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电磁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072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集音乐、电、磁疗法为一体的音乐电磁治疗仪,其包括放音系统、电治疗系统,关键在于其还包括磁治疗系统,磁治疗系统包括强度调节器、功率放大器、耦合隔离级及磁头部分,该部分将来自放音系统的音乐信号经功率放大、耦合隔离后作为控制磁头输出的信号,使磁头产生随音乐信号的幅度及频率变化的磁场,本治疗仪的电及磁输出功率可调范围较大,可适用于治疗人体脑血管病、各部位的炎症、结石症以及糖尿病等疾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仪器,特别是一种集音乐理疗、电疗以及磁疗为一体的音乐电磁治疗仪。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在由单一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目前由心理、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心身性疾病已占重要成份,已经构成目前主要疾病谱和死因谱,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神经衰弱等,所以在考虑设计医疗仪器时必须突出心理治疗因素的综合治疗作用;现有医疗技术中大部分属于单一的物理治疗模式,例如电磁(脉冲电、脉动磁)、旋磁以及一般电疗等,这些都属单纯一种物理治疗因素,如一般电疗的电刺激是固定强度的电信号刺激的重复,如电流调在10ma,只是以不同的时间长短,只以10ma的电流加于机体;调节至20ma,就保持以20ma的刺激信号加于机体;随着电磁学的发展,开始研究磁场对人体的作用,并将其用于治疗疾病,实验证明不同物质例如铝、稀土金属(顺磁性物质)及水、部分有机化合物(抗磁性物质)在磁场作用下有不同的趋向,这就不难理解临床所见的由各种物质组成的“结石”在磁场作用下会出现解体,而排除体外,一般经手术取出的结石常呈现明显的棱角;并发现在磁化作用下排出的结石常呈圆形;在电镜下可见其为蜂窝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可知“胆结石”中的胆固醇和胆汁消失,这说明在磁场作用下结石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另外,从机理上分析,在循环中的铁、氧、镁等物质由于受到不均匀磁场的作用,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加速氧化作用,在客观上磁场起到搅拌血液的作用,使血液在血管中更好地形成轴流,不易附着于管壁上,而达到活血化瘀,起到消除某些病理因素的作用。现有的磁治疗主要是利用固定磁场作用于机体的,例如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各部位,其产生的磁场强度基本上是固定的,只是以相同强度重复作用,比较局限;但是,机体的生物活动从微观来说也是瞬息万变的,从宏观分析,机体是有一定生物节律的,所以用固定的磁信号作用于复杂的病人身上,效果是不理想的。所以利用固定磁场进行治疗是很有局限性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电疗及磁疗的基本原理,针对上述现有治疗机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疗对象的复杂性,提供一种能产生多变化,不规则,而且具有和谐旋律的电信号及磁信号的音乐电磁治疗仪。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功率及磁输出较高的音乐电磁治疗仪,以适应难度较大,病灶较顽固的治疗对象。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本专利技术采用由一个信号源同时作用于电疗及磁疗二个系统上,产生二种信号,连同声信号在内,同时将声信号、电信号及磁信号等三种信号,作用于人体。从结构看,本专利技术的音乐电磁治疗仪由放音系统、监听系统、电子计时系统、电治疗系统和磁治疗系统组成。本治疗中的放音系统产生音乐信号,该信号分别经电治疗系统及磁治疗系统产生由音乐信号调制的电脉冲信号及磁脉冲信号,治疗时按局部穴位,分别作用于人体上,同时将另一路音乐声信号通过耳机供患者聆听,使得声、电和磁三种因子同步作用于人体,对治疗机体,同时产生三种感觉性刺激,以利用这种不规则的脉冲式电流和可变的脉冲式磁场信号调节大脑皮层和皮下中枢神经,以增加各部位血流量,特别是电刺激信号可调节人体生物电场,激发大脑的“电醒觉”反应,磁信号可调节人体的生物磁场,促使局部病灶,在刺激信号作用下,能增强其功能的康复;该治疗仪的监听系统和电子计时系统是供医护人员用以监扩和控制治疗时间的。为了安全可靠采用级间隔离设计,电磁治疗仪外露电缆均采用双层绝缘措施,保证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治疗仪包括外壳及其带有各接线柱、控制旋钮的面板,耳机及安装于外壳内的电路部分,电路部分除包括上述的监听系统、电子计时系统,还包括电治疗系统及磁治疗系统,电治疗系统接收来自放音系统的前置放大器的电信号,将其进行放大,整形,处理,最后输出。