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玲兰专利>正文

全息磁针灸诊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040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其特征是由诊疗仪基体,诊疗磁头,离子渗透药膜和磁粒四个部分所组成,磁头与诊疗仪基体之间通过旋转螺杆和螺纹槽用螺纹固定,诊疗磁头由极性磁头,磁头座,螺纹槽构成,极性磁头为圆锥形,圆锥顶点的磁性设为南极或北极,美容磁头为用高能磁性材料制成的半球形,球面的磁性为南极。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新颖,性能可靠,使用方便,是一种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产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全息磁针灸诊疗仪及其配套使用的药膜与磁粒。现有技术中,磁疗法已被广泛应用,本专利技术人在该
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曾设计了名称为“经络耳穴近视眼磁疗器”(中国技术专利号89203389.4),这种磁疗器把针灸、气功、按摩结合起来,用于近视眼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本专利技术人对该磁疗器的结构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粒子渗透疗法,它问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尚无实际应用,一些著名的制药公司对这项技术表现出巨大的兴趣,在专门制造药物注射设备的公司中,美国的贝克顿-迪金森公司、阿尔扎公司和离子医疗公司以及爱尔兰的伊兰公司正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详见《参考消息》94年11月27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市场的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把磁疗法、针灸全息疗法、与离子渗透皮肤给药三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仪器,可在头、耳、手、足等(多个全息胚)针疗各种痛症,治疗多种疾病的全息磁针灸诊疗仪。下面结合附图及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限于附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诊疗仪基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磁粒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极性磁头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美容磁头示意图。旋转螺杆(1),电源开关(2),外壳(3),电机(4),电池(5),厚粒型磁粒(6),极性磁头(7),磁头座(8),螺纹槽(9),美容磁头(10)。本专利技术由诊疗仪基体,诊疗磁头,离子渗透药膜和磁粒四个部分所组成,诊疗仪基体由旋转螺杆(1),电源开关(2),外壳(3),电机(4),电源-电池或充电器(5),诊疗磁头由极性磁头(7)或美容磁头(10),磁头座(8),螺纹槽(9)构成,极性磁头(7)为用高能磁性材料制成的园锥形,极性磁头设有两种,一种是园锥顶点的磁性为北极(磁头座用铝材制作),另一种是园锥顶点的磁性为南极(磁头座用铜材制作),美容磁头(10)为用高能磁性材料制成的半球形,球面的磁性为南极(磁头座用铜材制作)。北极磁性可以提高人体的碱性体质,南极可以扩张人体外周毛细血管。磁头与诊疗仪之间通过旋转螺杆(1)和螺纹槽(9)用螺纹固定。离子渗透药膜是白粘性材料、药膜、密封材料三部分构成的复合层,磁粒有厚粒型和薄片型两种规格。极性磁头转速4500转/分±5%,极性磁头旋转磁场强度3500GS±10%,高能磁性材料可采用钕、铁、硼合金,厚粒型磁粒磁场强度为3000GS,薄片型磁粒的磁场强度为300GS。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生物全息律的研究表明,人体的每一个节肢、头、耳、手、足(命名为全息胚)等是人体的缩小。当人体有病时,在各个节肢、头、耳、手、足等各个部位就会出现异常病理反应。本专利技术根据人体经络的磁场生物效应,采用旋转磁场原理,结合中医学针灸治疗方法,广泛适用于体针、耳针、头针、鼻针、手针和足针等针灸疗法中,作为物理磁疗和针灸疗法的典型结合体,即通过人体磁场与外磁场的双向调节达到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双重功效,即将本专利技术的极性磁头对准头、耳、手、足等多个全息胚的穴位刺激,可使反应疾病病理变化的穴位产生酸、麻、胀、温、凉等针刺的“得气”效应(非疾病病理反应的穴位则无此效应)。