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896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至少带二个无电相联系的导体表面的电极,其中一个导体表面(1b)—从顶视图看—至少部分地围绕另一个导体表面(1a)。(*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电极,特别是用于能量传输,它具有至少一个可接电的、优选设有一个连接片或这一类部件的导体表面。这种电极将为不同目的贴到患者皮肤上,例如为了监视身体的生物电过程或为了—主要是高频电流—从身体导入或导出(列如中性电极,刺激电极和去纤维化电极)。该电极的结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一般这种电极有一离开皮肤的由一泡沫材料做的背面截体。在其上必要时设有在中间层的中间连接下能导电的导体表面,例如铝复合层。然而,也可是非金属的导体表面。如果是中性电极,为了避免高的局部电流密度的出现,此导体表面不直接与皮肤接触,而是设有对使用的交流电流导电的粘性凝胶,后者建立与皮肤的接触。在用于从手术现场导出电流的中性电极中已经知道,该电极配备有至少二个无电相联系的导体表面,这时一个电子计算装置单个地监视从各个导体表面上导出的电流,且当确定有过大的差别时发出警报。这一过程方式的目的是保证中性电极的二个导体表面对皮肤有好的电接触,以便排除在患者皮肤上局部的热发展。在已知的中性电极中设有二个基本上是矩形的导体表面,它们带一个位于其间的间隙并排地放置在一个共同载体上。为了该中性电极连同连接的监视装置能正常工作,该间隙必须准确地对准手术现场,因为否则二个导体表面受不同的电流加载。为了特别是在导出电流的中性电极中改善和更均匀地形成电流分配,按本专利技术设有至少一个非接电导体表面,它与至少一个可接电的导体表面相分开地,且无电相联系地放置。没用连接片构成的非接电导体表面,可例如环形地围绕接电的导体表面。也可二个或多个这样的非接电导体表面同接电表面一起设在一个共同载体上。也可能非接电导体表面伸展到在二个分开的接电导体表面之间的中间空间里。该非接电导体表面的任务是—如已提到过的—改善和更均匀地形成电流分配,特别是在电流导出的中性电极中。首先,在这样的优先有二个或多个可接电的导体表面的中性电极中,一个附加的非接电的导体表面环可使导出的电流在二个部分电极(导体表面)上均匀分配。由此总地得出较好的电流密度分配,并因此得出对患者较小的热负荷。为了完成一个至少带有二个无电相联系的导体表面的能均匀获取生物电势或进行能量传输的医用电极,根据一优先的实施实例考虑了一个导体表面—在顶视图上看—至少部分地围绕另一个导体表面。内导体表面主要是圆的,而外导体表面环形地围绕该内导体表面。在这二个无电相联系的导体表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环状间隙在内导体表面和外导体表面之间经过。通过相应的尺寸确定和结构,按一个实施形式可以把这二个在构造上不同的导体表面的面积和/或周长做成基本上相等的,特别是为了在中性电极的情况下达到基本上相等的分配条件和保证高的校准偏差。一个这样的优选的电极结构的主要优点,从紧凑结构形式看,在于可从许多不同方位贴到皮肤上而不需要容忍导电能力的明显改变(高的校准偏差,即例如相对于一个手术现场的灵活的定位性)。其中特别有利的是当外导体表面成超过90°,尤其是超过270°的角度范围围绕内导体表面时。当人们根据现有技术在到目前为止的中性电极中总需要把间隙准确对准手术现场时,现在医务人员可以把这新型电极在差不多任何方位上贴到皮肤上。这大大简化了使用。虽然导体表面以其有效区互相围绕,但连接片从侧面并排地平行地导出,以便使多极电极导线有一个简单的连接是有利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形式是从以下认识出发的,即在能导电的区域的角部可出现较高的局部电流密度。为了避免这个,本专利技术的这个实施形式规定,能导电的区域基本上做成圆的,特别是环形的。