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及提示方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892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5 16:07
本申请提供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及提示方法、装置,该邮件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当检测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发生的预设用户触发操作时,唤起预定义的邮件功能页面;根据针对所述邮件功能页面的用户操作指令,执行邮件发送操作;在完成所述邮件发送操作后,返回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即时通讯与邮件之间的深度融合,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及提示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即时通讯应用已经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为广泛应用的通讯工具。在相关技术中,部分即时通讯应用融合了即时通讯和邮件等多种通讯方式,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及提示方法、装置,可以实现即时通讯与邮件之间的深度融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发生的预设用户触发操作时,唤起预定义的邮件功能页面;根据针对所述邮件功能页面的用户操作指令,执行邮件发送操作;在完成所述邮件发送操作后,返回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提示方法,包括:根据接收到的邮件推送数据,执行相应的邮件未读提醒操作;根据接收到的即时通讯消息推送数据,执行相应的即时通讯消息未读提醒操作;当所述邮件推送数据与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推送数据为基于同一邮件而生成时,根据检测到的针对所述邮件未读提醒操作和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未读提醒操作中任一方的用户响应操作,同时取消所述邮件未读提醒操作和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未读提醒操作。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装置,包括:页面唤起单元,当检测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发生的预设用户触发操作时,唤起预定义的邮件功能页面;邮件发送单元,根据针对所述邮件功能页面的用户操作指令,执行邮件发送操作;页面返回单元,在完成所述邮件发送操作后,返回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提示装置,包括:邮件提醒单元,根据接收到的邮件推送数据,执行相应的邮件未读提醒操作;消息提醒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即时通讯消息推送数据,执行相应的即时通讯消息未读提醒操作;提醒取消单元,当所述邮件推送数据与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推送数据为基于同一邮件而生成时,根据检测到的针对所述邮件未读提醒操作和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未读提醒操作中任一方的用户响应操作,同时取消所述邮件未读提醒操作和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未读提醒操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检测用户在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的预设用户触发操作,可以直接唤起邮件功能页面,使得用户无需手动执行
页面切换,即可实现邮件发送操作;同时,通过检测邮件发送操作的完成情况,可以自动切换回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无需用户手动执行页面的返回切换,实现了即时通讯与邮件发送之间的深度融合与无缝切换,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即时通讯应用的界面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图4-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界面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又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图11-1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界面示意图;图1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提示方法的流程图;图19-2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又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界面示意图;图2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装置的框图;图2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提示装置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相关技术中,即时通讯应用虽然融合了即时通讯和邮件等多种通讯方
式,但“即时通讯”与“邮件”之间仍然属于完全独立的两个应用功能。比如图1所示,当用户需要向用户“小黑”发送即时通讯消息时,可以点击进入“白白,目空,小黑…”群组对应的会话窗口(也可以通过其他包含用户“小黑”的群组的会话窗口;或者通过用户“小黑”的单聊的会话窗口)后,执行对即时通讯消息的编辑和发送;当用户需要向用户“小黑”发送邮件时,可以点击进入“钉邮”对应的邮件功能页面后,执行对邮件的编辑和发送。可见,当用户需要分别实现“即时通讯”与“邮件”的应用功能时,需要在两者对应的会话窗口、邮件功能页面等之间反复手动切换,操作十分繁复,只是对多种通讯方式之间的简单堆叠。因此,本申请通过改进即时通讯应用的通讯方式,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安装有基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即时通讯应用;其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2,当检测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发生的预设用户触发操作时,唤起预定义的邮件功能页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用户在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的预设用户触发操作,可以直接唤起邮件功能页面,使得用户无需手动执行页面切换,即可实现邮件发送操作。步骤204,根据针对所述邮件功能页面的用户操作指令,执行邮件发送操作。