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型的破损护岸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9636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6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态型的破损护岸修复结构,包括桩基混凝土结构、安放平台、预制圆筒和预制楔形块。若干个预制圆筒竖直排列安装于安放平台,每相邻两个预制圆筒之间现浇混凝土实现无缝连接,并且每相邻两个预制圆筒之间的底部固定有预制楔形块;安放平台布置在临水侧桩基混凝土结构和原护岸的下部结构之上;原护岸下部结构的临水侧插打方桩,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桩基混凝土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低护岸修复工程成本、减少碳排放、提高护岸的生态性、实现拆旧材料循环利用、提高施工进度和削弱船行波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河航道整治建筑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内河限制性航道直立式破损护岸的修复技术。
技术介绍
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建造了大量直立式护岸,经长期使用及船行波和水流作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损。对破损较严重的护岸的处理,采用的方式多为拆除重建,拆除重建一方面需布置围堰,对周围环境及航道通航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拆旧材料需要处理,且新建护岸耗费建筑材料,造价较高。现有直立式护岸破损修复的混凝土墙加固法和冲沉桩板加固法等修复方案,虽然利用了原护岸使用条件较好的下部结构,但是,未能对拆旧材料进行有效利用,且纯硬质结构缺乏生态性,经计算发现此类修复方案碳排放较高,尚有待改进。绿色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我国新时期对各行各业提出的新理念。护岸是水运工程和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整治建筑物,其结构维护修复是航道维护的任务之一,也要策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除了考虑结构稳定性和经济性外,还应考虑结构的生态功能、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修复工程的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型的破损护岸修复结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态型的破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态型的破损护岸修复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型的破损护岸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混凝土结构、安放平台、预制圆筒和预制楔形块,所述若干个预制圆筒竖直排列安装于安放平台,每相邻两个预制圆筒之间现浇有混凝土实现无缝连接,并且每相邻两个预制圆筒之间的底部固定有预制楔形块;所述安放平台设置于原护岸的下部结构之上,原护岸的下部结构的临水一侧为桩基混凝土结构,桩基混凝土结构中等间距向下插入有方桩并浇筑有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型的破损护岸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混凝土结构、安放平台、预制圆筒和预制楔形块,所述若干个预制圆筒竖直排列安装于安放平台,每相邻两个预制圆筒之间现浇有混凝土实现无缝连接,并且每相邻两个预制圆筒之间的底部固定有预制楔形块;所述安放平台设置于原护岸的下部结构之上,原护岸的下部结构的临水一侧为桩基混凝土结构,桩基混凝土结构中等间距向下插入有方桩并浇筑有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的破损护岸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圆筒是上下透空无底结构,预制圆筒的临水侧和陆域侧均设置排水孔,预制圆筒内下部填充拆旧物和碎石料,预制圆筒上部为填土层,填土层上种植草本植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型的破损护岸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圆筒的直径为1.2~1.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梅施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