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俊普专利>正文

经络脉冲冶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020 阅读:41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经络脉冲治疗仪是电子医疗保健仪器。根据市场畅销的治疗机在治疗中采用银针针刺或用较高的高频电压刺激的弊端,和无循经络脉冲循环的弱点,本仪器最大特点就是产生低频脉冲电压,通过人体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由手、足或奇经八脉的始穴起穴,运用穴夹、气球卡、穴针经探测后,直接点压主症穴位,使人体生物电发生变化,病理向正常转化,以达通阴阳,行气血、蠕筋骨等作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电子医疗保健仪器。根据现有技术资料和市场畅销的《USL-1型超刺激电疗仪》(1990年6月17日电子报)、《速效自动止痛治疗器》(专利号872097676)都存在技术不够全面,治疗范围小,治疗中用较高的高频电压刺激,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无循经络脉冲循环的弱点。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经络脉冲治疗仪。本专利技术用直流电压3伏,输出脉冲电压0-50伏,振荡频率120周/秒,功率大于0.5瓦,重量0.3公斤,有压穴,点穴,探测穴位之功能。主要内容是(1)间歇振荡器。根据振荡电路原理,晶体管基极电流有变化为△ib,集电极电流变化为β△ib,这一变化通过变压器耦合所引起的基极电流一个新变化,△ib′= 1/(n) △ic= 1/(n) β△ib,(附图说明图1)。当△ib′>△ib时,电路翻转产生激间歇振荡。电路接通后,晶体管BG处于放大状态的同时,基极电压Vb有微小变化,当略有上升时,集电极电压Vc下降,集电极电流通过变压器L1耦合到基极,又使基极电压上升,形成正反馈,变压器L3输出脉冲波前沿,同时电容开始充电,随着充电不断进行,电容两端电压上升,变压器磁化电流增加,输出波形成直线平项规律。晶体管随时间变化,由饱和状态退出饱和区,于是平项波开始后沿,在后沿波过程结束后,电路恢复正常,电容通过电阻放电,引起变压器绕组内电压变化,使晶体管BG再次导通,又开始正反馈过程,一个脉冲周期便完成,可输出0-50可调低频电压脉冲。(2)穴夹,气球卡,穴针。输出脉冲电压信号通过穴夹对人体十二经络主症经穴的始穴的手或足进行夹压,穴针经探测后进行点压主症穴位(图2)。输出脉冲信号还可以通过气球卡对奇经八脉的始穴进行卡压,穴针通过探测后,对主症穴位进行点压,使脉冲电压信号在经络中构成环路(图3)。(3)功能转换。输出脉冲电压信号通过信号开关,插孔,插头,探测耳塞,通过穴夹夹于手部、足部十二经络上的主症穴位,或气球卡压在奇经八脉的主症始穴,经探针探测,耳塞发出“吱吱”声后,转换信号开关,探针转为穴针,可根据病情自行调节大小输出信号,配合主、次病症点压穴位治疗,以达通阴阳,行气血、蠕筋骨等作用。本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其主要优点是(1)间歇振荡器选用先进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用漆包线绕制成的振荡变压器,使电路供电电压低,起振快,频率低,输出功率大,现有的一般电子医疗保健仪器是达不到如此先进效果的。(2)脉冲信号在经络中形成循环,扩大了治疗范围。低频脉冲电压信号可在某一经络中构成循环,也可以在某一段经络中构成循环,信号脉冲在经络中主症的疾病都可以治疗,扩大了治疗范围,这是现代保健治疗仪器的新发展。(3)实现了“无银针”针刺,采用穴夹,气球卡,穴针的新技术。穴夹头部3焊有直径0.6厘米的穴珠(图4-1),通过穴夹压力4.5(图4-1)穴珠可直接压在人体穴位上。气球卡上端1,用薄橡胶球冠,下端2是直径2厘米,高1厘米的漏斗形金属板圈构成(图4-2),通过上端1气压的作用,2可直接接触人体穴位上。穴针针头(探笔)6是直径0.2厘米的金属棒,直接点压穴位(图4-3),(4)使用方法简便。