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8538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4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压器,包括:绝缘外筒;套设在绝缘外筒内的隔离筒;安装在绝缘外筒的内部,且其底端与隔离筒的顶部连接在一起的交换散热器,交换散热器上开有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和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的入口与隔离筒的内部形成的热气流通道导通,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的出口与绝缘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的冷气流通道导通,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的出口和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的入口导通,且热气流通道的底部与冷气流通道的底部导通;电容器及与电容器电连接的电阻器,电容器与电阻器均安装在隔离筒的内部。使用时,气流经过热气流通道、经过交换散热器、冷气流通道实现散热,避免分压器内部温度过高引起的元件损坏、局部击穿等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压器
技术介绍
高压分压器是交直流输电系统及高精度取样装置中的关键装置。目前,我国交直流电压测量装置是“全密闭腔体”内安装电阻器和电容器后充SF6结构形式,这样容易导致“全密闭腔体”内部温度过高,超过阻容器件允许的运行温度,造成关键器件、绝缘材料的性能降低,甚至导致系统内外绝缘击穿而引发的事故。例如:目前±800kV和±1100kV直流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用高压高精密无感电阻单元,就是采用传统的“全密闭腔体”,工作电流2mA。当施加额定功率通电1.5h,断电0.5h,持续24周期时,施加额定功率通电1.5h时“全密闭腔体”内外的温差△t=70℃,而环境温度高端有50℃,最终“全密闭腔体”温度会升到120℃左右,远高出使用的电容上限温度95℃。因此,如何避免因高压分压器内部温度的不均匀和过高而引起的元件损坏、局部击穿等故障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压器,以避免因高压分压器内部温度的不均匀和过高而引起的元件损坏、局部击穿等故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分压器,包括:绝缘外筒;套设在所述绝缘外筒内的隔离筒;安装在所述绝缘外筒的内部,且其底端与所述隔离筒的顶部连接在一起的交换散热器,所述交换散热器上开有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和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所述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的入口与所述隔离筒的内部形成的热气流
通道导通,所述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的出口与所述绝缘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的冷气流通道导通,所述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的出口和所述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的入口导通,且所述热气流通道的底部与所述冷气流通道的底部导通;电容器及与所述电容器电连接的电阻器,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电阻器均安装在所述隔离筒的内部。优选地,在上述分压器中,所述交换散热器的顶端设置有多个散热块。优选地,在上述分压器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交换散热器的顶端且能够导出所述交换散热器的热量的均压环。优选地,在上述分压器中,还包括绝缘外筒上法兰;所述绝缘外筒上法兰设置在所述交换散热器与所述均压环之间。优选地,在上述分压器中,还包括内法兰;所述内法兰连接所述电容器及所述电阻器;所述内法兰处于所述冷气流通道内的部分上开有第二冷气流通道通孔,所述内法兰处于所述热气流通道内的部分上开有第二热气流通道通孔。优选地,在上述分压器中,还包括下法兰;所述下法兰与设置在底端的所述电容器或所述电阻器连接;所述下法兰上开有与所述冷气流通道导通的第三冷气流通道通孔,所述下法兰上还开有与所述热气流通道导通的第三热气流通道通孔。优选地,在上述分压器中,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绝缘外筒的绝缘外筒下法兰;所述绝缘外筒下法兰设置在所述绝缘外筒的底端。优选地,在上述分压器中,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下法兰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设置在所述下法兰与所述绝缘外筒下法兰之间。优选地,在上述分压器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绝缘外筒下法兰的底端且用于支撑所述绝缘外筒下法兰的底座。优选地,在上述分压器中,所述交换散热器、所述绝缘外筒上法兰及所述均压环均为铝材制成。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压器,使用时,电容器及与电容器电连接的电阻器发热,热气流沿着隔离筒的内部形成的热气流通道
上升,经过交换散热器散热后,热气流冷却为冷气流,冷气流随着绝缘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的冷气流通道下沉,由于热气流通道的底部与冷气流通道的底部导通,因此,下沉到冷气流通道的底端的冷气流会进入到冷气流通道,如此完成一次循环,实现了将分压器内的热量散出,避免了分压器内部温度的不均匀和过高而引起的元件损坏、局部击穿等故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压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中:绝缘外筒1、隔离筒2、交换散热器3、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301、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302、热气流通道201、冷气流通道101、电容器4、电阻器5、散热块303、均压环6、绝缘外筒上法兰7、内法兰8、第二冷气流通道通孔801、第二热气流通道通孔802、下法兰9、第三冷气流通道通孔901、第三热气流通道通孔902、绝缘外筒下法兰10、支撑体11、底座12、低压臂13、二次端引出线1