所述磁疗系统包括强度调节器、功率放大器、耦合隔离级、以及磁头部分,其中强度调节器及调制输出级用于调节选择磁信号输出的幅度,形成强弱不同的分档,耦合隔离级接收来自功率放大器的信号,并将其耦合于产生磁场的磁头部分,作控制信号,以使磁场随音乐信号的幅度及频率变化。本专利技术的音乐电磁治疗仪具有如下效果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多变的音乐信号作为信号源,并产生强度多变的电治疗信号及磁场克服了以往治疗仪的电疗信号、磁治疗信号因单一波形造成病人的耐受性,功率稍大会产生灼伤现象的缺欠;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治疗仪采用变压器输出,可以提供较大的电功率输出,并便于与人体阻抗匹配,用其治疗时突出了电、磁效应的作用,克服了以往音乐电疗仪器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倾向。另外,于本专利技术的电疗系统采取升压变压器二次绕阻直接输出,与前级隔离,保证安全可靠。由于利用磁头产生随音乐变化的磁场以满足不同病人、不同时间甚至同一病体上不同部位的治疗需要。由于电磁治疗仪的输出信号随音乐频率变化产生较强的振动,这是一般电磁治疗仪所不及的,这种振动可与机体生物节律形成共振,有益健康,例如解痉、扩张、增强循环和液体流动作用,被磁化的结石在音乐电磁信号作用下易于排出体外。本专利技术的音乐电磁治疗仪用于治疗脑血管病、肝胆结石、泌尿系结石、胆囊炎、血栓性脉管炎、前列腺炎、肩周炎、肌纤维组织炎等。例如对输尿管嵌顿型结石3例,用其他治疗方式无效,用本治疗仪治疗2-3次,结石消失;对胆囊炎治疗25例经2-3次,自觉症状消失;对前列腺炎10多例疗效显著,经12次治疗夜尿基本正常;对慢性纤维组织炎5例(久治不愈),一般经3-5次治疗,疼痛减轻,10例痊愈。为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音乐电磁治疗仪的电路组成及其技术特征,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音乐电磁治疗仪的电路方框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治疗系统电路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磁治疗系统电路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音乐电磁治疗仪包括放音部分、电治疗系统及磁治疗系统;放音部分包括放音系统1,监听系统8,电子计时电路9,电治疗系统包括增益变换电路12、功率放大器13、升压调节器14、电表指示回路15、波形变换电路16、电极板17;磁治疗系统包括强度调节器2、功率放大器3、耦合隔离级4、磁头部分5;磁治疗系统中来自“放音系统”的电信号经强度调节器2对所述信号进行调节选择(根据治疗要求),并输入到功率放大器3进行功放,然后经耦合隔离级4作为调整信号耦合到磁头部分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放音系统为录音机;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治疗系统中,所述增益变换电路12由一个选择开关120及三个不同阻值的电阻121、122、123组成,该开关120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组成电通路,分别构成三档相应功率范围的输出信号,功率放大器13为一集成电路TA7240,升压调节器14由一变压器141及一可旋转调节的电位器142组成,电表指示电路15及波形变换电路16由四个二极管153、开关152及电流表151组成;来自录音机前置放大器的音乐电信号经开关120,可分别选择连接电阻121、122、123三档,以使输入信号达不同衰减目的形成输出信号的强、中、弱三档,该信号经电容器124耦合到功率放大器13输入端,经放大后的输出信号再耦合到升压变压器141的初级线圈,经升压后的音乐电信号加在电位器142二固定端,经其调节端将信号传输至桥式电路的二极管153,经波形变换后,音乐电信号由电极板17(A、B点)引出,以便作用于患者身体相应位置或穴位,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乐电磁治疗仪,其包括放音系统、监听系统、电子计时电路,以及电治疗系统,电治疗系统包括:增益变换电路、功率放大器、升压调节器、电表指示回路、波形变换电路以及输出极板;增益变换电路接收来自放音系统的前置放大器的音乐电信号经增益变换 及功率放大器放大及升压调节,达到所需要电功率及电压幅值,由电表显示,经波形变换器变换后加于极板上;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磁治疗系统,该系统包括:强度调节器、功率放大器、耦合隔离级以及磁头部分,来自放音系统的电信号经强度调节、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再经隔离级耦合至产生磁场的磁头部分,作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磁场随音乐信号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庆献芷以森丁淑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