本机既可一人使用,也可两人同时使用,使用时只要掌握手部,足部十二经络的几个穴位和奇经八脉的始穴,就可在主症穴位上进行通电治疗,这是电子技术在传统经络学中的运用,这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在医学领域中上了一个新台阶,人们一看说明书便可了解经络走向及主症病候穴位,根据自身疾病情况,选用主症之穴位进行治疗。本专利技术“经络脉冲治疗仪”打开开关K1,通电后,指示灯D1,D2指示,机器开始振荡。耳塞插头J1插入插孔N1,插头J2或J3插入插孔N2或N3,根据病候需要,将穴夹夹于手或足部主症经络的具体穴位上,调节电位器W改变所需输出信号,探针(穴针)进行经络探穴,当耳塞发出最大“吱吱”声时,说明在经络上产生了脉冲循环回路,关闭信号开关K2,探笔既转为穴针,点压此穴,即达止痛,治疗之效果。属于奇经八脉病候的治疗,可将气球卡压奇经八脉的始穴上,用探针探测主症穴位后,转换开关K2,用穴针点压该穴,便达到止痛,治疗的效果(图3)。权利要求1.经络脉冲治疗仪器是由壳体、穴夹、气球卡、穴针和机体内间歇振荡部分,探测转换部分所组成。其特点是(1)壳体单独和间歇振荡部分,探测转换部分,穴夹和穴针或气球卡和穴针连接使用。(2)间歇振荡器主要用漆包线绕制在铁氧体磁性材料上的变压器、三极管和阻容件所组成。间歇振荡器用直流3伏电压供电,通过振荡后产生0-50伏可调脉冲电压。(3)探测转换部分,当机体脉冲信号通过穴夹,穴针或气球卡,穴针到人体经络后,耳塞发出“吱吱”声,可转换开关K2,探针变为穴针。(4)气球卡上端是薄橡胶球冠,下端直径2厘米,高1厘米漏斗形金属板圈而构成,通过气体压力卡压在人体穴位上。(5)穴夹顶端下方焊有直径为0.6厘米的金属穴珠,穴珠通过穴夹压力,点压在人体穴位上。(6)穴夹根据人体十二经络,分别用于人体的手或足的具体穴位上,根据前序1探测部分所述,可转换开关K2,穴针直接点压主症穴位,使脉冲电压信号在人体构成回路。(7)气球卡卡压在人体奇经八脉经络的起穴,根据前序1探测部分所述,可转换开关K2,穴针直接点压主症穴位,使脉冲电压信号在人体内构成回路。全文摘要经络脉冲治疗仪是电子医疗保健仪器。根据市场畅销的治疗机在治疗中采用银针针刺或用较高的高频电压刺激的弊端,和无循经络脉冲循环的弱点,本仪器最大特点就是产生低频脉冲电压,通过人体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由手、足或奇经八脉的始穴起穴,运用穴夹、气球卡、穴针经探测后,直接点压主症穴位,使人体生物电发生变化,病理向正常转化,以达通阴阳,行气血、蠕筋骨等作用。文档编号A61N1/02GK1072604SQ92111118公开日1993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4日专利技术者薛俊普, 薛志刚 申请人:薛俊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经络脉冲治疗仪器是由壳体、穴夹、气球卡、穴针和机体内间歇振荡部分,探测转换部分所组成。其特点是:(1)壳体单独和间歇振荡部分,探测转换部分,穴位和穴针或气球卡和穴针连接使用。(2)间歇振荡器主要用漆包线绕制在铁氧体磁性材料上的变压器、三极管和阻容件所组成。间歇振荡器用直流3伏电压供电,通过振荡后产生0-50伏可调脉冲电压。(3)探测转换部分,当机体脉冲信号通过穴夹,穴针或气球卡,穴针到人体经络后,耳塞发出“吱吱”声,可转换开关K↓[2],探针变为穴针。(4)气球卡上端是薄橡胶球冠,下端直径2厘米,高1厘米漏斗形金属板圈而构成,通过气体压力卡压在人体穴位上。(5)穴夹顶端下方焊有直径为0.6厘米的金属穴球,穴球通过穴夹压力,点压在人体穴位上。(6)穴夹根据人体十二经络,分别用于人体的手或足的具体穴位上,根据前序1探测部分所述,可转换开关K↓[2],穴针直接点压主症穴位,使脉冲电压信号在人体构成回路。(7)气球卡卡压在人体奇经八脉经络的起穴,根据前序1探测部分所述,可转换开关K↓[2],穴针直接点压主症穴位,使脉冲电压信号在人体内构成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俊普薛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薛俊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局域网对方和您在同一内部网] 2015年03月16日 06:33
    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