以此可以避免不利的角,而且可保证对在放上电极时的不同的定位的不敏感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和细节将借助于后面的附图描述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示意地表示二个无电相联系的导体表面在一个电极中的布置,其中载体,例如一个粘的泡沫材料垫板,用虚线表示。图2至11表示电极,特别是中性电极的导体表面的其它布置,其中载体材料或可能的朝向皮肤的导电的粘性凝胶,为了简单起见没有示出。其中图4,6,7,8,9,10和11表示按本专利技术的非接电的导体表面。在图1中表示的医用皮肤电极有一在载体2上有二个互相无电相联系的导体表面1a和1b,它们设有连接片3。外导体表面1b围绕内导体表面1a,如在一顶视图中按图1可见。内导体表面1a基本上是圆形,而外导体表面1b基本上是环形的,其中在它们之间布置有一等宽的间隙4。如果外导体表面1b在一尽可能大的角度范围内围绕内导体表面,则是特别有利的。角的范围应至少为90°,主要应超过270°。以这样的结构可以把电极放在相对于手术现场的几乎任何取向上,并且总可达到可靠的和在二个部分表面1a和1b上均匀分布的电流导出。当连接一个属于当前技术的监视仪表时,后者从二个导体表面1a和1b测量相对电流,由此当把电极贴到相对于手术现场的几乎任何定位上时,不会引起不希望的报警。因此,该电极可被医务专业人员很快地不复杂地安上。为了使二个导体表面1a和1b有尽量相同的电流导出(一般来说能量传输)条件,二个表面1a和1b的面积选为相等的。在图2中表示的电极中,内导体表面1a有一多次凸成弧形的外侧棱边,以使其周长增加到基本上相应于套钩的或环形的外导体表面元件1b。图3表示一“双套钩几何形式”,在其中导体表面1a和1b有套钩形的凸出,它们互相一个套入另一个,以便达到电流在这二个套钩形电极上均匀分布。在图4中表示的电极中也设计了二个接电的导体表面1a和1b,它们互相一个套入另一个,或至少部分地互相围绕。按本专利技术,在该电极中还设计有二个非接电的环4和5,它们与导体表面1a和1b不同,没有电极导线的连接片3。外非接电环包围所有内导体表面,而内非接电环附加地还伸展到在二个接电导体表面1a和1b(真正有效的电极表面)之间的间隙中。这种非接电导体表面或环4,5的用途是达到均匀的电流分配。在用中性电极的患者身上的试验表明,通过使用这种非接电环通过改善了的电流密度分布达到了明显小的热负荷。把该非接电环及接电导体表面1a和1b放置到一个在图4中未示出的,例如由泡沫材料做成的载体上,并且如果希望的话,用一在朝向皮肤的面上导电的凝胶覆盖是有利的。非接电的导体环及接电的导体表面1a和1b互相独立地作为分开的构件安到患者身上,原则上也是可能的。为了避免在矩形电极件中存在的角部,导体表面这样选择是有利的,即使它们优先具有圆形外轮廓(连接片3除外)。一个这样的实施形式示意地表示在图5中,这里二个导体表面6a和6b有一清楚明显的圆形外轮廓7。一个这样的简单的圆双重双电极当然也可以用一附加的非接电环4围绕,后者至少部分地包围该外轮廓。以此,当在医务使用过程中电流流动时,又可使电极的加热特别小而均匀。在图7中表示的实施实例除了非接电环4外,还有另一个环4′,因此总共有二个非接电的环,它们在使用中导致电流的进一步缓和。非接电的导体表面4有一个凸肩4a也是可能的,后者伸展到在二个接电导体表面之间的区域。一个带有一个非接电的,优先是环形的导体表面4和5的医用电极的思想,也可在一个在图9,10和11中所示的只带一个接电的导体表面6的电极中实现。对图11还应指出,这里导电的接电电极6基本上做成套钩形,其中非接电的外环4以一个凸肩4a′向内伸展,并以此覆盖套钩电极的内面。权利要求1.至少带一个可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至少带一个可接电的、优选设有一个连接片或这一类部件的导体表面的医用电极,其特征为:至少设有一个非接电的导体表面(4,5),它至少与一个可接电的导体表面(1a,1b)相分开地,且与之无电相联系地布置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勒斯朗瑟吉厄斯朗
申请(专利权)人:雷昂哈德朗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