4组成的间歇振荡器,其偏流由T1、T2、R4供给,当其信号输入端1输入人体穴位低阻点信号时,该间歇振荡器从3端、4端输出一低频信号,推动连接于输出端3、4之间的喇叭B1,发出声响,电位器RP1用来调节定位灵敏度,RP1一端串接电阻R1,通过电源开关S1接电源正端+Ec,RP1另一端串接电阻R2接电源负极,RP1滑动端接框图DW-901之1端,DW-901的2端通过电源开关S1接电源正端+Ec,其5端接电源负极。治疗电路装置N中,框图ZL-902的电路见图13所示,框图ZL-902的各连接代码与图13中所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点穴治疗仪,由主机、防护罩BH、治疗头J和连接颈JI组成,主机包括手握式机壳WK、点穴定位电路装置M及治疗电路装置N,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连接颈JI上装有压力传动开关装置,有装有定位治疗电极和相关电极的治疗头J,有使定位治疗电极D和相关电极C分别与点穴定位电路装置M或治疗电路装置N实现电气连接的转换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佶盛明山
申请(专利权)人:费佶盛明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