找到疾病反应穴后,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磁头及对症的药膜。虚症用磁性为北极的磁头,有补的作用;实症用磁性为南极的磁头,有泻的作用。如高血压或关节扭伤等症用顶点磁性为南极的磁头;慢性气管炎或慢性鼻炎等症用顶点磁性为北极的磁头。先把对症药膜(例如炎症就使用具有消炎作用的药膜)贴在头、耳、手、足等诊疗部位,打开仪器开关,磁头对准诊疗部位,在药膜上缓缓移动,有病理信息反应处停留诊疗5-30分钟,每天1-3次,药膜可继续敷2-7天仍有疗效,药膜既增强了治疗效果,同时可避免高速旋转的磁头擦伤皮肤。对慢性顽固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乳腺增生、神经性耳聋等在反应最明显处再贴磁粒,最初用薄片型,适应后改贴厚粒型磁粒,以巩固疗效。本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极性磁头,在极性磁头顶端磁力线的作用下,推动药膜上的药物穿过皮肤的汗腺和毛孔等孔状通道,渗透到人体的经络穴位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把磁疗法、针灸全息疗法、与离子渗透皮肤给药三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首次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可在头、耳、手、足等(多个全息胚)针疗各种痛症,治疗多种疾病的全息磁针灸诊疗仪。其机制在于能改善人体基本的营养作用,提高碱性体质,消除致痛物质及血管壁内胆固醇和矿物盐的沉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配合所敷贴的药膜和磁粒,可显著提高疗效,扩大适应症。2)不刺入皮肤,无痛,无感染,可在全身任何一个部位治疗;3)应用特定磁场,能在头、耳、手、足等部位,十四经络和患病局部反应酸、麻、胀、温、凉的病理信息;无病时则无病理信息。(出现病理信息处即为诊疗部位);4)有消炎,消肿,止痛,活血怯瘀,止血,止痒,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使用美容磁头,还能对皮肤起到美容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全息磁针灸诊疗仪,其特征是由诊疗仪基体,诊疗磁头,离子渗透药膜和磁粒四个部分所组成,诊疗磁头为用于诊疗的园锥形或用于美容的半球形极性磁头,由极性磁头(7)或美容磁头(10),磁头座(8),螺纹槽(9)组成,极性磁头(7)有两种,一种磁头顶点的磁性为北极,另一种磁头顶点的磁性为南极,美容磁头(10)球面的磁性为南极,诊疗磁头与诊疗仪基体之间通过旋转螺杆(1)和螺纹槽(9)用螺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疗仪,其特征是诊疗磁头是用高能磁性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疗仪,其特征是离子渗透药膜是由粘性材料、药膜、密封材料三部分构成的复合层,磁粒有厚粒型和薄片型两种规格。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诊疗仪,其特征是诊疗磁头转速4500转/分±5%,诊疗磁头旋转磁场强度3500GS±10%,高能磁性材料可采用钕、铁、硼合金,厚粒型磁粒磁场强度为3000GS,薄片型磁粒磁场强度为300GS。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其特征是由诊疗仪基体,诊疗磁头,离子渗透药膜和磁粒四个部分所组成,磁头与诊疗仪基体之间通过旋转螺杆和螺纹槽用螺纹固定,诊疗磁头由极性磁头,磁头座,螺纹槽构成,极性磁头为圆锥形,圆锥顶点的磁性设为南极或北极,美容磁头为用高能磁性材料制成的半球形,球面的磁性为南极。本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新颖,性能可靠,使用方便,是一种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产品。文档编号A61N2/12GK1110614SQ9510057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林玲兰, 黄晓华, 黄欣, 黄焕哲 申请人:林玲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息磁针灸诊疗仪,其特征是由诊疗仪基体,诊疗磁头,离子渗透药膜和磁粒四个部分所组成,诊疗磁头为用于诊疗的园锥形或用于美容的半球形极性磁头,由极性磁头(7)或美容磁头(10),磁头座(8),螺纹槽(9)组成,极性磁头(7)有两种,一种磁头顶点的磁性为北极,另一种磁头顶点的磁性为南极,美容磁头(10)球面的磁性为南极,诊疗磁头与诊疗仪基体之间通过旋转螺杆(1)和螺纹槽(9)用螺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玲兰黄晓华黄欣黄焕哲
申请(专利权)人:林玲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