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压器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压器,包括:绝缘外筒1;套设在绝缘外筒1内的隔离筒2;安装在绝缘外筒1的内部,且其底端与隔离筒2的顶部连接在一起的交换散热器3,交换散热器3上开有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301和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302,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301的入口与隔离筒2的内部形成的热气流通道201导通,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302的出口与绝缘外筒1与内筒之间形成的冷气流通道101导通,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301的出口和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302的入口导通,且热气流通道201的底部与冷气流通道101的底部导通;电容器4及与电容器4电连接的电阻器5,电容器4与电阻器5均安装在隔离筒2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隔离筒2和绝缘筒均具有很好的气密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压器,使用时,电容器4及与电容器4电连接的电阻器5发热,热气流沿着隔离筒2的内部形成的热气流通道201上升,经过交换散热器3散热后,热气流冷却为冷气流,冷气流随着绝缘外筒1与内筒之间形成的冷气流通道101下沉,由于热气流通道201的底部与冷气流通道101的底部导通,因此,下沉到冷气流通道101的底端的冷气流会进入到冷气流通道101,如此完成一次循环,实现了将分压器内的热量散出,避免了分压器内部温度的不均匀和过高而引起的元件损坏、局部击穿等故障。以分压器为高压分压器为例。电阻单元产生的热量(Q=I2RT)随时间T的延长会不断增加,在理想状态下,高压分压器温度上升量可以表示为△t=(I2RT)/cm(cm是高压分压器的热容)。随工作时间T的增加,高压分压器的体温会不断升高。由于高压分压器绝缘外筒1是绝缘绝热材料制成,达到热平衡的时间较长、温度较高且高压分压器上部与下部有较大的温度梯度。而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分压器中包括了内部循环散热系统,高压分压器中的循环散热系统是指高压分压器内部以隔离筒2将高压分压器内腔分为“焦耳热—热区”和“无热源—冷区”。热区和冷区通过交换散热器3和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301、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302连通,构成热气自然上升—交换散热器3交换降温—冷气自然下降—完成整个循环。循环系统不仅是将热量带走而且会使高压分压器隔离筒2内部温度梯度减小。本专利技术利用严格隔离和连接“热”“冷”区实现自然循环,避免了高压分压器内部温度的不均匀和过高而引起的元件损坏、局部击穿等故障。在本专利技术提供又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分压器和实施例一中的分压器的结构类似,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筒(1);套设在所述绝缘外筒(1)内的隔离筒(2);安装在所述绝缘外筒(1)的内部,且其底端与所述隔离筒(2)的顶部连接在一起的交换散热器(3),所述交换散热器(3)上开有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301)和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302),所述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301)的入口与所述隔离筒(2)的内部形成的热气流通道(201)导通,所述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302)的出口与所述绝缘外筒(1)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的冷气流通道(101)导通,所述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301)的出口和所述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302)的入口导通,且所述热气流通道(201)的底部与所述冷气流通道(101)的底部导通;电容器(4)及与所述电容器(4)电连接的电阻器(5),所述电容器(4)与所述电阻器(5)均安装在所述隔离筒(2)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筒(1);套设在所述绝缘外筒(1)内的隔离筒(2);安装在所述绝缘外筒(1)的内部,且其底端与所述隔离筒(2)的顶部连接在一起的交换散热器(3),所述交换散热器(3)上开有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301)和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302),所述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301)的入口与所述隔离筒(2)的内部形成的热气流通道(201)导通,所述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302)的出口与所述绝缘外筒(1)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的冷气流通道(101)导通,所述第一热气流通道通孔(301)的出口和所述第一冷气流通道通孔(302)的入口导通,且所述热气流通道(201)的底部与所述冷气流通道(101)的底部导通;电容器(4)及与所述电容器(4)电连接的电阻器(5),所述电容器(4)与所述电阻器(5)均安装在所述隔离筒(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散热器(3)的顶端设置有多个散热块(30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交换散热器(3)的顶端且能够导出所述交换散热器(3)的热量的均压环(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外筒上法兰(7);所述绝缘外筒上法兰(7)设置在所述交换散热器(3)与所述均压环(6)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分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峰林国营宋强张鼎衢柯佳汝吴国亮赵效龙任稳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