步骤206,在完成所述邮件发送操作后,返回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邮件发送操作的完成情况,可以自动切换回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无需用户手动执行页面的返回切换。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在即时通讯应用中实现了即时通讯功能与邮件功能之间的深度融合与无缝切换,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由于同一封邮件可以分别实现基于即时通讯功能的消息提醒和基于邮件功能的邮件提醒,因而尤其是在企业等办公场景下,可以通过多次、多类型的提醒操作来实现更为有效的用户提醒操作,帮助用户避免消息遗漏,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即时通讯应用可以为任意类型;举例而言,即时通讯应用可以为企业即时通讯应用(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EIM),比如“钉钉(DING Talk)”等。下面以“钉钉”及其相关功能界面的示意图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2,展示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用户处于即时通讯应用中的任一即时通讯应用消息会话窗口时的应用场景,并在此场景下实现下述的“即时通讯功能”与“邮件功能”之间的深度融合与无缝切换;其中,该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可以为任意群组对应的群聊窗口,比如图4所示的群组“认真工作小组”对应的群聊窗口,也可以为任意用户对应的单聊窗口,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步骤304,当检测到在上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发生的预设用户触发操作时,转入步骤306,否则继续检测。步骤306,从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直接唤起邮件功能页面。在本实施例中,当预设用户触发操作为针对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预定义的邮件功能选项的选取操作时,唤起的邮件功能页面可以为新邮件撰写页面。换言之,本申请在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添加了“预定义的邮件功能选项”,即“邮件功能”的入口。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当用户“小白”点击了即时通讯消息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发生的预设用户触发操作时,唤起预定义的邮件功能页面;根据针对所述邮件功能页面的用户操作指令,执行邮件发送操作;在完成所述邮件发送操作后,返回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发生的预设用户触发操作时,唤起预定义的邮件功能页面;根据针对所述邮件功能页面的用户操作指令,执行邮件发送操作;在完成所述邮件发送操作后,返回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邮件发送操作对应的已发送邮件生成为本端用户的即时通讯消息,并在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发送该即时通讯消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确定任一邮件接收方针对所述已发送邮件对应的即时通讯消息执行了预设响应操作时,将该即时通讯消息标记为对应于所述任一邮件接收方的已响应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邮件功能页面为邮件回复页面或邮件转发页面时,获取作为所述已发送邮件的回复或转发基础的历史邮件内容;将所述已发送邮件的内容与所述历史邮件内容进行关联展示于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用户触发操作为针对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预定义的邮件功能选项的选取操作时,所述邮件功能页面为新邮件撰写页面;当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已接收的通讯消息为基于邮件而生成时,若所述预设用户触发操作为针对所述已接收的通讯消息的回复触发操作,则所述邮件功能页面为邮件回复页面;若所述预设用户触发操作为针对所述已接收的通讯消息的转发触发操作,则所述邮件功能页面为邮件转发页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邮件功能页面为新邮件编辑页面时,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对应的全部对端通讯方添加为邮件接收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对应的全部对端通讯方添加为邮件接收方,包括: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对应的全部对端通讯方不可编辑地添加为邮件接收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为企业即时通讯应用。9.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接收到的邮件推送数据,执行相应的邮件未读提醒操作;根据接收到的即时通讯消息推送数据,执行相应的即时通讯消息未读提醒操作;当所述邮件推送数据与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推送数据为基于同一邮件而生成时,根据检测到的针对所述邮件未读提醒操作和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未读提醒操作中任一方的用户响应操作,同时取消所述邮件未读提醒操作和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未读提醒操作。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未读提醒操作对应于邮件功能页面、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未读提醒操作对应于预设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用户响应操作为针对所述邮件功能页面和所述预设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任一方发出时,若所述邮件功能页面和所述预设即时通讯消息会话窗口中的另一方还存在其他未读消息,则保留针对所述其他未读消息的提醒操作。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通讯应用为企业即时通讯应用。12.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页面唤起单元,当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光倩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开曼群岛;K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